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颗粒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仪表板安全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对安全气囊折叠方式和展开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S-PrePost中的Airbag Folding模块可以有效对安全气囊囊袋的折叠方式进行模拟;采用颗粒法对折叠气囊展开情况的CAE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由此表明,颗粒法能够准确模拟仪表板安全气囊展开初期的气囊展开状态。  相似文献   

2.
万鑫铭  杨济匡 《汽车工程》2005,27(6):682-686
基于MADYMO软件建立了对称折叠和环向折叠安全气囊以及假人碰撞位置的虚拟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环向折叠气囊对人体的主要损伤值都小于对称折叠气囊的相应值;试验中测得的所有损伤值都小于损伤评定参考值,并和有关实际试验的结果基本相同。虚拟试验是一种研究气囊折叠方式对离位乘员损伤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提高乘员保护效能的安全气囊折叠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安全气囊展开特性的优化指标。使用LS-DYNA软件建立了不同折叠方式的气囊有限元模型,结合静态点爆试验和图像处理技术,对一种新型气囊在典型折叠方式下的展开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模拟计算结果为依据,设计了基于提高乘员保护效能的新折叠方法。经试验验证,新设计的折叠方法具有良好的展开特性。  相似文献   

4.
CAE技术在汽车侧面帘式气囊模块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ADYMO软件进行了气囊折叠和动态充气的模拟.还叙述了利用CAE方法进行帘式气囊几何形状的静态与动态设计及袋体压力集中情况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以某项目的侧气帘为实例,用4种最典型的气囊折叠方式作为变量,利用pam-crash前处理建立四种CAE有限元模型。用LS-Dyna求解器进行求解,利用均压法(UP)对侧气帘进行充气。本文介绍了CAB建模的过程,并以其中一个模型为范本进行物理试验对标。利用物理试验与模拟仿真的对比,探究CAB折叠方式对气囊展开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直接折叠和初始矩阵法两种气囊建模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外形和折叠方式复杂的"三维"安全气囊建模,运用初始矩阵法进行建模可以部分地实现自动建模,有效地减少建模时间,提高所得到有限元网格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7.
折叠气囊展开过程CV和ALE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中首先给出一种折叠气囊网格的简单划法;然后用基于热力学的CV法和考虑高速气体与气囊织物相互作用的ALE法对驾驶员侧气囊展开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两种方法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V方法尽管计算简单,但不适合于离位情况下气囊展开过程的模拟,建议使用ALE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准确的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为整车碰撞或滑台试验仿真分析中模拟假人的伤害值提供可靠输入,建立对称式层状折叠气囊模型,根据实际安全气囊水平动态冲击试验结果对标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均压法建立的安全气囊模型计算效率较高,适用于驾驶员的碰撞仿真及约束系统匹配分析,采用文中调整安全气囊排气孔和布片的泄气系数曲线函数的方法进行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对标,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气囊泄漏特性,模型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实车试验出现CAB气囊后腔展开后飘动,扫到假人头部,且气囊后腔展开速度比前腔慢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简述如何通过改变气囊折叠方式、改变气囊花型的方法,改善CAB气囊展开状态的问题.通过此问题的改善,为后续CAB气囊开发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基于PAM软件下运用Pam-safe模块对CAB(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详细讲述了安全气囊参数、泄气参数、织物材料和属性的详细设置与折叠,通过仿真和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基于Pam-crash求解器的气囊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平面空气轴承压力场计算的积分形式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平面空气轴承压力场计算的边界积分方程,根据积分方程,利用边界元理论,建立了相应的边界元模型。最后,用该模型计算了平面空气轴承的压力场,并与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不同加固方案在软土路基处治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贤志  张广明 《公路》2007,(7):113-115
某段一级公路路基为软弱土层,地质条件差,路堤填方高,因此在大面积施工前,选取了代表性路段进行粉喷桩、砂桩和袋装砂井3种处治方案的比较。通过对各方案施工过程中地基孔隙水压力和路基沉降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3种处治方案均具有可行性。结合经济性和地基固结情况分析,推荐采用袋装砂井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空气悬架高度阀应用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诸如常规高度阀、快速排气高度阀以及多级高度调节阀等各种不同类型高度阀和ECAS空气悬架系统各自的应用技术状态和特点。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率先提出了空气悬架“高度阀统一应用模型”(UAM),该模型对目前所有商用车空气悬架系统中包括高度阀在内的阀类零部件的应用状态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统一。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设计出一种可自动调节长度的高度阀连杆,与最普通的高度阀配合使用,在保留高度阀实时进、排气的优势下实现对气囊高度无级、多样化调节,再结合气囊压力监测装置和中央处理单元,最终实现空气悬架系统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4.
凌志(LEXUS)400型轿车配备有安全气囊系统,它主要由控制组件、主气囊及引爆管总成、副气囊及引爆管总成、左右安全带引爆管、传感器和检测维修插头等部件组成。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自动故障诊断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盾构在“气压模式”下掘进及在带压开舱作业时控制舱内气压的稳定,在分析刀盘正面土体、开挖间隙周边土体、盾尾注浆和螺旋输送机4个区域的气压损失范围基础上,改进Krabbe公式并考虑渗透系数、舱内压强、地层变化等影响因素,提出空气损失量Q的半经验半理论计算方法。将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对空气损失量最大断面进行灵敏度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舱内压强与空气损失量呈二次正相关,工程范围内气压的增加会导致一定的空气损失; 2)空气损失量最大的断面为地层突变处,通过分析该断面的灵敏度,可以对盾构配备的空气压缩机功率进行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汽车落水自动浮起和扶正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汽车落入水后,由于车体受到很大的压力,车门不容易打开,因而乘员不易逃生。本系统针对这种情况,在汽车上装上气囊系统,汽车落水后自动打开气囊,利用其浮力使车浮上水面并自动扶正,为乘员安全逃生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空气水分冷凝现象对隧道通风热压的影响,采用现场实测的某地下通风隧道空气参数以及文献中某隧道自然通风的测试数据,对选用的有限差分法隧道通风传热传质过程及热压计算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隧道入口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通风速度条件下,隧道内空气冷凝现象、沿程空气温度以及热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冷凝会增大空气与壁面的传热量,使隧道内的空气降温速度减慢,导致通风热压变小,并且该影响会随入口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强,随风速提高而减弱;当未发生冷凝时,隧道沿程空气温度分布及热压几乎不受空气湿度的影响。以一个全纵向通风的地下隧道为例,在4~8月,隧道会出现较大范围的冷凝现象,考虑冷凝计算所得热压比不考虑冷凝时低30%,对应的自然风风速平均偏差为0.5 m·s-1;在其余月份,不考虑空气冷凝计算所得通风热压与考虑冷凝时相同。因此计算湿热季节通风热压或对应的自然风风速时,应考虑冷凝的影响;其余季节可按不考虑冷凝的方法简化计算隧道热压。  相似文献   

18.
基于挡土板后土的土拱效应及板后土体的破坏范围,运用有限土体土压力理论,合理拱轴线几何特征及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根据板后土体静力平衡,建立挡土板后土压力的计算模型。以工程实例对推导的土压力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并与其他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得出的土压力在上部小于零,下部介于其他计算方法中间,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空气控制技术在HERRENK盾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柏松 《隧道建设》2006,26(6):78-81
在盾构工程施工当中,利用空气控制技术,控制掘进作业面压力平衡,稳定作业面,防止沉降和隆起。以HERRENK盾构为例,介绍在压缩空气作用下掘进作业面的平衡模式和适用范围,分析空气控制系统的特点、要求、组成及原理,分析气压设定值、控制器的模式及算法方式,详细讨论控制系统参数的调整方式,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文良  李品利 《隧道建设》2008,28(2):158-160
主要讨论了通风网络理论及其在公路隧道通风中的应用。推导出交通通风力在通风网络理论中的计算公式,介绍了风机、自然风等各压力源在通风网络中的处理办法。应用隧道通风网络解算程序,对雪峰山隧道的通风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