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人为采矿活动而直接引起或诱发的,它对山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的恢复治理,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以某锰矿为例简要分析其地质灾害状况及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毛文飞  董雪娇 《中国水运》2014,(10):245-246
文章以云南省某矿山为研究背景,结合矿山开采背景和地质条件,从危险性级别、分区、矿体开采适宜性等多方面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估,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及治理措施,并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特征提出了防治建议,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矿山区域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人文环境背景分析为基础,结合地质灾害时空特征与矿山开采地质作用效用,构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程图,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综合评估的工作步骤、内容以及相互关系,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一些具体措施,客观而科学的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思路与基本方法,以期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主要特点有施工质量标准高、施工位置比较分散和施工项目比较多等,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地质灾害的现实情况进行仔细分析,认真研究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应对策略,使施工组织的整体标准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文章首先对我国地质灾害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对地质灾害治理易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确保了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后水电时代来临,在水电开发中,地质灾害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工程区域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特殊气候和极端事件对地质灾害的诱发作用和扩大效应进行讨论,最后对工程建设期地质灾害的影响及治理进行探讨,有效控制了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港口码头与防护结构一体化受载图示,并探讨了地质灾害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一体化模式的计算原则与方法,为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的一体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某水泥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项目背景,介绍了山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项目的体制、机构和组织,以期能更好地配合施工,到达技术、有效的工程目的,并能为其他类似工程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疆察布查尔县某石灰岩矿为大型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该矿山为新建矿山,露天开采后将损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地表植被,需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工作的前提,本文针对该矿各待土地复垦单元从土地损毁后地形坡度、土壤母质、覆土厚度、灌排水条件、非均匀沉降、污染程度和土壤有机质等7个方面进行复垦方向为草地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可指导将来的土地复垦工作,也可为近似矿山土地复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地震造成8万余人死亡和失踪,3万余人受伤,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而由地震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人员伤亡就将近2万。震后为了防治地质灾害进一步威胁灾区群众,国家分期启动了震后灾区应急勘查治理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有其自己的变形破坏特征,如果我们仍旧按照原来的勘查设计理论来简单处理震区地质灾害,可能会造成对灾害体判断不准和经济上的浪费。所以本文认为,应对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和特征有一定的认识,进而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灾害点,做到地质灾害治理的有的放矢。对地震后的地质灾害要分变形山体和破坏山体分别治理,同时对于变形山体我们认为又可以分为震裂山体、震松山体,只有有针对性的防治才能做到更安全、更经济、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峡库区库岸地质灾害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讨论库区岸坡防护治理与港口码头建设的基本原则,探讨在有库岸地质灾害地段进行港口码头建设时合理的码头结构型式,供库区港口码头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