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第一种水面舰艇,051型驱逐舰对于中国海军的发展及作战能力的提升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走向现代化、走向远洋的开始。虽然在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新一代大中型驱护舰的陆续服役,昔日作为中国海军水面舰艇中坚力量的051型驱逐舰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但是051型驱逐舰却并没有因此被淘汰,在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并经过现代化武器升级后仍有较多数量的051型继续驰骋在中国的万里海疆。而当051型驱逐舰未来在中国海军装备序列完全消失时,则预示着中国海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区域控制、威慑能力也将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港口》2012,(12):1-2
2012年11月20日,由中国港口杂志社、中国海军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2年中国港口杂志社理事编委(扩大)会议暨中国沿海港口资料搜集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市圆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港口单位、中国海军出版社等70余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中国海军副参谋长冷振庆少将、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中国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刘志浩部长、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杜麒栋、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国产新型船坞登陆舰公开曝光,再度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国海军装备发展水平、尤其是中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的发展及未来作战样式的广泛关注和评论。有海外传媒渲染报道,“该舰表明中国海军开始由传统的平面两栖作战样式向西方发达国家海军推崇的两栖机动登陆作战样式,甚至超地平线登陆作战样式转变”;也有海外军事评论员指出,中国新型船坞登陆舰由于未采用直通甲板而限制了直升机搭载数量,因而对提高中国海军立体垂直登陆作战能力的辅益并不大。中国新型船坞登陆舰所具有的大载运量、适航性以及成建制投送距离,无疑标志着中国海军两栖舰船装备设计生产乃至两栖作战力量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但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样式多年来是始终根据本国国情发展建设的,并且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现代条件下多兵种协同实施立体登陆作战的实践。新型船坞登陆舰的面世与其说表明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样式开始发生转变,倒不如说是对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样式的丰富和发展。中国海军无疑会对机动登陆、超地平线登陆及立体垂直登陆作战的优点有所认识和吸取,但更重要的还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走自我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 1950 年,初期的全部“家当”都是国民党残留下的舰只。其后,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中国海军开始了缓慢发展。但是,中国海军在相当长时间内受“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影响,被看作中国陆军向海上作战的延伸,实质上只是一支近岸防卫型力量 。 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海军的作战重点是防护中国大陆免遭大规模的海上登陆袭击。起初是应对美国的威胁,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后, 中国海军又将防御重点转向了前苏联。 这个时期,中国海军的装备基本上是来自于前苏联的系统和平台,作战战术也几乎全部是苏联模式。中国海军在造价相对便…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加快,一批批性能先进的新型舰艇陆续装备部队,引起了世人和军事专家的极大关注。前不久,中国海军最新型护卫舰开始海试,更引得各方瞩目。据报道,新型护卫舰是在“江凯“级基础上进行重大改进发展而来的,称为“江凯“改型。该型护卫舰的建成不但标志着中国海军护卫舰的技战术水平已经与世界同步,而且还标志着中国海军的防空能力将有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军刚刚进行了庆祝建军60周年的多国阅舰活动,在阅舰式上向世界展示了国产新一代水下、水面和空中作战装备。中国海军武装力量的公开展示和海军编队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不但显示了中国海上力量拥有维护中国海防安全的坚定决心,也意味着中国海军谋求维护中国领海甚至全球海洋权益的勃勃雄心。  相似文献   

7.
2014年,已经走过整整65年征程的新中国海军无论是总体实力还是综合作战能力都达到了建军以来的最好水平,并且正在为保卫国家的安宁和强盛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以发展的眼光看,2014年仍然是中国海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台阶。目前,站上这级阶梯的中国海军仍在向更高的目标继续跃进。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海军战略需要和舰队的十年发展周期中国海军在建国后半个世纪里都是从属于陆军的辅助作战力量,大陆军主义不但限制了海军的装备规模,而且从战术方面也限制了海军和航空兵承担作战任务的能力。上世纪最后十年里,中国海军开始逐步调整装备思想,以飞、潜、快为基础的传统沿海防御思想被近海防御所取代,装备技术的发展也开始跳出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斗机部队是用来争夺海上制空权、为攻击机护航并保护出海作战的我水面舰艇空中安全的重要力量。虽然中国海军航空兵目前已经装备有歼-8系列战斗机和新型远程多用途战斗机,但是海军航空兵现役歼-7系列战斗机仍然是现有装备中的主力机型。如何在实战中充分发挥歼-7战斗机的作用,对中国海军航空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军事技术的进步是科技进步在军队的表现形式,其本身包含着武器装备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军事技术进步与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息息相关,必然对军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作为现代海上力量的后来者,中国海军近乎从零起步,其曲折的成长和壮大经历在整个世界范围都是相当独特的。新中国海军自建军起至21世纪初的60年间,正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海军作战体系日渐形成和成熟的阶段。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海军发展经验,中国海军在各领域装备建设及现代海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60多年间新中国海军在装备技术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体现了中国海军防卫能力不断向海洋延伸、扩展的经历,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从有海无防的极度孱弱状态跻身于当今世界海上强国之列的奋斗和崛起历程。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防科技能力的快速提高,中国海军从水面舰艇、潜艇、飞机到各种舰载、机载设备和武器等整个海军装备技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态势。今日,中国海军已经进入一个在装备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加紧完善现代作战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跻身于世界强国海军之列。但相对于当前及今后中国海上力量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中国海军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一方面加快了国内新型舰艇的建造速度,并通过加装新型电子.武器系统,改进一批老旧舰艇,提高其现代海上作战的能力:另一方面抓住有利时机,从俄罗斯引进了一批国内急需或仍属空白的武器装备,以加快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在当时引进的众多武器装备中.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费用最高,影响力最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被看成是中国海军真正走向远洋的开始,对中国海军未来水面舰艇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程》2005,27(B05):9-9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着手统一军队,更新武备。蒋介石曾有要将中国海军舰船发展到排水量60万吨之说,当时中国海军舰船总排水量不到6万吨。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海军一艘035型“明”级常规动力潜艇在日本九州外海浮出水面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原本是中国海军潜艇的一次正常巡航训练,但却被日美等海外媒体大肆炒作,更对中国潜艇此次出航并在日本外海上浮的意图妄加猜测。西方军事专家在分析中国潜艇此举的深层意义时指出:这是中国海军突破日美等国在西太平洋地区设置的“封锁岛链”、走向“蓝水”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海军的新型舰艇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莫过于舷号为170、171以及舷号为115、116的两型驱逐舰。人们关注的热情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它们不仅是中国发展的第一种专用防空驱逐舰。填补了中国海军装备构成上的空白。同时它们的建成服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海军长期缺乏可靠、有效的海上区域防空手段的问题。对提高中国海军在中、远海的独立作战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世界范围内看,在同一时期发展两型功能相似的大型防空驱逐舰是非常少见的。而作为发展中的中国海军。为何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同时建造两种专用防空驱逐舰.的确令人感到十分迷惑。而且.这两种防空驱逐舰虽在主要功能上相同。但在很多设计和武器系统的配置上却存在有诸多区别。这种差别不仅直接影响到两者在防空作战中的效能和作用。同时也对各自在中国海军中的地位及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军新型登陆舰@张全跃  相似文献   

17.
自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结束以来,中国在很长时间内又基本回到了有海无防的状态。无论是满清灭亡后的北洋军阀,还是后来的国民党政权.都不仅在这方面未有任何起色,而且更饱受列强来自海上的欺辱。而当半个多世纪前从零起步的新中国海军揭开崭新的历史性一页之际,那些传统海上强权也曾将其视为“微不足道的海上力量”而嗤之以鼻。但历史在短短50多年间被颠覆了,仅仅过了半个多世纪.中国海军已跻身于令当今世界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可忽视的强大海上国防力量之列。回望新中国海军在血与火中创建、成长、壮大的不凡历程.我们对中国海军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8.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中国海军的整体实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军的发展战略受到当时多种因素的影响,防空,反潜能力相对于反舰作战一直显得滞后.相应的作战能力也十分有限。这对当时以奉行近军防御作战为主的中国海军而言并不是特别大的弱点.但随着周边安全形势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进入90年代后中国海军战略已由原来的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转变.海军的作战范围显著扩大,如此一来,防空和反潜作战的重要性就日益凸现。 针对所存在的不足、中国海军在90年代后着重加强了反潜和防空能力建设,装备了具有较强反潜、防空能力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反潜直升机等,但就反潜能力来说,由于“欠帐”太多,因此除潜艇力量具有一定规模外,重要的航空反潜力量仍很薄弱,这无疑严重影响到中国海军反潜作战的整体实力.难以适应未来高强度反潜作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军扫雷艇@张全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军猎潜艇@张全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