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期,韩国现代重工将收购大宇造船的消息引爆造船界。此举被誉为有望成为韩国造船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故此案备受关注亦在情理之中。事实上,这事在此前早已有预兆。2016年,正值韩国造船业陷入低谷,韩国政府邀请麦肯锡对韩国造船业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其认为挽救大宇造船的行为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界造船业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汝敬 《船艇》2000,(1):8-12
战后,作为传统产业的造船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有: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两次严重造船危机打击下,欧洲许多传统造船国走向衰落,而日本造船业以及随后韩国、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大陆造船业迅速发展,使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东亚;随着韩国和其它新造船国的兴起,世界  相似文献   

3.
正韩国造船业面临"雪上加霜",随着韩进海运破产后,今年韩国最大的造船集团大宇造船也面临着需要偿还9400亿韩元(约8.24亿美元)的企业债券,一旦4月份无法偿还,将会令脆弱的韩国造船业"面临崩盘"。在韩国法院正式宣布韩进海运破产之际,全球最大造船集团——韩国大宇造船目前财务状况也岌岌可危。因为没有足够资金偿还4月份将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50年代前,欧洲是世界造船产业当之无愧的霸主。二战结束,日本造船业崛起,打破西欧造船一统天下的局面;70年代始,韩国造船业逐步发展并赶超日本,至2003年,韩国成为世界造船新的霸主。2010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全面超越韩国,居世界第一。自2014年起,全球造船出现萎缩局面,行业整体萧条。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018年,韩国船企接单量快速增长。截至今年2月末,韩国三大船企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现代重工累计接获订单总额达4.05万亿韩元,同比增加16.4%。韩国船企接获了超过一半的新船订单,2月接单量超过中国重回全球榜首。韩国Cape Investment Securities发布分析报告预测称,今年韩国船企接单量将比去年提高40%。可以说,韩国造船业展示出了强势复苏的态势。那么,韩国强势接单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它对世界造船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海运情报》2006,(1):11-11
根据韩国造船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韩国造船企业获得了全球大部分LNG船的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7.
战后,作为传统产业的造船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有: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两次严重造船危机打击下,欧洲许多传统造船国走向衰落,而日本以及随后韩国、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大陆造船业迅速发展,使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东亚;随着韩国和其它新造船国的兴起,世界造船业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逐渐形成四极新结构;造船设施的增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世界造船能力过剩日益加剧,企业经营恶化,世界造船业进入低利时代.  相似文献   

8.
《船艇》2001,(3)
2000年韩国造船业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世界造船业霸主的日本远远地抛在其后。据克拉克松统计,2000年韩国船厂获得的造船订单为1610万总吨,而日本仅为1130万总吨。世界三大造船企业——韩国的现代、三星和大宇目前所建造的船舶占世界总量的25%。而中国的接单量约为430万总吨。  相似文献   

9.
张弛 《中国水运》2006,(3):41-41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根据克拉克松的船舶登记数字公布,2005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占了7家。前五名全部是韩国船厂。2005年全球排第一位的是现代重工,造船1073万修正吨。排第二、三位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2005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7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韩国造船业在订单总量、订单余量、船舶建造量方面均实现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继续保持造船业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0.
据全球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最新发布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韩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超越中国和日本,跃居全球第一。作为韩国工业化以后最具指标性意义的产业,这是韩国造船业时隔3年再次抢占世界头把交椅。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造船业新接订单量为562万修正总吨(CGT)、211艘,比去年同期的1619万CGT、832艘大幅减少,显示出全球造船市场的整体不景气。其中,韩国造船业新  相似文献   

11.
造船     
《中国船检》2005,(9):47-47
印度拟统一造船补贴标准;人民币升值狂减造船业利润;无序游资冲击浙江造船业;浙江力推现代造船模式;韩国船企将建地效应船;大宇造船基地定址烟台……  相似文献   

12.
全球造船业市场的持续红火让中国造船企业家摩拳擦掌按耐不住,奋力超越日本、韩国的态势此起彼伏。造船业重心加速向中国倾斜,2015年成为世界造船翘楚对中国不再是梦想。中国造船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大展宏图的机会。 通往问鼎世界造船强国的征途虽然一片光明,但也将面临重重挑战,尤以船舶配套业滞后为突出。因此,振兴中国造船业还需经历坎坷艰辛,仍要依赖造船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造船业也遭遇了低谷.中国造船业逆势在2008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可是时隔三年之后,根据韩国造船工业协会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造船工业超越中国,中国痛失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从接单数量来看,今年1~6月份,韩国各大造船厂接单总吨位高达892万吨,而同期中国造船厂接单总吨位...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2009,32(4):17-18
“中国速度”催生世界造船“三国时代” 20世纪50年代,日本造船业开始起步,并于1956年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造船业始终占据着世界第一的宝座。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造船业,经过30年的努力,在2003年,其造船总量和接单总量两大指标双双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16,(5):1-7
2015年韩国船企接单重心重返商船,新接订单规模重回全球第一。但在船市持续低迷背景下,船企经营业绩大幅下滑,三大造船企业陷入巨额亏损。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韩国造船业开始全面深度结构调整,同时积极制定政策措施应对海工风险。2016年韩国将加大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推动船企落实结构调整措施,早日走出困境。随着手持海工订单集中交付期到来,三大船企仍有大幅亏损的可能,因此降低海工风险将成为韩国造船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造船业已无法脱离"智能制造"而取得进步。2018年3月4日,韩国现代重工成功开发了双面弯板加工机器人系统,这套系统能够自动形成船舶的立体曲面,进而解决了弯板加工流程标准化的难题,并使效率提高三倍。在我国,造船机器人研发领域也取得不斐成绩。智能化和数字化制造,日渐成为造船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模式"数字化事实上,自上世纪60年代末将计算机用于船舶线型放样开始,数  相似文献   

17.
海事信息     
造船shipbuilding〉〉韩国造船稳居霸主地位韩国造船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11月底,全世界造船企业的LNG船手持订单合计数量达到139艘,其中韩国100艘,日本31艘,中国5艘,欧盟3艘。另外,各主要造船国家和地区各种船舶的手持订单(以修正总吨计)所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韩国占37  相似文献   

18.
国外造船信息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国外造船信息化现状,接着针对我国造船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以技术角度分别具体阐述了其造船信息化现状,最后得出了信息化是国外造船业发展的趋势,并指出了我国亦当积极快速发展造船信息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9):I0009-I0009
尽管造船领域受运力过剩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韩国造船业仍然在全球造船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据韩国知识经济部统计,今年1至6月份.韩国船厂赢得的新造船订单达330万总吨.占全球上半年造船总数877万总吨的377%。韩国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造船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韩国造船业的市场领先地位已经受到竞争对手中国和日本以及行业不景气的双重打击,在未来很难走出危机。韩国造船业正在承受中日造船业的夹击,日本造船业的成熟技术和中国造船业的低廉价格使韩国面临困境。日本媒体称,韩国造船业即将沉没。去年,作为韩国三大船企的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出现了最严重的赤字。造成严重赤字的原因之一显然是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新船订单量减少。然而,韩国业内人士也要求船厂重视反复低价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