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海明 《铁道车辆》2023,(6):152-154+172
为探究列车节能曲线运行模式下能馈装置的应用效果,对能馈装置的节能效果形成定量评估结论,文章以广州地铁9号线能馈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2种列车运行模式下能馈装置应用效果,为后续新线优化能馈装置的设置方案和组合投退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地铁列车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再生制动能量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问题,通过对宁波轨道交通特点及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整流变压器1180 V侧双线圈接入式回馈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方案。通过在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中河路站设置该能馈装置,基于现场实际工况运行验证能馈装置的吸收能力、对直流牵引网的影响情况等各项性能指标,在不同载客模式下进行不同制动初速度进站、不同站点制动、减少能馈容量及屏蔽制动电阻等多项试验。试验数据表明,该能馈装置方案是可行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要求,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及稳压效果;该能馈系统具备很好的节能效果及性价比。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再生能馈装置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优化配置,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列车运行情况的再生能馈装置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利用DCTPS软件和PSCAD软件搭建一套包含能馈装置的地铁系统等值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能馈装置综合收益最大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容量配置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保证牵引变电所直流网压处于安全水平,满足牵引供电和再生制动电能吸收的需求,同时也将吸收更多的再生电能,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综合收益。  相似文献   

4.
张喜海 《电气化铁道》2018,(3):51-53,56
对中压能馈装置分散补偿无功的原理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35kV电缆的充电无功及功率因数计算,分析利用中压能馈装置补偿无功存在的问题,并对类似地铁工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供电系统,提出地铁工程供电系统应用再生能馈装置需验证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及返送城市电网等重要问题,现场试验结果证明再生能馈装置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要求。通过统计再生能馈装置正式运行后较长时间内的电能数据,计算节能电量,分析牵引用电量和返送电网电能数据,结果表明再生能馈装置投入运营后节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地铁列车再生制动能馈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思路的能馈变流器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变流器柜的三维结构仿真模型,对柜内散热系统进行了热场分析;通过柜内温升试验及风速测试,验证了变流器散热系统结构的合理性。试验及测试结果表明,再生制动能馈变流器体积小、重量轻,不仅满足了产品的设计要求,还解决了变流器柜内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夹人、夹物事件偶有发生,对间隙探测装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有效降低全自动运行线路中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间隙引发的安全问题,分析全自动运行线路间隙探测装置与行车相关系统之间的联动方式,结合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线路工程实践,提出了间隙探测装置与行车相关系统联动方式优化方案。采用该方案对原有接口电路进行优化,增加“车门状态”硬线信号,改进控制流程并优化间隙探测启动时间,为全自动运行线路安全运营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九号线供电系统采用的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为例,分析了能馈装置对地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电能质量,以及牵引供电设备性能和寿命等方面的影响,为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的工程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用电负荷特点及现有制动能量吸收技术现状,描述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能量的吸收方法,通过控制变电所中压能馈装置的吸收电压,从而触发相邻站中压能馈装置投入工作,目的是使列车进站时的再生制动峰值功率能被多个相邻站的中压能馈装置共同吸收,进而减小对单个车站的功率冲击,有利于再生制动能量在地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轨道交通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利用对于节约能源意义重大,国内轨道交通新建线路也多数设置再生能量吸收装置,以中压能馈型居多,但设置方案各有不同.本文重点结合工程实例及仿真对再生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方案及节能效果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为再生能量吸收装置...  相似文献   

11.
开发轻质高比吸能的能量吸收装置是标准化地铁列车项目的核心需求,开展专用吸能装置的匹配性增强设计对结构耐撞性提升有重要意义。在不改变现有装置所占空间的前提下,根据标准化地铁列车的碰撞防护参数,设计了3种吸能元件方案,运用显式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试验测定的部件性能参数,对比分析了3种结构在25 km/h速度条件下的冲击响应行为,并确定了最终的优选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拉丁超立方试验法构造了吸能参数响应面;采用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开展了吸能元件的多目标结构优化匹配设计,获得了优化后的结构方案,并完成了验算。结果表明,通过串联式蜂窝结构设计可改进吸能装置中长行程蜂窝的失稳问题;通过顶杆式蜂窝组合结构设计,显著提升了装置压缩过程中的吸能特性。响应面优化后的标准化地铁列车吸能装置吸能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再生制动能量的有效吸收利用是牵引供电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城轨供电双线圈接入式中压能馈系统,逆变回馈装置从整流变压器1 180 V侧双线圈接入供电系统,制动能量通过整流变压器回馈到35 k V中压电网,从而实现节能效果。本文主要从能馈型再生制动装置方案设计出发,着重介绍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策略及控制逻辑等内容。为验证方案可靠有效,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重点对共用整流变压器方案时1.8 MW间歇循环峰值时直流母线电压波形,整流支路电流波形,能馈系统回馈效率,交流侧AC 35 k V相电压、相电流、功率因数及谐波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可靠稳定的实现能量回馈功能,能馈过程中各性能指标良好,对整流机组的正常运行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铁10号线中压能馈型再生制动电能利用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北京地铁10号线所采用的中压能馈型再生制动电能利用装置(简称中压能馈装置)的构成、原理和应用方案。理论分析和运行数据证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技术对 比分析,得出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是当前解决列车再 生制动能量问题的较优措施。给出能馈式牵引供电装 置在北京地铁 10 号线二期工程的应用设计方案,并进 行现场试验和应用效果分析。对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适应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工程 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铁线路无功补偿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介绍西安地铁2号线无功补偿方案的研究过程,对地铁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必要性、补偿方案的比较、补偿装置的选型、计量考核点对无功补偿方案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一套适合西安地铁2号线的无功补偿方案,使之为西安地铁和其他城市地铁的线路无功补偿方案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铁能馈变流器的噪声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主要噪声源、噪声传播规律以及进/出口结构的声学性能,并针对性地进行出口阻性消声器设计及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风机为主要噪声源,风机噪声由出口传播直接导致产品噪声超标;采用出口阻性消声器方案可有效降低出口噪声传播,风机出口测点降噪量达17.33 dB(A)。相关研究对改善能馈变流器及类似产品的声学性能,指导产品结构降噪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地铁供电系统主流高、中、低压电能补偿装置或能馈装置各有优缺点,具有各自独立的功能,也有相互重复的功能,如何分别利用各自优点,适当删减重复或作用较小的功能,相互配合达到高、中、低压电能质量的提升并兼顾经济性是本文讨论的方向,为地铁供电系统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悬挂式单轨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型式,已在我国多座城市建成示范线并正在进行商业推广。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几种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比选分析,将传统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理念引入到悬挂式单轨交通领域。结合目前正在设计实施的崇礼旅游基础设施空中列车项目,根据设定的前置条件,分析计算列车制动电流和功率,选择能馈装置容量,并就各种运行工况分析能馈装置的能量吸收能力,得出能馈型装置适用于悬挂式单轨再生制动能量的吸收,基本满足列车电制动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停车线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后停放故障列车的配线,其设置情况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方案的选择及救援延误等有着重要影响。采用定量分析法,将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方案归纳为5种类型,并构建对应的计算模型。将地铁列车线路划分为若干区段,通过统计各区段最优救援方案延误时间的方法对停车线设置方案给故障救援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以福州至长乐机场轨道交通线路为例,进行了验证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对原停车线设置方案进行了优化,从而降低救援延误。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定量分析方法可有效地反映地铁列车停车线的设置对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果的影响,更可辅助优化地铁列车停车线的设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单列地铁列车因信号原因造成紧急制动的各种情况及其处理方案。结合广州地铁4号线线路特征,分析了列车紧急制动情况下的行车组织优化方案。通过实例计算,对3种行车组织方案进行对比,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最优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对乘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