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探究复杂地质环境软岩偏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力学特征和变形特点,依托渝昆高铁在建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相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反映软岩偏压隧道实际施工状态,隧道开挖初期变形速率较大,后期逐步收敛,最大沉降值为206.72 mm,最大水平位移达到249.09 mm;初期支护最大拉应力为6.14 MPa,最大压应力为12.8 MPa,均不同程度超过规范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设计值;由于现场降水较多,且软岩吸水性较好,隧道偏压效应明显,导致深埋侧变形和受力更为复杂。综合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提出优化施工工法、增大预留变形量等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钉墙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土体开挖和稳定边坡的一种挡土结构。结合株六复线边坡加固工程实践,对其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工艺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抗滑桩与边坡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而目前常采用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一般只是得出边坡位移、塑性区,无法给出相应的安全系数。本文采用抗剪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含有抗滑桩的边坡进行三维数值有限元分析,利用FLAC3D软件,从安全系数、位移量、最大不平衡力、剪切应变增量及速度矢量等参数分析抗滑桩对岩质边坡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完成软岩隧道衬砌结构设计,需对隧道围岩压力及二衬内力进行计算,同时需对施工过程稳定性进行分析。二衬内力计算分别采用辛普生法和荷载结构法进行,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对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应力、应变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找出围岩受力最不利位置,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测。经过计算,拱脚处二衬轴力分别为657.55 kN、633.48 kN,弯矩分别为55.90 kN·m、46.97 kN·m,轴力相差较小,而弯矩相差稍大。通过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发现拱底发生底鼓现象,在隧道两侧拱腰、拱顶、拱底先后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6.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5,(11):79-83
新意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调节超前核心土的强度和刚度来控制围岩变形。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掌子面玻璃纤维锚杆加固参数(加固长度、搭接长度、加固范围)在软岩隧道变形中的作用,得出软岩隧道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1)加固超前核心土能有效控制隧道变形;(2)根据隧道预收敛变形可以确定锚杆长度,根据掌子面失稳机理和破裂面的深度可以确定锚杆最小搭接长度;(3)在隧道变形允许情况下,可以对掌子面加固范围进行优化,仅加固掌子面中心部位。 相似文献
7.
8.
9.
10.
结合木寨岭隧道的实际施工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Midas/GTS,分别对隧道的4种施工方法进行数值模拟,4种施工方法分别为全断面法、二台阶法、三台阶法和超前导洞扩挖法。选取适当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数值建模,从模拟结果中提取拱顶沉降、水平收敛、隧道应力、塑性区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最优的施工方法,即适用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施工方法,以及相应的支护措施。并在讨论部分引用类似状况隧道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可以为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简单的力学模型无法反映钉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因此,采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土钉和土体相互作用的宏观效应.首先,介绍了程序基坑开挖模拟方法及土钉支护原理;然后,分析了动态开挖过程中,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变化情况以及钉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各自宏观响应. 相似文献
12.
浅埋隧道开挖穿越楼房基础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庄纪栋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3,(6):47-49
某浅埋隧道在武隆出口处穿越楼房基础 ,采用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进行弹性分析 ,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施工开挖的过程 ,以此指导施工 ,达到控制地面沉降 ,保证上部结构安全的目的。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 ,得出结论 :加支护和不加支护 2种工况的地层变形和地表沉降产生很大变化 ,证明支护对控制地表沉降是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挤压性软岩流变参数反演与本构模型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合理确定挤压性岩体力学性态的各有关参数,正确认识岩体力学属性并确保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将隧道现场监测变形时间序列作为依据,通过位移反演分析理论,获得对隧道围岩稳定分析结果影响显著的流变参数值,进而实施流变模型辨识,为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合理的本构模型和切合实际的计算参数. 研究结论:针对挤压性软岩隧道,建立了一套基于实测位移序列的模型辨识与参数反演的方法,该方法既依赖于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理论,又依托于岩体工程现场实际量测,是联系理论实际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超深基坑支护开挖对土体变形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掌握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和地层沉降的计算模拟方法,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稳定性为研究核心,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土层位移、地表沉降分布规律以及支护结构的位移、应力改变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掌握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和地层沉降的计算模拟方法,从而指导设计工作.研究结果: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并完成底板施工时,模拟计算基坑外缘地表最大沉降为28.7 mm,施工过程中实测结果为28.46 mm,模拟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监测结果大致吻合,故研究结果可以指导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达成高速铁路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达(州)成(都)高速铁路某岩溶隧道工程,建立岩溶隧道三维实体模型,利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对隧道底部含有溶洞的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隧道施工接近并通过溶洞顶部,隧道拱顶处围岩向下变形,其值不断增大,拱腰处围岩沿隧道径向收敛,其值变化较小;仰拱处围岩最初向上变形,在隧道施工到溶洞顶部时变为向下变形,且其下沉值不断增大;围岩塑性区主要集中在隧道拱顶、仰拱底、拱腰和溶洞顶部处,溶洞顶部与隧道底部的塑性区有相互连通的趋势;隧道拱顶左右各约45°的范围、隧道底部以及溶洞周围的部位为应力释放区,拱腰处为应力增高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