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针对舰船工程中接地电阻对于电缆屏蔽层屏蔽效果影响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接地电阻对于金属编织网屏蔽层屏蔽效果的影响。基于CST电磁场仿真设计平台,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发射及接收电缆三维仿真模型,对不同接地电阻对金属编织网屏蔽层屏蔽效果的影响进行仿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定长度的电缆,当接地电阻低于一定值时,随着接地电阻的增加,感应电压最高值对应的频点处,金属编织网屏蔽效果变化不大,其余频点的屏蔽效果略微降低;当接地电阻高于一定值时,随着接地电阻的增加,整个频段内,金属编织网屏蔽效果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2.
对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分析,收集实船建造调试数据并运用在故障情况下的等效电路计算,结合船级社规范对接地方面的要求,论述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电缆金属护套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的重要性及其要求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所谓电气保护接地,就是指电气设备和电缆金属护套等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跟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是为了防止由于带电部分的绝缘损坏或静电感应泄漏等原因,使外部本来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的电位升高,从而危及人体安全及导致火灾。从我厂最近建造的几艘出口船来看,船东  相似文献   

4.
杨艳玲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180-182,185
介绍了电子设备中电缆组件装配的关键工艺技术,包括电缆接线端子连接工艺,护套处理工艺,屏蔽接地工艺。并介绍了影响视频电缆组件性能指标的因素,最后给出了装联工艺。  相似文献   

5.
舰船接地技术与EMI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近十年国内外舰船的主要接地技术和在控制电磁干扰方面的应用.具体分析了舰面设备或部件上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控制技术,介绍了接地技术在提高屏蔽电缆屏蔽效能和减小耦合方面的应用,讨论了舰用数字计算机接地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安装要求,提出了舰船系统接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通过试验研究探索金属桅杆遭受雷击时内部线缆的耦合响应特性问题。[方法]搭建桅杆内部线缆系统雷电感应耦合试验平台,测量同轴线缆、两芯单屏蔽线缆及多芯双屏蔽线缆在4种端接负载特性(芯线两端均开路、芯线近地端接负载、芯线远地端接负载以及芯线两端接负载)下受模拟雷电流干扰产生的感应电压,并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分析感应电压与屏蔽效果受负载特性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结果表明,4种端接负载情况下,3种线缆的感应电压均在芯线远地端接负载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值;当芯线近地端接负载时,感应电压的主要频段大于雷电流,而在其他负载特性下两者相近;内屏蔽层接地能够降低感应电压峰值,但不影响频率响应的主要频段,芯线两端开路或远地端接负载时电压峰值的削弱最明显,分别降为内屏蔽层未接地时的59.3%和77.2%;3种线缆的感应电压峰值有较大差异,而上升时间和半峰值时间无明显区别。[结论]研究成果揭示了雷击舰船金属桅杆时端接负载特性对线缆耦合感应电压的影响规律,也为后续开展耦合效应计算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论述近10年国内外舰船上的主要接地技术在控制电磁干扰方面的应用。具体分析舰面设备或部件上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控制技术。介绍接地技术在提高屏蔽电缆屏蔽效能和减小耦合方面的应用。讨论舰用数字计算机接地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安装要求,提出了舰船系统接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回志澎  陈新刚  马守军 《船电技术》2007,27(6):339-342,350
随着舰船电力系统容量的逐步增大,受到电缆敷设和断路器分断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低压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系统电压由380V上升为6.6kV,随之带来了系统能否继续沿用以往的不接地运行方式的问题.本文就中压电力系统是否接地及可用的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分析舰船中压电力系统的接地方案.  相似文献   

9.
水密电缆与不锈钢接头的粘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密电缆橡胶护套与金属接头的粘合性能,是水密传感器设计中的重点。本文从橡胶与金属粘合机理着手,分析了多种影响二者粘合性能的因素。针对氯丁橡胶护套和不锈钢接头粘合的实际应用,给出了合理的硫化工艺、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和匹配的胶粘剂。经水密试验和折弯试验,生产的橡胶样件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氯丁橡胶护套和不锈钢接头的粘合强度满足水密传感器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赵楠  聂冬  罗宁昭 《船电技术》2015,35(6):51-53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电容对舰船电力系统接地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了舰船电力系统在高电阻接地和谐振接地的方式下分布电容对系统的影响,发现在中压系统中大分布电容的情况下,采用高电阻接地会产生超过有关标准的故障电流。在谐振接地的情况下,需要合理的配置消弧线圈来产生感性电流来抵消系统对地电容产生的容性残流。同时依据具体数据,利用高斯定理对电缆电容进行了估算,与实际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某大型滚装船生产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中压电缆敷设工艺、敷设难点及解决方案、电缆密封装置的开孔安装、安装完成后的检验等几个方面,通过对电气舾装设计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应的措施,得到针对这些问题的科学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110 kV单芯高压电缆护套环流的产生危及电网系统安全运行。为此,需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环流加以抑制。采用ATP仿真软件对电抗器抑制方法进行系统仿真,并根据系统继电保护要求对电抗器进行电磁参数和动热稳定设计、试制、试运行。电抗器方法的使用在国内尚属首次。计算及试运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抑制环流效果明显。局限性:当三相不平衡时,电抗器不能补偿相位。本方法对单芯高压电缆护套环流问题的处理具有实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永江 《船舶》2016,(1):77-80
变频驱动设备在海洋工程和船舶装备上大量应用,促使配套的变频器专用电缆也快速发展。文章针对船用变频电缆在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船用变频电缆的结构、关键性能、电缆敷设等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各型结构在选型中的优劣、电缆绝缘耐压性能、接地导体和屏蔽性能指标要求,以及电缆敷设中的屏蔽和接地线的接地工艺。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载人潜水器搭载海底敷缆装置的深海敷缆作业方式,建立了载人潜水器深海敷缆运动的二维稳态模型,仿真分析了余量敷缆时不同航行速度和放缆速度组合、潜水器相对海流速度、敷设余量、航行高度和海缆重量等参数对敷缆运动的影响。分析发现海缆张力随着敷设速度、潜水器相对海流速度、海缆重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敷设余量的增大而减小;海缆水中位形曲线随着敷设速度、潜水器相对海流速度增大而趋于平缓,随着海缆重量的增大而更加陡峭,放缆速度的变化则对海缆位形曲线无影响;潜水器航行高度的变化对缆形和张力分布都没有影响,只是随着高度的增加,缆形和张力在原来的高度基础上有一定的延伸。  相似文献   

15.
李永江 《船舶》2014,(2):77-79
针对交流400 Hz电力系统逐渐在舰船上设计应用的现状,通过理论计算详细介绍了400 Hz电力系统对配套电力电缆的交流电阻、电抗、阻抗等电气参数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电网电压降的影响。从电缆结构设计、材料和敷设使用方面给出了400 Hz系统电缆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付薇  尹汉军  许可  马岭  焦慧锋  俞永清 《船舶力学》2016,20(10):1244-1251
使用水下航行器进行铺缆较水面船铺缆有众多优势。为了快速有效地完成铺缆任务,该文对水下航行器近海底铺缆运动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放缆速度、相对海流速度和航行高度等参数对铺缆运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一台载人潜水试验艇拟定了近海底铺缆试验方案,并成功完成了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17.
海底电缆铺设回泥面的水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实际电缆铺设工程成本过大及耗时太长的问题,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文昌海底电缆铺设回泥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水动力分析软件Orca Flex建立电缆铺设的数值模型,重点讨论吊缆的吊放长度和施工船舶在不同阶段的航行速度对电缆安全性能的影响,根据电缆的最大有效张力和最小弯曲半径对电缆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得到的结论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海洋工程项目存在对本安电缆特性认识不足、本安电缆施工不够规范等问题,基于理论用于指导施工的原则,文章对本安电缆的防爆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确定最大实际敷设长度的理论方法,以及敷设基本原则,这对本安电缆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将使本安电缆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更加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9.
介绍5000 t海缆施工船“启帆9号”的研发设计,包括海缆作业特点以及在大型海缆船设计中的船型优化、船体结构、海缆作业系统、定位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的设计思路,并对大流速条件下海缆敷设、维修作业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尽可能降低电缆集聚敷设时的磁场强度对舰船磁隐身性能的影响,对中压直流单芯电缆在2种典型排布方式下周围的磁场强度和分布进行仿真计算,确定降低电缆磁场强度的最优电缆排布形式,结合磁化原理分析,得到电缆敷设时与船体结构的最小间距为300mm,该间距可使钢结构不被磁化从而降低电缆磁场强度对舰船磁隐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