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在动回弹模量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冻融前后细颗粒土动力特征的改变情况,探索了物理状况、不同的应力状态以及反复的冻结与融化对动回弹模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围压和压实度越高,土体的动回弹模量越大,而偏应力和含水率的增大则会出现相反的规律;含水率和围压对动回弹模量的作用效果要高于压实度和偏应力;冻融循环会破坏土体的结构,在第3次冻融前动回弹模量会出现较大程度的衰弱,随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2.
风积沙路基经过一定的压实处理后,可以满足现代公路施工要求,变废为宝,降低综合成本。文章以新疆清伊高速公路某路段为例,介绍了风积沙路基的压实参数设计,对项目区风积沙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得出其为较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并通过分析路基压实干密度影响因素,设计了最佳含水量及压路机的振动频率、时间、振幅等参数,可为类似施工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旋转压实仪(SGC)和简单性能试验机(SPT)测试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混合料在不同试验温度下的动态模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判断不同试验温度下的动态模量试验数据拟合结果的差异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强度和耐久性是限制多孔沥青混合料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大量试验证明OGFC-13的抗压回弹模量、抗剪强度、残留稳定度及疲劳作用次数与其压实度密切相关,提高压实度能有效提升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为提高多孔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对GTM压实OGFC-13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垂直压力,通过设置不同旋转基准角,并检验其成型试件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对低液限粉土进行了水稳定性试验、含水率对压实度影响试验、压实影响厚度及碾压遍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液限粉土膨胀率小,水稳定性好,能满足路基填料要求,而压实功是保证路基水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低液限土作为路基填料存在合理松铺厚度、合理碾压遍数及适宜现场施工的最优含水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全面地研究固化风积沙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文章以毛乌素沙地的风积沙为主要筑路材料,采用水泥、石灰、石膏和KL-ST76固化剂稳定风积沙,确定了四种混合料最佳配比,并对四种配比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抗冻性能、抗干缩性能以及抗温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KL-ST76固化剂稳定风积沙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抗干缩性能、抗温缩性能明显高于其他三种配比混合料;四种配比混合料的抗冻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探究磷石膏含水率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参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中的试验方法,研究磷石膏的物理力学性质,测定磷石膏的液塑限、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比重等物理参数,开展不同压实度下磷石膏的渗透试验、压缩试验、三轴剪切试验等,对磷石膏的工程特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磷石膏物理力学特性类似于土类,但磷石膏的结构和土不同,磷石膏是规则的板状晶体结构,主要成分是CaSO4·2HO2。总体分析磷石膏是一种良好的工程材料,工程应用中控制和掌握好磷石膏含水率,尽可能的提高磷石膏的压实度,压实度越大,磷石膏的工程性质越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供路面结构设计时确定加筋土路基动回弹模量的依据,促进加筋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文章利用动三轴仪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进行动回弹模量试验,并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和加筋方式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的提高会降低加筋土体的动回弹模量,确定加筋土路堤动回弹模量时应考虑平衡含水率的影响;土体加筋之后可以提高其动回弹模量,在土体中水平剪切变形层位布设土工格栅,增加加筋层数或减少加筋层间距,对提高动回弹模量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压实度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客观存在,通过对压实度数据的分析及路面性能的分析,找到原因控制,以减少新修筑沥青路面的平整度破坏.  相似文献   

10.
冲击压实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路基填筑质量。文章结合冲击压实原理,研究含水率、填料种类及填筑高度等参数对压实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工含水率可以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范围内,不同填料有明显不同的压实特性,填筑高度为8m时冲压施工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我国常用的水泥稳定碎石和二灰稳定碎石两种半刚性材料,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建立了两种材料动态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静态模量的关系,为没有条件进行动态模量试验的单位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双应力状态变量理论及Bishop提出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公式,对Uzan模型及NCHRP 1-28A推荐的三参数复合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室内重复加载三轴试验及土-水特性曲线标定,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中引入了控制路基土力学性状的应力状态变量,不仅符合路基土的实际工作状态,还同时考虑了应力状况和含水率对路基土回弹模量的影响,弥补了原有模型未考虑湿度或将其与应力状况分开考虑之不足.  相似文献   

13.
探地雷达是近年在我国开始应用于高速公路检测的一项新技术,文章结合高速公路施工实践,介绍利用探地雷达在路基压实效果无损监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探地雷达现场应用可行性分析研究,得出利用探地雷达检测路基压实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强度、合理砂率及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含量不超过10%的情况下,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工作性能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机制砂混凝土的合理砂率对石粉含量较为敏感,石粉含量为0%、5%和10%时的最佳砂率分别为36%、33%和30%;石粉的掺入降低了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5.
净掘进速率是TBM施工速度的主要评价指标,与围岩物理力学性质、TBM掘进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文章以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输水隧洞双护盾TBM施工为背景,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选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变形模量、泊松比、岩石耐磨性CAI值等岩体指标,以及刀盘推力和刀盘转速等掘进参数,进行TBM净掘进速率与有关影响参数之间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应拟合公式;基于TBM净掘进速率与岩体指标、掘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TBM净掘进速率预测模型。通过将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输水隧洞实测TBM净掘进速率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TBM净掘进速率预测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复杂的多种地质条件下,TBM净掘进速率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变形模量、岩石耐磨性CAI值、刀盘推力以及刀盘转速呈负相关关系,与泊松比呈正相关关系;(2)干湿状态对岩石耐磨性CAI值有一定影响,饱和状态下岩石耐磨性CAI值与TBM净掘进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3)建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TBM净掘进速率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大伙房输水隧洞二期工程,考虑围岩与衬砌层、水体与衬砌层的相互作用,采用现代岩体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时程分析,分析了混凝土衬砌层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探讨了埋深、衬砌厚度、围岩弹性模量和水体等因素对混凝土衬砌层地震响应的影响;并指出衬砌层的环向应力是地震破坏作用的主导,埋深和围岩弹性模量是影响衬砌层地震性能的重要因素,衬砌厚度和水体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沿海4个商业储备基地土壤样本、13个腐蚀因子理化性质的测定与分析,由模糊聚类分析可知:在分析条件下,pH、含水率、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质、全盐量、F^-、Cl^-、NO3^-、SO4^2-为导致油罐腐蚀的主导因子,其次为有效硫含量、CO3^2-可采用防腐涂料与阴极保护联用的方式进行防腐处理,以达到更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Biot理论,分析研究了衬砌与饱和土体弹性模量之比的变化对衬砌隧洞动力响应的影响.假定隧洞衬砌为弹性体,土体为饱和多孔介质,结合边界条件及连续条件,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频率-波数域中衬砌和土体的应力、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等动力响应解答,最后用傅立叶积分逆变换得到时-空域中圆形衬砌隧洞在移动环形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的数值解...  相似文献   

19.
重力式码头漏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漏砂主要出现在沉箱分缝和沉箱间排水涵接头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重力式码头漏砂的具体原因,并从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