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车型:凯旋手动、自动一体轿车。 行驶里程:28058km。 故障现象:用户反映此车的驾驶员侧电动座椅高低方向调节功能失效。在昨天的使用过程中突然失效,而前几天还工作正常,但此电动座椅的前后水平调节、靠背高低调节、腰部支撑调节等其他功能正常,同时乘客侧电动座椅的各项调节功能也都正常。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代某些款型轿车的驾驶者座椅和前部乘员座椅通常具有的自动调节功能、记忆功能和加热功能。希望驾驶者、乘员在了解掌握了这些功能后,获得更加舒适愉悦的驾乘体验。  相似文献   

3.
吴基安  董素荣 《汽车电器》2001,(3):27-29,31
2 电子控制系统与自动调节过程 电动座椅的电子控制系统电路如图13所示,主要由电动座椅开关(头枕、靠背、腰部、滑动、前垂直、后垂直)、转向柱倾斜与伸缩ECU、位置传感器(头枕、靠背、滑动、前垂直、后垂直)、电动座椅ECU及电动机等组成。图13b所示即为电动座椅开关电路(内含腰部支撑调节开关)。  相似文献   

4.
案例1车型:一辆2011款的GL8豪华商务车,搭载3.0LLFW发动机、6T50E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21347km。故障现象:因副驾驶座椅不能正常调节报修。故障诊断:首先确认故障现象,操作副驾驶座椅水平调节开关,发现座椅前后移动正常,在操作座椅靠背调节开关时,座椅靠背只有右侧动作,左侧处于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5.
华晨宝马318i     
车辆配置 丝绒地毯、胡桃木内饰、真皮座椅、安全气囊、四轮通风盘式制动系统带ABS、EBD功能、CBC、DSCIII(第三代动态稳定控制系统)、泊车距离报警器(PDC)、ASC+T(自动稳定及牵引力控制)、报警系统(附遥控器)、无线电遥控中控锁、自动空调、电动调节驾驶者座椅带记忆功能、双前座加热装置、6碟CD机、电动车窗升降机(前后座)。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 车型:进口2012款起亚汽车霸锐,配置3.8L发动机. 行驶里程:950km. 故障诊断:客户将车辆开到我店报修驾驶员座椅不能够前后滑动.起亚霸锐车型的驾驶员座椅配置的是8方向可调节电动座椅,这8个方向分别是座椅的前后滑动,座椅坐垫前部的上下调节,座椅坐垫后部的上下调节和座椅靠背的前后倾斜调整.而为了实现电动座椅这8个方向可调节的功能,座椅内部装配有4个电机,每个电机控制两个方向,其中座椅前后滑动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坐垫前部上下调节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坐垫后部上下调节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靠背前后倾斜调整共用1个电机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车型:配置274发动机、9速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12058km。故障现象:客户反映两前座椅不能正常调节。故障诊断:接车后同客户一起验证故障现象,发现两前座椅调节正常,经询问客户得知,在日常使用中经常出现调节左前座椅时,右前座椅会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有时一两天出现一次,有时好几天也不出现,故障现象的出现没有规律性。经初步检查  相似文献   

8.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5款路虎极光车,搭载型号为GTDi的2.0L发动机和9速自动变速器,累计行驶里程约为3万km,因驾驶人侧座椅滑动无法调节而进厂检修。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验证故障,接通点火开关,操作座椅开关组上的滑动开关,座椅向前或向后滑动1s,随即停止。按下座椅记忆开关组上预设按钮,调出之前存储的位置,发现驾驶人侧座椅升降、靠背倾斜均能调节,但滑动不能调节;且驾驶人侧座椅记忆位置不能设置。连接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新帕萨特带记忆座椅的车辆都具备EasyEntry的迎宾功能。关闭点火开关,打开左前门,座椅自动向后移动3cm,方便下车;关闭左前门,打开点火开关后,座椅自动向前移动到该钥匙最近一次下车时的记忆位置。该功能需要手动开通。  相似文献   

10.
汽车座椅骨架及功能件是支撑驾乘人员坐姿的重要载体,其外形与布置参数极大地影响着驾乘人员安全性、操作、乘坐舒适性。座椅骨架及功能件布置更是座椅工程设计的重点,是造型设计的基础。文章基于人体工程学及相应法规,分析电动座椅前后调节、高度调节、靠背旋转调节、腰托四向调节、头枕上下调节的设计原理及参考依据,可在造型设计阶段确认座椅坐垫、靠背、头枕位置轨迹的工程硬点,确保造型设计符合安全性、可操作性及舒适性,提升电动座椅整体设计质量,为整车内饰造型设计提供座椅骨架模块的理论支持,提高汽车内饰分组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交通事故中,如果有安全座椅的保护,儿童可以避免死亡或受伤。家长们现在也意识到了安全座椅的重要性,但目前儿童安全座椅实际使用率却很低,这与儿童座椅本身的人性化设计有关。为了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舒适性和趣味性,文章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对儿童座椅造型、材料、功能方面的改良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造型与材料的完美结合来实现座椅怀抱式感觉,增加趣味组件实现座椅趣味化,使用网络技术+智慧硬件实现座椅感知功能、交互功能等人性化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12.
侯立鑫  牛彦文  李炜 《时代汽车》2022,(4):169-170,19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将不仅仅是人类出行的载体,更将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车将成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不管科技如何进步,汽车座椅都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座椅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从最初的人体支撑,到现在座椅具备多项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汽车座椅...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shows that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can be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ucture and parameters of commercial seat vertical suspension system model. A commonly used single-degree-of-freedom suspension model does not suffice. The system model presented is based on Zener's structure and clearly describes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a vertical seat suspension with an adjustable damper. The model introduced, augmented with seat cushion dynamic model, predicts the seat vertical vibration mitigation propertie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with a reasonable accuracy. Optimisation of the adjustable damper setting is performed using a two-objective function optimisation technique. This enables us to optimise not only the exerted vertical vibration acceleration but also the seat relative vertical displacement (stroke). Optimisation was facilitated for the particular suspended seat without the requirement of further field measurements. In addition, a two-parameter optimisation was performed showing possible further improvement in both objectives at the manufacturer's discretion. This study could be representative of driver's seats equipped with vertical seat suspension system using an air-spring and an adjustable damper.  相似文献   

14.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观和客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正华  喻凡  庄德军 《汽车工程》2006,28(9):817-819
在对座椅机械结构及人体脊骨生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针对腰托对汽车座椅舒适性影响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腰托装置的设计及安装对人体的体压分布有显著影响,设计合理的腰托装置可明显改善汽车座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车内异味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车辆的一个最为直观的关注点。本文通过对座椅总成及其部件材料(约200-300件)的VOC及醛酮物质、气味和GCO数据的分析,深入解析座椅气味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座椅气味强度普遍较强且较为刺激,座椅的气味和VOC主要来源是泡棉材料,同时面料的选择也可直接影响其气味和VOC的散发;对座椅气味及VOC进行整改时,可重点考虑泡棉材料及其面料材料。  相似文献   

16.
汽车座椅是乘员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为了提高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能。减少乘员因2次碰撞发生的伤害,在GB15083.2006中新增了对移动行李乘员防护的特殊规定。文章利用有限元方法借助LS.DYNA软件对某汽车座椅进行了移动行李冲击的安全性分析,得到了座椅与车身连接的强度、座椅的变形和前侵量,为该车型的车身和座椅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使该车型满足了GB15083.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选用合理的座椅布置来适应运营时段内客流的变化, 提高城市客车服务能力, 调查了坐姿乘客在车厢地板上的平均投影面积, 明确了划分不同运营时段的判别准则, 提出了1种综合考虑坐姿和站立乘客的乘客密度指数, 分析了车上人数和高峰流量系数对座椅数目最优解的影响; 提出了公交线路上采用单一座椅布置情形下的12m城市客车最优座椅数目确定方法, 分析了座椅布置与运营时段之间的匹配方法, 运用西安市7条公交线路的客流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分析了3种常见座椅布置对运营时段和线路属性的适应性。结果表明: 坐姿乘客在车厢地板上的平均投影面积为0.35 m2/人; 高峰客流系数是影响12 m城市客车座椅数目的关键因素; 公交线路单一座椅布置的座椅数目推荐值为21~43座; 控制实际座椅数目与最优解的偏差在2个座位以内且满足通用布置原则要求时, 可使座椅布置适配公交线路的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客车座椅、飞机座椅、动车座椅大多是“斜躺式座椅”。人体倾斜着躺在座椅上,舒适度很差。本文介绍的盆躺式座椅申请了发明专利,是一种舒适度极高、占地尺寸很小的新型客运座椅。  相似文献   

19.
汪旻梁  陈慧岩 《汽车科技》2003,(6):18-20,23
介绍了4L80-E自动变速器的总体结构,并详述其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分析了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模块 (PCM)的控制原理与特点。  相似文献   

20.
结合GB24407-2009和GB24406-2009介绍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的技术要求,对目前国内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产品公告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