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字图像中值滤波改进算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传统的中值滤波算法进行了改进,新的算法采用同步更新迭代的思想,保持了传统算法的优点,同时取得到了更好的去噪效果.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比传统的中值滤波算法降低了时间复杂度,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去噪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各向异性测度的路面三维图像裂缝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准确而完整地识别路面裂缝,提出了基于1 mm/像素的路面三维图像裂缝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各向异性测度计算与自适应优化阈值分割、深度验证和多分辨率去噪处理3个部分.首先,针对路面图像像素特征,基于0°、45°、90°和135°四个方向的线性邻域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每个像素的各向异性测度(表征方向性的强弱),并应用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最优阈值,将路面图像分为强方向性和弱方向性像素两类;其次,根据半径为d的正方形邻域深度均值设定阈值,用方向性强且深度低于或等于该阈值的像素形成初步的裂缝图像;最后,将裂缝图像划分为多个子块,设计去噪模板对裂缝图像进行滑动窗口去噪处理,获得最终裂缝图像.基于166幅含有各类裂缝的三维路面图像(2048×2048像素)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本文算法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均值91.57%)和召回率(均值81.29%),最终以84.26%的F1均值优于种子识别算法(F1均值69.19%)、Canny边缘检测(F1均值8.15%)和OTSU分割(F1均值5.11%).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的图像处理中,图像往往含有加法均匀或者高斯分布噪声的干扰.如果只使用邻域平均法或中值滤波法都不能很好的对图像进行去噪.提出了一种复合型去噪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分离像素法把不同噪声污染的像素区别开来,然后分别再用中值滤波或邻域平均法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很强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按灰色系统理论观点,一个随机过程被看作灰过程,并且其中混含的任意噪声可以通过积分生成变换技术滤除。利用IGO滤波方法,建立了被任意噪声污染的两类灰色控制系统模型,基于这些模型,可望设计出适应好,鲁棒性强,抗噪性能优的灰色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灰色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将灰色系统理论运用到教学评价的实践中,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建立灰色多层次决策关联模型,并给出了考试试卷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量化标准和应用灰色多层次决策关联模型评价试卷的方法.运用此模型及评价指标对任意抽查的5门学科的试卷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小波域中值滤波的去噪方法,在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同时能有效地去除脉冲噪声.此方法是在小波域内对高频子带进行中值滤波,然后选择相应的门限进行降噪处理.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滤除图像中的脉冲噪声和高斯噪声,而且能较好的保留图像的边缘细节,其滤波效果优于小波软阀值去噪.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小波域中值滤波的去噪方法,在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同时能有效地去除脉冲噪声.此方法是在小波域内对高频子带进行中值滤波,然后选择相应的门限进行降噪处理.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滤除图像中的脉冲噪声和高斯噪声,而且能较好的保留图像的边缘细节,其滤波效果优于小波软阀值去噪.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变换在图像去噪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噪声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噪声的存在导致图像的某些特征细节不能被辨识,图像信噪比下降.本文将小波阈值去噪与维纳滤波结合起来,在小波域进行维纳滤波.设计了双小波基维纳滤波器,采用两路小波变换,对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小波域去噪方法相比其他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和较高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9.
地铁隧道表面光照不均匀、对比度低、噪声干扰严重,采集到的裂缝图片较灰暗且含有大量混合噪声,因而单一的滤波方法不能达到很好的去噪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中值的自适应均值滤波算法来实现隧道裂缝图像滤波。该算法先对图像进行反转以增强裂缝与背景的对比度,通过快速中值法计算滤波窗口的中值,自适应地选取合适的阈值来对滤波系数加以优化,并将窗口各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加权运算,其结果作为窗口中心点灰度值,并输出。通过与传统中值、均值滤波算法比较,提出的新算法不仅降低了图像噪声,而且有效地保护了裂缝边缘,降低后续对裂缝特征量提取及分割识别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视频交通图像自适应阈值边缘检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应用小波变换对视频交通图像进行边缘检测,研究了边缘评价指标、尺度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及自适应阈值边缘检测,并与经典的边缘检测Sobel算子进行了对比。提出用大尺度滤波器去抑制原图像的噪声,可靠地识别噪声;而用小尺度滤波器为图像边缘精确定位,并构造出紧支二次B样条小波。结果表明,二次B样条小波边缘检测方法具有计算量小,抗噪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且有改进余地等优点,仿真效果也明显好于经典的Sobel算子。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图像效果,在对现有的椒盐噪声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邻域相关的自适应中值偏移滤波算法。算法对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的处理过程进行改进。当滤波窗口大于设定的最大值时,根据像素点邻域内的像素点灰度值分布在不同的区间,将像素点灰度值的复原分为偏大或偏小两种情况。受污染像素点的滤波输出值为偏移的中值,偏移的距离根据改进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运行时滤波窗口的大小来决定。从仿真结果可见:该算法滤波后的图像具有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对图像细节的保留能力和抑制椒盐噪声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智能车牌识别系统中消除图像干扰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中,经过汽车图像的初分割,可从复杂的汽车及背景图像中分割出汽车图像,但复杂灰度图像经二值化处理后存在许多干扰白点.提出一种"高斯滤波"的方法去除这些白点,使二值化图像变得平滑、少毛刺,并具有较好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中值滤波器的滤波性能和适应不同强度的椒盐噪声,提出了基于噪声强度估计的中值滤除算法.该算法通过椒盐噪声密度估计确定图像中的噪声强度的大小,然后根据噪声强度选择相应的滤波器及参数.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对未知噪声强度的退化图像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去除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护图像细节.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图像曲面的内蕴几何,即测地距离来衡量像素间的相似性,提出了一种保持边缘的滤波方法,在滤除噪声的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持图像的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双边滤波方法比较,该方法去噪效果更好,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A FAST ALGORITHM FOR EXTREME FILTER OF 2D IMA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ASTALGORITHMFOREXTREMEFILTEROF2DIMAGEXuLei(许磊)LiJiegu(李介谷)LiWenshun(李文舜)(InstituteofPaternRecognition&ImageProcessing,Shang...  相似文献   

16.
应用视频处理技术对行人交通进行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已成为智能交通领 域的研究热点.为了精准地提取交通场景语义信息,提出融合背景差分的二次重构和内外 标记分水岭的行人检测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级形态学开闭重构和背景差分运算,凸 显出前景区域,锐化背景区域;然后根据灰度图像局部极大值和邻域综合信息提取内部 标记,进行“准欧式”距离变换提取外部标记;最后对梯度图像进行修正和分水岭变换,提 取出图像中运动的行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地去除运动噪声的影响,检测到相对完 整的目标,很好地抑制了过分割问题, 在动态场景的行人检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种有效去除图像中脉冲噪声的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抑制脉冲噪声,根据脉冲噪声点和边缘像素点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脉冲噪声点检测的滤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中值滤波相比,这种新算法很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尤其在噪声密度较低时,滤波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18.
采用更接近实际的随机值脉冲噪声对混合噪声图像中的脉冲噪声部分进行描述,基于自适应Volterra滤波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去除图像混合噪声的LMSV滤波算法.在此基础上,针对LMS算法收敛速度慢,步长因子不易确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Volterra图像滤波算法(NLMSV算法).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图像去噪方法,本文方法在去除图像混合噪声和保留图像边缘细节方面的性能要明显优于其他算法,并且图像受污染率越高,该方法表现出的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a gyroscope on a angular motion base with a simple adaptive filter scheme. Two main topics are highlighted in this work. The first topic is to show building a dual-process model employed for the conventional Kalman filter. The second topic is to show developing a modified noise adaptive algorithm when measurement noise and process noise are unknow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show that the simple adaptive filtering scheme outperforms the other conventional scheme in this paper in terms of nois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