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水泥土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泥土在不同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和土质的影响下的力学性能,对其相应荷载位移曲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探讨了pH值和各种侵蚀性离子对水泥土的力学效应的影响,并对环境侵蚀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的提高而增大.土质不同,强度亦不同.酸性和高浓度化学溶液侵蚀环境对水泥土力学性能有劣化作用;而碱性和低浓度化学溶液环境对水泥土力学性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试验探讨了在不同H2SO4侵蚀环境下不同龄期的水泥土表观变化和抗压强度衰减规律,得出了水泥土表面腐蚀程度随着侵蚀时间的增长和H2SO4介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水泥土抗压强度随H2SO4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分析了H2SO4溶液的pH值和SO4-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随着时间的增长侵蚀溶液的pH值增大SO4-2浓度则呈下降趋势.研究认为:受H2SO4侵蚀的水泥土强度改变与环境溶液的pH值、SO4-2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在该基础上建立了考虑H2SO4侵蚀环境下pH值、SO4-2浓度、时间多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的水泥土强度Q-T,pH,S模型,经对比预测值与实测值,证明两者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1)
为分析NH+4和SO2-4离子对水泥土的侵蚀作用,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在硫酸铵侵蚀环境下(不同龄期、不同溶液浓度)水泥土试块力学性能的改变,分析了其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铵对水泥土有显著腐蚀作用,溶液质量浓度和腐蚀龄期对水泥土抗压强度有重要影响;龄期越长、质量浓度越大,水泥土受腐蚀程度越深;受腐蚀水泥土的荷载~位移曲线变化规律相似,受龄期和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污染土与侵蚀环境对水泥土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对各类水泥土试件的侵蚀特征、破裂形态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了实时观测和记录,得到峰值强度与溶液浓度关系曲线、荷载一位移曲线.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污染土和侵蚀环境对水泥土力学特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复杂环境中水泥土损伤演化方程的建立和验证提供了基础,文中还探索性讨论了H2SO4时水泥土侵蚀破坏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性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处于海洋环境下以及撒除冰盐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氯离子侵蚀是其钢筋锈蚀的最主要原因.根据对氯离子侵蚀的认识过程和荷载作用型式分三个层次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性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机理、静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性研究和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性研究.提出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机理研究和侵蚀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是氯盐环境中承受荷载作用的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可溶盐离子对高含盐水泥土强度影响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不同龄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高含盐水泥土中Mg2 、Cl-、SO42-离子含量变化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并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子扫描显微镜来研究可溶盐离子引起水泥土强度增长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g2 、Cl-、SO42-离子对水泥土强度有不同的负面影响,且离子含量越高负面影响越大;Mg2 、Cl-、SO42-离子不仅改变水泥土微观结构,而且抑制C-S-H和C-A-H的生成,从而导致水泥土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酸碱与钠盐对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显著程度,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别讨论在不同钠盐溶液、不同酸碱耦合侵蚀环境下,盐溶液浓度、水泥掺量、养护时间3个因素对水泥土工程性能的影响程度。通过试验,对比不同侵蚀环境下水泥土外观情况,得出结论:SO_4~(2-)较Cl~-对水泥土的破环程度更为明显,酸性条件较碱性条件对水泥土腐蚀状况更明显。分析强度试验数据:水泥土强度在浓度为3%以下Na_2SO_4或NaCl与酸碱溶液综合作用后,强度随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强,说明水泥掺量、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增强作用大于低浓度组合溶液的侵蚀作用;SO_4~(2-)对水泥土强度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酸和钠盐共同作用下,对水泥土腐蚀更强,表现为协同性;在碱和钠盐共同作用下,低浓度SO_4~(2-)的腐蚀作用被削弱,表现为拮抗性。Cl~-对水泥土强度具有一定腐蚀性,且腐蚀性受酸碱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环境对五种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侵蚀试验,以抗压强度、电通量、硫酸根离子浓度为相关测试指标,测试经过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后混凝土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硫酸盐干湿循环对高性能混凝土的侵蚀特性,提出增强混凝土耐久性的合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Fick第二定律,在氯盐一维侵蚀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氯盐二维侵蚀模型。考虑参数的随机性,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侵蚀模型下RC结构锈胀开裂风险。研究表明:在高氯盐侵蚀环境下(如滨海,码头等)环境下,这一影响因素更为显著,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中应当考虑氯盐多维侵蚀的影响。界限裂缝宽度对二维及一维扩散环境下的失效概率基本相同;保护层厚度对一维扩散环境下的结构服役性能影响明显高于二维扩散环境;腐蚀电流对氯盐一维及二维扩散环境下的钢筋锈蚀影响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塘大桥已建部分承台混凝土进行了保护层厚度、表面氯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等耐久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以Fick第二定律为基础的理论模型对混凝土结构抵抗氯离子侵蚀耐久寿命进行预测.此研究成果可为氯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模拟了动态水环境下硫酸盐和碳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进行了混凝土力学性质试验,研究了动态水和侵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腐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水和侵蚀溶液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的侵蚀更加明显。此外,对混凝土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其研究对处于侵蚀性地下水渗流以及流动水冲刷等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和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环境和材料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海洋环境中桩基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桩基耐久寿命的影响显著性不同,且它们之间具有耦合效应。基于氯离子的扩散方程,文中提出环境和材料耦合效应下的氯离子扩散模型,通过工程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基于该耦合模型,预测了科特迪瓦阿比让四桥的使用寿命,与设计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现场工程检测及理论分析,确认了影响城市污水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提出用污水指标来定量预测城市污水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在多因素影响下混凝土劣化程度的预测模型,用实际检测到的初沉池数据对二沉池混凝土的劣化程度进行预测。在污水指标与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之间建立了较为准确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高寒地带混凝土的耐久性,对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受到冻融破坏后的混凝土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简介。分析表明,目前混凝土冻融破坏应用比较成熟的理论为静水压理论和渗透压理论,静水压理论和渗透压理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未冻水的迁移方向。混凝土抗冻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水胶比、含气量、粗集料和掺合料。每种影响因素作用的机理不同,但都共同影响着混凝上在冻融环境下的耐久性。既有研究建立的混凝土冻融寿命预测方面还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能够指导工程实践应用的寿命预测模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海潮影响区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沿海地区混凝土桥梁,采用现场数据检测、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实体工程应用等技术路线,对耐久性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考虑混凝土材料、钢筋工况、环境作用等3个方面的综合影响,提出以耐久性评价为目标的层次评价分析模型,模型分为3个层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分级标准.根据对海洋环境中许多工程的调查结果确定了指标层权重.采用层次分析理论(AHP),在综合评价过程中采用主因素突出型模糊算子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海潮区既有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价技术,把不可测量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耐久性逐层分解为可现场检测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实例表明本评价方法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在役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的承载能力劣化模型是隧道结构耐久性评价及科学养护的基础.以建立能考虑工程不确定性的钢筋混凝土管片概率承载能力劣化模型为目标,考虑隧道运营环境的主要侵蚀因子及管片衬砌的压弯受力特性,建立碳化侵蚀与氯离子侵蚀下管片主筋的锈蚀模型;考虑锈蚀管片中钢筋的截面面积损失以及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以钢筋锈蚀率为媒...  相似文献   

17.
宁伯伟 《桥梁建设》2006,(Z2):151-153
通过对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现状概述,说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必要性。根据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设计前期所落实的建桥环境条件及对黄河水、地下水的水质分析结果并结合耐久性设计有关规定中环境类别及侵蚀作用等级划分标准,判断该桥各部分的环境侵蚀作用等级,并结合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及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该桥耐久性设计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协同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园区企业的迁移规律和建立迁移模型,对于稳定企业、协同发展及对于政府制定相应的园区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构建了物流园区的态度空间和物流产业构形,建立了园区物流企业迁移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以武汉丹水池物流园区为例,分析了园区聚集企业的特点和规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此方法可用于指导物流园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