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9月16日,在印度洋富饶的岛屿罗德里格斯岛上休息8天以后,"浪花"号又开始启航.19日到达毛里求斯.大约中午时分,船在检疫区抛锚.在医生的许可下,一艘拖轮把"浪花"号拖进港口.医生仔细地察看了所有的文件,确信船上只有我一个人,而且健康状况非常好以后,立即发给我入港许可证.除了医生以外,总督也登上了我的船.总督先生很友好,他给我一包邮件,还给我一些私人的信件,这些信件都是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的引荐信.  相似文献   

2.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看着杨庆文同志的事迹,不由想起了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 杨庆文同志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活着,并将伴随着海事蓬勃的事业代代相传…… 一个人,怎么去衡量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也曾渴望得到金钱、地位和权势,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的年代,还有多少人能够摆脱利欲的诱惑保持自己高昂的头颅? 他,在外企工作17年,毅然放弃华南区业务经理的位置,苦苦追寻着组织的脚步. 他,在月薪过万美元的收入面前不动摇,毅然来到海事,眷恋着祖国母亲的怀抱. 他,炎热机舱里连续奋战5个小时,只为一身正气维护海事执法的尊严. 他做到了.作为一个平凡的海事工作者,而不是年薪60万的外企华南区业务经理!  相似文献   

3.
<正>"徐闻出品"成为"精品"这绝非偶然。徐闻海事局到底有一种怎样的力量,能"度人灵魂",能"锤炼成钢"?"如果你爱一个人,那就送他去徐闻,那里风景优美,人文浓郁,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去徐闻吧,那里孤僻凄凉、远离人群,那里是地狱。"——海事人甲某(徐闻工作经历:2年)"我是深爱那片红土地的,更迷恋琼州海峡的那片深蓝。什么?让我回去?不,不,我还是呆在市区过‘苦日子’吧。"——海事人乙某(徐闻工作经历:5年)  相似文献   

4.
"浪花"号来到圣赫勒拿岛的时候,已经是中午.船在詹姆斯顿港抛锚后,"全体船员"立刻上岸去拜访尊贵的岛屿总督R.A.斯滕代尔先生.总督先生说,现在很少有远洋航行的船舶途经这个岛屿.他真诚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建议我向大家介绍环球航行的情况,并且亲自做了安排.先是在花园大厦向詹姆斯顿的市民演讲,然后到总督的庄园向总督本人、岛上驻军的军官,还有他们的朋友演讲.在城堡里,美国领事普尔先生把我介绍大家,他特地提醒大家,这个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美国人.  相似文献   

5.
痴情无限     
自幼喜欢听《老人与海》的故事,自小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海充满了无限向往.长大以后,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海员,他的字写得很漂亮,他的英文说得很捧,他的身上有一股大海赋予的特殊气息,他的形象填满了我花季年华的浪漫情怀.可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男子却爱着别人,我只能守着那份无望的感情苦苦等候.  相似文献   

6.
"南半球的维京人" 彼得布莱克--一个响彻南半球的名字,一个战无不胜的帆船赛手.大海、河流是他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帆船是他事业的羽翼;他本人被视为新西兰的民族英雄.世界著名航海家、海洋学家库斯多曾经欣慰地将他称为自己最合格的继承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庄严地授予他大英帝国骑士勋章.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8月的一天,我在"粤海铁1"船进行现场检查时,突然听到装车甲板传来激烈的争吵。"不行!我不听你的,我绝对不熄火,不下车!""你不下车,违反了‘人车分离’的规定,海事部门是要罚我们钱的!"走近一问,得知一位司机李师傅装载了一车鲜活的海鱼,从湛江运往海南,由于载运的鱼密度高,运输过程中要持续打氧才能保证海鱼鲜活。他情绪激动,强硬拒绝"人车分离"。  相似文献   

8.
"侠客"情书     
海员给妻子写信的手法多种多样.我的丈夫喜欢读武侠小说,一举一动都带有功夫味,前几天寄回一封信,看完大吃一惊,他现在连说话都是一个正宗的武林中人了,并且已经走火入魔.现在,我就把这份"密笈"公布于世……  相似文献   

9.
吕航 《中国船检》2001,(12):38-40
"金锚奖"是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为表彰在艰苦航行工作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海员,于1994年设立的一个专业大奖.本年度青岛远洋公司的宿海山船长获此殊荣.9月,记者在青岛采访期间,恰遇返航休假的宿船长,一番攀谈,让我对平素接触不多的远洋船长有了更多的认识.尽管坐在我眼前的宿船长,身着便装,沉默寡言,他军人般英挺的坐姿、威严的表情、锐利的目光和只有经历风霜才会有的紫铜般的肤色,无不鲜明地打上了职业的烙印.顿时让我对远洋船这一浮动的国土上的耕海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海事>杂志迎来创刊十周年纪念暨公开发行五周年之际,许多回忆划过我的思绪. 第一次接触<中国海事>杂志,是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成山角水域强制性船舶制>新闻发布会上.一位个子不高的人,在精心拍摄,他忘我的神态和对镜头的熟练运用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佩服并令我羡慕.有人告诉我,他是葛树增,即将创刊的<中国海事>杂志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