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一旦发生火灾,只有迅速有效地组织全体船员,采取正确有效的灭火战术,才能将火灾扑灭。虽然船舶按照应变部署的要求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消防组织,对扑灭火灾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船舶结构复杂、空间狭小,灭火指挥者与灭火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难度较大,因此,船舶灭火过程中的通信与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曾对多起船舶火灾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许多船舶在灭火过程中由于通信不畅通,造成了灭火指挥不协调,甚至指挥中断,延误了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机,导致火灾蔓延并最终酿成严重事故。因此,如何做好灭火过程中的通信与协调工作,是扑灭火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由于船舶自身空间狭小,通气性能差,且舱体内部存在燃油等大量易燃物品,因此当船舶发生火灾时会造成巨大危害。传统的针对地面封闭建筑的火灾模型无法正确预测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熄灭时间,因此需要对船舶封闭空间建立火灾模型。本文使用实验舱体建立实验系统,并确定火源及质量损失速率、温度、气体组分等测量方法。通过对参数的分析,建立了火灾状态模型,并可以精确预测火灾的熄灭时间。  相似文献   

3.
李营  杨立  任凯  方远  伞兵 《船舶工程》2020,42(3):56-62
以仿真和试验为研究手段,对船舶超大空间内油池火的燃烧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火灾发生时烟气沉降速度、温度上升速度非常快,灭火行动最好在2min内展开。同时,利用试验方法分别对多功能水枪和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枪对10m^2以内的油火进行控制时,灭火进攻的角度和开花水枪的使用对灭火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其中以同侧对角进攻的效果最佳,仅仅用时20 s就扑灭了10 m^2柴油火;而泡沫系统的灭火效率非常高,约20 s就很好地压制了14.6 m^2的油火灾,在30 s时彻底扑灭。这些研究结论可直接用来指导船舶大空间火灾的扑救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仿真和试验为研究手段,对船舶超大空间内油池火的燃烧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火灾发生时烟气沉降速度、温度上升速度非常快,灭火行动最好在2min内展开。同时,利用试验方法分别对多功能水枪和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枪对10m~2以内的油火进行控制时,灭火进攻的角度和开花水枪的使用对灭火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其中以同侧对角进攻的效果最佳,仅仅用时20 s就扑灭了10 m~2柴油火;而泡沫系统的灭火效率非常高,约20 s就很好地压制了14.6 m~2的油火灾,在30 s时彻底扑灭。这些研究结论可直接用来指导船舶大空间火灾的扑救工作。  相似文献   

5.
船舶火灾一直威胁着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而当船舶火灾发生时,经常出现船员未能采取正确的灭火战术,致使火势蔓延,最终酿成重大火灾事故。船舶灭火战术是指对于扑灭火灾行之有效的、常用的船舶灭火原则和方法。常见的船舶灭火战术有:封堵火势、防护周围、直接扑灭和间接扑灭。如何正确理解船舶灭火战术直接影响到船员对船舶灭火战术的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封闭空间火灾烟气温度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闭空间中火灾与一般开放空间中火灾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运用火灾动力学仿真软件FDS,研究了不同油池尺寸下庚烷池火的烟气温度特性。结果表明:在封闭空间中,烟气可以分为上部温度较高的浓烟气层和下部温度较低的稀烟气层,分层高度大约在距地板0.25m高度处;油池尺寸越大,烟气温度越高。当油池大小为0.2m×0.2m时,烟气温度能到达450℃,对人员和舱室结构都有非常大的危害。封闭空间烟气温度分布,同一水平面基本相同,在竖直方向,浓烟气层温度分布呈均匀梯度分布;烟气蔓延存在传热传质,其热量传递以对流传热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近年来发生在密闭空间内的火灾事故频发,引起了人们对密闭空间消防灭火的关注。密闭空间是指任何被围封着和通风系统很差的地方,可能发生危险包括火灾、爆炸、体温上升、氧气不足等情况,有可燃性、爆炸性、有害或有毒气体等危险。对于密闭空间的火灾,消防人员面临着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如进入密闭空间则可能因为各种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对消防人员产生伤害;另一方面,如不进  相似文献   

8.
地处上海外滩的金陵东路是乐器销售一条街,从街头到街尾聚集着大大小小几十家琴行,每次路过这里,我都不禁会想起多年前发生的一起火案。那是2008年7月25日,离今年已近11个年头了,那场大火在我脑海中印痕很深:上海嘉定区某乐器公司仓库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近1 400m^2,大火扑灭后,火灾调查人员立即加入了7·25专案组。起火现场并不复杂,几位当事人的证词也很流畅、没有瑕疵,在经过几天的调查后,火调人员一度找不到任何可能引起火灾的因素,案件似乎进入了僵局。  相似文献   

9.
赵楠  刘伟 《船舶》2016,(1):64-67
根据舰船直升机飞行甲板易发生油类火灾的特点,结合干粉的灭火机理特性,分析干粉灭火系统对直升机飞行甲板扑灭油类火灾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干粉灭火系统与水成膜泡沫系统联用,对于直升机甲板上油类火灾的扑灭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并且,根据干粉灭火系统在国内外舰船直升机飞行甲板的应用情况和相关规范规定,提出了舰船直升机飞行甲板干粉灭火系统的设计要点和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10.
季健 《机电设备》2013,(5):57-58
目前,大中型军用、民用(主要是公务船)船舶已普遍搭载直升机,迅速有效地扑灭直升机平台因飞行器事故或航油泄露引起的火灾至关重要。水成膜泡沫灭剂扑灭油类火灾的作用优于蛋白泡沫和氟蛋白泡沫。正压式水成膜泡沫比例混合系统是舰船直升机平台消防灭火较为合适的选择形式。  相似文献   

11.
船舶消防系统的作用在于迅速控制火势并将火扑灭。为实现这目的,必须尽快的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施于火灾区,得以有效地扑灭火灾。油船货油舱区域是防火与灭火的重点区域之一,应对该区域的灭火系统的设计检验引起高度重视,确保货油舱区域灭火系统发挥  相似文献   

12.
《航海教育研究》2014,(3):50-50
正针对船员在船上的封闭空间工作面临着严重危险的情况,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最新SOALS公约修正案,对于进入船上封闭空间、救援演习以及便携式空气检测仪提出了新要求,劳氏船级社就此发布了《法律生效通告》。SOLAS新第III章第19条要求自2015年1月起,船上人员每两个月至少参加一次进入封闭空间和救援的演习。IMO即将完成船舶配备便携式空气测试仪的  相似文献   

13.
张兰  鲍君忠 《世界海运》2006,29(3):22-23
介绍了人员进入油船封闭处所的潜在危害,针对这些可能存在的危害,分析了进入油船封闭处所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船舶消防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火灾的统计资料均表明,在船舶上用防火材料建立起耐火分隔,将可能发生的火灾控制在局部范围内不使蔓延并进而将其扑灭的方法,即所谓构造防火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要实施构造防火,就需要改革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采用新型的内装材料,这些材料,除了应具有防火性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等性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船舶发生火灾后的应急办法,旨在迅速控制火势,尽力将火扑灭,保证船舶货物及人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对船舶封闭舱室火灾人员生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准确地评估船舶封闭舱室火灾中危险时间的来临,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抽取,计算封闭舱室火灾中氧气浓度、烟气层高度、烟气层温度达到危险值的时间分布,进一步分析不确定性参数对船舶封闭舱室火灾危险时间来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船用柴油机高压燃油泄漏是引起船舶火灾的重要因素。燃油通过蒸汽加热到一定温度,由高压燃油泵加压并输送至燃油喷嘴,如果这之间的管路发生破裂,高压燃油喷射到正在运行的机器表面,就可能因为燃油本身和机器表面都具有较高温度而导致火灾。为了防止高压油管破裂时,高压燃油喷射伤人,并防止喷射到高温表面引发火灾,SOLAS公约规定船用柴油机要装有高压油管保护及燃油泄漏报警装置。  相似文献   

18.
张婷婷 《游艇业》2009,(12):106-107
尽览海天一色,畅享阳光爱抚的当下,请千万不要忽视游艇消防安全,那可是“规定任务”中必不少的一项。在海面发生火灾时如何操控游艇?如何有效扑灭艇上火灾?火势太大怎么办?哪些预防措施能够防止火灾发生?  相似文献   

19.
国际动态     
正劳氏船级社发布关于SOLAS新要求的《法律生效通告》针对船员在船上的封闭空间工作面临着严重危险的情况,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最新SOALS公约修正案,对于进入船上封闭空间、救援演习以及便携式空气检测仪提出了新要求,劳氏船级社就此发布了《法律生效通告》。SOLAS新第III章第19条要求自2015年1月起,船上人员每两个月至少参加一次进入封闭  相似文献   

20.
尤金灼 《中国船检》2022,(1):98-100
<正>油轮消防泡沫炮是否需要预先对准作业区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尤金灼油轮的固定式甲板泡沫系统,不仅能扑灭甲板上的油类火灾,同时也能扑灭货舱内有限范围内的油类火灾,或者对未燃烧部分起阻隔作用。目前大多数技术指南、文献以及一些港口作业要求和行业检查标准,都要求船舶在作业期间应将泡沫炮的喷头调整指向正在进行的货物管汇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