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虑运营后的通车数量远远超过设计车流量的客观因素以及张承山区高速公路日夜温差较大的环境因素影响,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运营初期就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坑槽以及车辙等病害。为了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对张承高速的路面损害类型及程度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得出公路上行及下行路段均以块状裂缝为主,除此之外,车辙情况在路面普遍存在。最终对路面破损及车辙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路面正常使用合理地提出预防性养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08国道河津段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对造成路面破坏的因素从公路设计、施工、运营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路面面层、基层的不同病害类型进行了具体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以后的公路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河南省公路隧道通车里程与运营时间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隧道进入病害高发期。为了对河南省公路隧道的病害处治提供依据,提高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水平,文章采用资料调研与实地检查、抽样统计等方法,通过对河南省多条不同等级公路及养护级别隧道工作现状的调查,对运营公路隧道的主要病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对隧道的运营现状进行了技术评价,进而指出了隧道养护理念、养护制度、病害处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最后,对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管养"、"定制隧道"、"预养护"、"智能养护"等方面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墩柱偏位病害在公路桥梁施工及运营阶段均可能出现,会对整座桥梁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选取某山区公路桥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运营阶段出现的墩柱偏位、支座损坏等病害,采取规范的检测方式,分析病害的根本诱因,并提出一系列桥梁墩柱纠偏处置措施,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等级公路容易出现的病害如何处治和养护?如何预防或减少道路病害以确保公路正常运营,创造优良的行车环境,真正发挥高速公路网的主骨架作用,就此内容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农村沥青公路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营使用之后会出现各种坑槽病害问题。为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行,应对路面病害问题进行处理。本文结合具体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实例,简要探讨沥青路面挖补施工技术,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路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营使用之后,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路面会出现裂缝。为了防止病害加剧,在出现裂缝病害之后往往需要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进行处理,以恢复路面的使用性能。结合具体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实例,简要探讨裂缝的处治技术,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路行业的迅速发展,早期修建的国道、省道等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公路病害整治成为当今的重要工程。本文对路基病害、路面病害进行分类,路基病害包括路肩不洁、路肩损坏、边坡坍塌、水毁冲沟、路缘石缺损、路基沉降和排水系统淤塞;沥青路面病害包括龟裂、裂缝(块状、纵向、横向)、坑槽、松散、路面沉陷、车辙、拥抱和泛油等。对不同的病害类型提出了具体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公路路基病害越来越多,公路安全关乎生命安全,也是我国交通运输正常运营的保障。现在,在路面工程施工完成后,经常会出现路面局部下陷等现象,不仅破坏了路面,而且影响了公路的使用性能。所以,本文就路基下沉的原因和如何防治路基沉陷等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路面起拱是广西地区公路隧道常见重大病害之一。现阶段,针对公路运营隧道路面起拱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方面,而针对路面起拱的病害检测技术研究较少,结合数值分析手段进行路面起拱病害演变过程的研究几乎没有。文章依托工程实践,对公路运营隧道路面起拱病害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推测金龙岩隧道路面起拱存在围岩偏压、基岩软化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并借助MIDAS GTS NX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模拟了偏压隧道基岩逐渐软化引起路面起拱病害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广泛应用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该型桥的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都较为复杂,定期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桥梁的安全,但一些结构损伤无法探测,运营过程中又容易受到设计施工偏差、交通量和超限车辆的增多、温度、收缩、蠕变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加剧病害导致巨大损失。为保证桥梁的功能性、耐久性、安全性,避免严重事故发生,对桥梁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针对部分低等级公路隧道毛洞运营若干年后出现岩体掉块、渗漏水严重、隧道内净空面积不足导致大型车辆刮蹭隧道内壁等病害,文章以S325东兴至那坡公路陇冬隧道为例,提出了提级改造和加固改造两个方案,从隧道施工难度、工期、社会影响、运营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确定采用提级改造方案进行加固,为同类型的隧道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诸多病害,若病害未能及时解决,很容易为公路的车辆通行留下安全隐患。基于此,首先概述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再对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进行分析,提出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青海东部高等级公路路面病害形式、成因进行分析,归纳路面病害形式主要有车辙、沉陷和裂缝,车流量的增加、重载、超载现象的发生及水分入渗是造成病害的主要原因。总结了不同的路面病害所采取的整治方案,通过路面病害整治,路面恢复到设计高程,路面平顺性得到保证,满足了公路运营要求,证实病害整治方案合理、可行,为同行日后进行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部分低等级公路隧道毛洞运营若干年后出现岩体掉块、渗漏水严重、隧道内净空面积不足导致大型车辆刮蹭隧道内壁等病害,需进行结构加强以确保隧道正常运行。文章以S325东兴至那坡公路陇冬隧道为例,提出了提级改造和加固改造两个方案,从隧道施工难度、工期、社会影响、运营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确定采用提级改造方案进行加固,可为同类型的隧道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隧道区域的病害问题对道路工程的安全运营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施工单位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防治隧道病害,确保公路的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文章分析了目前高速公路隧道病害基本情况,提出了有效防治隧道病害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省干线公路桥涵的现状,出现的病害,探讨干线公路桥涵病害防治、加固维修的设计思路及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8.
涵洞病害是高速公路在黄土区域中典型病害之一,也是高速公路在运营期间的重点维护和防治对象。本文针对青海省境内平阿高速公路在穿越黄土区域段的51座涵洞进行了实地调研,基于此总结了青海省黄土地区平阿公路涵洞出现的7种典型病害类型,即涵洞下沉、基础开裂、护锥翼墙沉降开裂或倾斜错位、涵节错位或填缝脱落、内部或进出口积水淤塞、涵背填土塌陷、涵顶路面开裂等。对涵洞的基本病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病害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与建议。该研究成果可以加深对黄土区公路涵洞病害机理的认识,对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涵洞病害的勘察、防治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海省某条山岭区公路沿线的桥梁、涵洞病害进行调查,总结了其存在的主要病害问题,采取经济、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了维修加固,确保了公路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20.
新建高速公路隧道一般开通运营2~3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病害。文章依托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瑶寨隧道渗漏水病害实例,从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隧道二衬渗漏水原因,剖析了面状渗水、接缝渗漏、集中涌水的治理方案,提出渗漏水防治的措施,探究了隧道排水系统除碳酸钙结晶新技术,为今后隧道渗漏水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