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有感应控制二次过街系统中,道路两边以及安全岛按钮控制多为分开控制,没有相互协调,行人在安全岛等待时间过长易导致违章过街等问题。在一次过街感应控制算法基础上,结合二次过街相关理论、机动车与行人延误机理以及行人过街信号配时理论,提出"人行绿波"协调思路,对路段二次过街感应控制算法进行设计,并应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设计感应控制算法能有效地降低行人和机动车延误。  相似文献   

2.
以格子气模型为基础,既考虑对向行人的干扰因素,同时考虑了本向行人由于 速度差异造成的影响,改进了格子气模型,结合信号控制有倒计时人行横道行人过街特 性,提出了新的行人过街格子气仿真模型,并将其编成仿真软件.用该软件对不同快中慢 行人比、不同对向行人比、不同规格人行横道的行人过街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慢的行人 会增加行人总体延误,并且行人到达率越大,速度慢的行人影响越大;行人到达率较小 时,对向行人比差距越大延误越小,当行人到达率超过一定值时,对向行人比差距越大延 误反而越大;人行横道宽度越宽,行人延误越小,人行横道越长,行人延误增加越明显.在 其他因素相同时,改变行人相位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时间的增加,延误降低明显,此后 增加行人相位时间对降低延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4.
为了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本文分析了信号控制下行人过街的时空分布特性,研究行人过街空间区域最大宽度与时间和人行横道纵向位置映射关系;通过对行人流量和分担率两因素的分析,对行人过街空间区域特性进行数学描述,根据实测数据并利用轨迹提取技术获取行人时空数据,建立了满足过街时间约束下的人行横道宽度优化模型;最后利用长春市4处人行横道的行人过街时空信息,以群体过街时间为验证指标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利用本文建立的人行横道宽度优化模型所确定的行人过街时间在3处地点分别减少5.60%、3.29%和2.58%.本文建立的基于时空安全的人行横道宽度优化方法可为人行横道宽度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设置行人控制信号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人过街有平面过街及人行天桥(地道)过街两种方式,其中人行立交造价昂贵且额外增加了行人的体力负担,往往到万不得已才采用人行立交,因此对行人过街方式的考虑,一般都立足于平面人行横道过街.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处行人和机动车的运行特性,针对行人利用可穿越间隙过街的特性得出行人的平均过街延误和过街时间.运用vissim软件仿真得出路段人行横道处不同的机动车量情况下行人的过街时间和机动车通过人行横道的时间,从而得到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改为信号控制的依据.仿真结果表明:在双向4车道的次干路中,当机动车流量超过2 400辆/h时,将人行横道改为信号控制时更适合行人过街.  相似文献   

7.
为精细化描述无信控路段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决策及微观运动行为,本文在行人过街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战术层-操作层构建行人过街双层模型。其中,在战术层面,针对行人分步决策特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路侧和路中行人过街决策模型;在操作层面,针对传统社会力模型在描述行人过街时表现出的局限性,引入行人主动避让力和人行横道对行人的作用力,构建行人过街微观运动模型。最后,通过AnyLogic仿真平台实现行人过街双层模型仿真,并根据实际数据和仿真结果分析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路侧决策模型,行人性别、停车视距内的车辆数和行人距潜在冲突点的距离这3个因素对行人路中决策结果影响更显著,引入行人主动避让力和人行横道对行人作用力的改进社会力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无信控路段行人过街时的行为特征。无信控路段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行为仿真模型的有效建立,能为后续行人过街安全改善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路段行人控制信号设置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行人控制信号设置依据的不足,本文通过对行人在无信号控制路段等候车间安全间隙穿越这一特征的研究,提出以行人穿越机动车流的延误大小作为设置路段行人控制信号的依据。该研究对于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行人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体现了现代交通“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现行规范对路段行人过街信号的设置条件缺少定量分析与理论依据,为保障路段行人过街安全,研究行人过街等待时间、行人安全度及行车延误对行人过街信号设置的影响。基于哈尔滨市某双向6车道主干路无信号人行横道的调查数据,分别构建行人过街等待时间与机动车流率、交通冲突时间与行驶速度、行车延误与过街行人流率的关系模型。以45 s作为过街行人忍受时间阈值,计算得到设置路段行人过街信号的机动车流率条件为1200辆·h-1;以1.3 s作为交通冲突时间阈值,得到对应的机动车行驶速度条件为55 km·h-1;以不同服务水平对应的行程车速为依据,给出设置路段行人过街信号的过街行人流率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障信号交叉口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多数行人过街环境遭到破坏,“中国 式过马路”应运而生.通过对北京市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的研究,在保障行人过 街安全的情况下对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推进“公平优先,保障效率”战略的实施,促进城 市交通系统高效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当前北京市交通的特点,以红灯期间到达 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等待区处违章过街的行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视频调查和人工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采集了9 554 个行人过街忍耐时间样本.建立了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 间的韦布尔参数分布模型.结果表明,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与环境因素、行人特 性、出行时间、交通状况,以及道路环境等影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多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相位设置方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运用相位组合技术,对行人相位与机动车相位的各种可能的组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二次过街条件下行人相位的设计方法。与传统行人相位设计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这种行人相位设计方法缩短了行人过街最短绿灯时间,降低了过街人均延误。  相似文献   

12.
城市信号控制路网中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精确检测城市信号控制路网中的路段动态行程时间, 分析了路段流量受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影响的波动规律, 提出了基于交通量图偏移的路段行程时间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断面交通量图的相似性, 根据最大相似度时交通量图的偏移, 计算了断面间路段动态行程时间, 并与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 在城市路网封闭路段, 平峰、高峰的不同时间长度内(5、10、20 min), 平均行程时间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为7.1%, 因此, 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结合城市干路中行人过街安全问题,针对行人过街警告标志设置的前置距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视认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其次根据不同阶段驾驶行为特征建立各阶段车辆行驶距离模型,并考虑停车安全距离,最终构建行人过街警告标志前置距离解析模型。最后,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驾驶模拟试验,测定相关数据,并对模型中各参数值大小进行标定。经计算得到不同速度、不同车道数下的行人过街警告标志前置距离,并给出建议距离。结果表明,当速度一致时,随着车道数增加,行人过街警告标志前置距离不断增大;当车道数一致时,随着速度增加,标志前置距离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干路行人过街警告标志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行人流随机消散和集中消散的不同特征, 应用随机分布理论推导出右转车辆穿越行人流的两类延误模型, 分析了车辆穿越过程的延误特征。应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右转车辆穿越行人流进行模拟, 并对比了仿真延误与模型计算延误。分析结果表明: 当行人集中消散时长为10 s, 随机消散时长为15 s, 各排行人的时距为5 s, 行人流量达到1 100人.h-1时, 才产生0.2 s的误差, 可见, 该延误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5.
行人过街设施合理间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人交通特性分析基础上, 通过对行人心理、车辆行驶、道路通行能力等分析, 提出了平面行人过街设施合理间距的分析计算方法。根据中国城市交通的一般情况, 分别对城市中心商业区和城市一般地区的行人过街设施合理间隔进行计算, 提出了相应的行人过街设施合理间隔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6.
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协调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现行理想干道典型路段行人交通和机动车交通运行状况分析,在现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适合中国交通现况的定时式线控系统理论,对交叉口和人行横道进行信号配时优化.应用结果表明对路段和主线机动车流进行协调控制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过街行人对主线车流的干扰,在满足行人过街要求的同时获得较好的主线绿波带宽.  相似文献   

17.
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案过渡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信号控制方案过渡前后的交叉口相位差调整量关系方程组, 针对各交叉口过渡信号周期的允许取值范围, 利用交叉口相位差调整比例的极小极大原理, 提出了单周期对称调节过渡算法与N周期加权调节过渡算法。分析结果表明: 单周期对称调节过渡算法将在满足一次过渡条件下, 实现交叉口相位差实际调整量最大值的最小化; N周期加权调节过渡算法则可以综合考虑各交叉口过渡信号周期的不同允许取值范围, 根据交叉口相位差最大调整比例的最小化要求, 通过N个过渡信号周期最终实现协调控制方案的快速平滑过渡。与其他过渡算法相比, N周期加权调节过渡算法实现了对于控制区域内交叉口相位差调整量的整体优化, 使过渡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信号交叉口的控制需求, 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行人过街的三种情况即自由过街、无控制人行横道过街和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过街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过街条件下行人与机动车的运行特征。设定行人与机动车到达间距服从负指数分布,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机动车延误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行人过街选择合适的过街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机动车的延误,特别是在行人与机动车交通量比较大时,设置人行横道(包括信号控制与无信号控制)可以大幅度减少机动车的延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乌鲁木齐市交通信号的控制概况,分析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理论、交通信号控制的主要方法和信号相位、相序的确定等,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以两相位的建国路一东风路为例,对信号配时进行试算和确定,通过方案的对比和分析,最终确定可以获得最大通行能力的信号配时方案,为此后交通控制方案的设计和调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行人保护的最新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活塞结构的主动式发动机罩抬升装置.该装置能够在200 ms内将发动机罩抬升110 mm,有效地降低了车辆撞击行人时对行人产生的头部致命伤害.该装置不会产生新的硬点,可靠性高且制造成本低,保护效果在实车试验中获得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