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家齐  戴钰金 《船舶工程》2015,37(S1):250-252
采用通用程序语言VBA,结合工程技术人员对相关规范和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工程经验,开发出适用于自升式平台桩靴插桩计算分析的程序,实现计算的相对标准化,针对300ft、400ft自升式海洋平台桁架式桩腿结构形式在中国南通海域插桩特性分析研究,阐述了同类海洋平台的插桩深度预测分析过程及方法,该方法和思路的应用对海洋平台的结构安全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评价具桩靴自升式钻井船的插桩深度及承载力时,包括浅基础、桩基础在内的多种计算方法均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桩靴在均质黏土和均质砂土中贯入一定深度时的地层响应情况,取得了桩靴贯入过程中地基土破坏形式、荷载影响深度、不同公式的适用性等多方面认识。在均质黏土中,随着插桩深度的增加,地基土先后经历了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三种破坏形式;在均质砂土中,地基土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整体剪切破坏。插桩荷载的影响深度约为3倍桩靴截面宽度。浅基础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成果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自升式钻井船插桩深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自升式钻井船插桩深度预测的目的、方法、局限性及提高预测准确性的措施,介绍了钻井船基础极限承载力和刺穿危险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风电安装平台在多层土中的插桩过程,通过现场取样测试获取土壤的物理参数,并通过插桩试验得到其平均插桩深度,以此建立插桩过程的数值模型,对插桩阻力与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的流动失效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验法选取土壤弹性模量与实际相差较大,试验测出的平均插桩深度为7.3m;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土壤发生了表面隆起、空腔形成、壁面坍塌和土壤回流四种失效模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插桩和拔桩过程中面临的土工问题,系统地梳理插桩和拔桩涉及的关键技术。分析插桩过程中的土工试验技术、土体破坏机理、上硬下软地层承载力和桩脚滑移问题;阐述拔桩过程中的拔桩阻力计算方法和减小拔桩阻力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今后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拔桩技术研究的重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自升式平台插桩性能分析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德  张心 《船舶工程》2015,37(7):73-77
基于静压贯桩试验对桩端底部压力分布规律进行验证表明,桩靴底部压力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采用ABAQUS/ALE模拟插桩过程以研究Mohr-Coulomb模型中土体各参数物理意义对桩端承载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弹性模量对桩靴承载力影响不大;泊松比控制桩靴上部空腔的形成、发展及破坏机理。摩擦角、内粘聚力影响土体剪切强度及桩端承载力,其中以摩擦角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7.
应用数字照相变形量测DPDM(The digital photogrammetry for deformation measurement)技术对水平受荷桩的桩侧土位移进行分析.通过室内模型单桩单向水平循环荷载实验,利用数码相机时实验过程中桩侧土体的变化进行全程拍摄,应用DPDM技术对拍摄结果进行处理,得出桩侧土体的位移场分布.桩身的变形分为弹性阶段,弹垫性阶段和破坏阶段.破坏荷载下,主动侧土体塑性变形区宽度为桩径的0.5倍,深度与桩身变形深度相同;被动侧土体塑性区域呈半个倒锥形,主要分布在沿桩身0.37倍桩入土深度内.锥形侧表面尾端与土表面成60°夹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唐山地震时天津地区港口高桩码头实际震害为背景,采用Novak模型,研究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对码头单桩地震反应的影响;采用Poulos差分法,考虑桩土静力相互作用,研究在地震引起岸坡永久变形作用下,码头单桩的地震反应;综合考虑桩土动、静力要互作用,研究单桩地震反应的各影响因素,分析桩的不同破坏形式茅坑同桩码头抗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19,(5):588-592
为合理确定板桩入土深度,采用弹性力学模型建立板桩入土深度和最大弯矩方程,利用试算法求解板桩入土深度与《工程地质手册》~([1])中的相关算例计算结果相近,采用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在工程实际多次应用可靠,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南海121.92 m(400 ft)水深海域的海底土质特性,利用静力触探试验测试结果预测海底土的承载力,进而确定自升式钻井船插桩深度范围。结合理论计算和现场实际,得出南海121.92 m(400 ft)水深海域的自升式钻井船桩腿入泥深度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对于埋深约2.5~7.0 m段第I海相沉积层(Q42m)顶部饱和粉土层液化评价时,实测结果与宏观调查存在较大差异。笔者根据所在单位几十项工程的工程勘察资料,按现行规范中提供的标准贯入判别法和静力触探判别法两种判别液化的方法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计算分析结果与宏观调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可供在天津地区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等人员的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工织物倒滤层的破坏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铺设土工织物作为倒滤层的海滨灰坝,稳定验算应同时考虑坝身内外水位差形成的渗流压力和土工织物与碎石层之间存在抗滑薄弱面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进一步探索船底气膜减阻效果,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对此展开了试验研究。在详细介绍了气膜减阻试验平台及其试验研究过程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此较。  相似文献   

15.
柔性面技术在新概念潜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效慈 《船舶力学》2003,7(1):112-115
本文从柔性层与水界面位移阻抗出发。导出柔性层厚度的确定公式,可供潜艇,水中兵器使用柔性面技术降噪时选择柔层特征参数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聚丙烯纤维面层施工的特点,介绍两个码头工程面层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丁贤根  丁远彤 《船舶工程》2020,42(7):157-163
依据对区块链系统的分析和物联网IoT设备应用业务的需求探讨,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向基于IoT的数据链路层延伸,具体包括IoT设备接入可信验证、IoT设备数据传输可信验证和IoT设备可异构。结合一种基于船舶物联网系统的区块链导入应用实例,探讨了具体的IoT可信验证设计、IoT设备接入可信验证设计、ECDSA区块链加密算法设计、IoT设备硬件及软件设计和IoT设备可异构设计。该设计的原型,经过了某集装箱船舶的实船验证。  相似文献   

18.
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普遍存在的保护层偏差过大问题的现象、原因和工程危害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波流共同作用下近底高含沙水层流速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于粉沙质床面时,水体的近底层含沙量很高,其运动是泥沙输移的重要方式。讨论了近底高含沙水层流速及其与含沙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BACnet协议应用层编解码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ACnet采用ASN.1作为表述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利用传统的过程调用方法实现协议数据单元的编解码是一件复杂而繁重的工作。因此,使用面向对象的C 语言实现BACnet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编解码来达到“直接利用原有协议数据单元定义来完成编解码”的简化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