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铁路》1996,(2):4-8
回顾了我国铁路重载运输自1985年以来的开展情况,包括实施途径、实施阶段,所采用的运输组织模式、所完成的运量、所取得的效益等;阐述了当前重载运输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推进重载运输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铁路重载运输作为一种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货物运输组织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铁路发展货物运输的重点方向。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我国铁路重载铁路的运输发展概况,总结了重载运输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客运专线成网后客货分线情况下既有线重载发展运输的关键,研究了重载列车的组合方案并给出结论。最后从列车轴重、运输通道、运输组织、集疏运一体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国外发展重载运输的背景下,实施铁路重载运输是解决我国运能不足的主要途径。我国30 t轴重重载货车铸钢车轮的发展经历了材质的选择研究、设计指标和图纸尺寸的确定、试制、性能检测及设计方案通过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重载铁路技术特点与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今后我国重载运输技术发展模式,分析提高轴重的经济效益,分析我国重载铁路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分析表明:我国重载运输应采取既有普速路网的强化改造和合理规划新建重载线路的措施,以提高整体重载运输能力;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应重点研究运输能力匹配和运力布局,加快开展大功率机车和货车技术、牵引制动控制技术、基础设施强化技术、大能力煤运通道新建技术、重载轮轨关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采用设备状态检测与监测技术、预防性线路维修等技术来全面提升重载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重载运输是铁路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的重要组织方式。我国客运专线网基本建成,铁路既有线具备发展重载运输及相关线路设施配套改造的有利条件。但既有线发展重载运输是个技术经济问题,需要根据运量需求和线路条件选择重载运输的轴重、列车牵引总重、重载列车编组模式等,根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益显著的基本原则进行决策。通过分析铁路既有线的线路设施、机车车辆、站场布置、列车运行等相关条件,论证并提出既有线发展重载运输的主要参数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讨重载铁路的运输组织及线路加强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勇 《铁道工程学报》2006,(7):21-23,67
研究目的:对铁路重载的两个重要方面——运输组织和既有线路加强进行分析探讨,力求概括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般模式,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案. 研究方法:主要结合参与研究的我国大秦线、北同蒲线两条重载铁路的经验,列举已实施的案例,提炼出共性的特征,求证总结出重载铁路运输组织和线路加强可能的几种模式. 研究结果:根据重载铁路以煤炭运输为主的运输特点,运输组织应重点抓好重载列车的装车、运输、卸车及车辆回空、机车运用等各个环节;线路方面应对轨道、路基、桥涵采取适当有效的加强方式. 研究结论:本文根据重载线路的不同运输特点,提出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方式.在提高列车重量方面,应达到5 000 t、10 000 t、20 000 t;在装卸车组织方面,减少技术作业站的集结和分解时间,采用直接过翻车机整列卸车的循环拉运方式;技术作业站和中间站到发线长度应满足重载要求;采用客货分线.线路加强模式为采用无缝线路、高强度高质量的轨枕和钢轨、治理路基和桥涵病害、改建地段采用较高标准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玉柱 《铁道货运》2013,31(8):30-34,5
在分析集通铁路重载运输组织的现状,提出满足2016年货运需求的3种重载运输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集通铁路的线路、车站及机车等技术装备条件。通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集通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模式比选模型,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果,以及资金投入、运输成本和设备闲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出2016年集通铁路开行6 000 t重载列车是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8.
既有线发展重载运输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快速铁路客运网逐步建成,既有线的货运能力大幅度释放。有效利用既有铁路开行重载列车,并通过高效运输模式来组织货物运输,是提高路网运能和运输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考虑线路基础设施、线路坡度、机车动力、车辆轴重、到发线有效长及站场条件、货流及品类等诸多因素,提出既有线开展重载运输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铁路重载运输的主要模式和国外典型编组站发展重载运输的站场布局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实际路情,根据铁路实现重载运输的基本方式,研究提高轴重、开行单元重载列车、组合重载列车3种实现铁路重载运输的方式,提出开展重载运输对编组站站场布局造成的影响及对策建议,为未来编组站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铁路重载运输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铁路重载运输的经济效应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具有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分析了铁路重载运输对铁路货物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认为铁路重载运输后,铁路货运需求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从长期看应有所增长;同时铁路重载运输可增加铁路运输企业供给能力。运用福利经济学原理,进一步分析了铁路重载运输前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剩余的变化,得出铁路货物重载运输会使社会总福利增加。因此,铁路推行货物重载运输是一种帕雷托改进,既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发展,又能对社会其它部门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重载运输是世界铁路货运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既充分借鉴了国外铁路重载运输的先进经验,又非常注重结合国情路情实现自主创新,在实践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现根据不断变化的铁路重载运输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运输组织策略。以提高铁路重载运输效率和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与工业技术革命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工业技术革命各阶段对铁路重载运输的影响,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路情,阐述了工业4.0对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相关技术的影响,并给出了中国铁路重载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大秦铁路重载运输组织特点,结合大秦线运输增量及2万t列车运输组织模式,简述解决重载组合列车机车间互联互通的方法,分析机车互联互通后牵引特性、动力学性能、制动性能。采用互联互通技术有效提高了列车编组效率,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载运输已成为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随着大量新技术、新装备在重载运输领域的开发运用,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控制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升级。2005年以来,针对重载列车及重载线路设备的特殊性,铁路部门多次深入大秦、京包等线进行现场考察,组织研讨LKJ在重载运输中的特殊控制模式。在427、815、411、1127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适应大秦重载运输  相似文献   

15.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大多是通过改造既有线和改变运营、养护维修模式来实现的。随着我国客运铁路网的建设和投入运营,通过在既有线路上逐步开行重载列车,或通过更高效的运输组织提高货运量,是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重载机车作为重载列车的牵引动力,其轴重和功率较普通机车均有相应增加,也相应地增大了作用于线路基础设施上的荷载。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铁路桥涵概况和设计活载标准发展历程、大功率机车和货车的技术现状,从既有铁路桥涵竖向和纵向受力性能方面,分析既有线基础设施大功率机车开行的适应性,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瀚 《铁道建筑技术》2013,(Z1):251-252
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现状,指出货物运输重载化、快捷运输、多式联运已成为发展趋势。从我国铁路运输资源配置的现状出发,在具体分析铁路货运发展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高运输效率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一、国外铁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国外铁路的技术进步集中体现在重载、高速和信息技术在运输组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1.发展重载运输,大幅度提高列车重量,是世界各国铁路货物运输,尤其是大宗货运的主要趋势。疆域辽阔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基于不同的运营条件,目前重载运输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货运型(无客运或客运量很少)线路上的重载列车;客货混运线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铁路1984年以来发展重载运输的历程,提出了提高重载配套技术设备和重载列车的重量等级,扩大双线铁路开行重载列车的区段,增加运输货种和组织形式以及着力解决单线开行重载列车问题的建议,以缓和铁路运能紧张的状况,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大秦线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承担着全国铁路18%的煤炭运量。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涉及很多技术难题,采用LOCOTROL技术必须解决好"山区铁路通信可靠性、长大下坡道周期制动、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三大技术难题。铁道部先后安排60多项科研项目,自2004年起经过三个阶段、上百次试验,实现了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和运输组织创新,在运量和运输收入、装备水平等方面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对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铁路重载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从电力机车性能提升和运用需求这2个不同维度提出了我国重载电力机车主要经历了由直流转向交流,由单机牵引转向组合列车的2个发展阶段;从扩大列车编组长度、提升机车车辆轴重、提高行车密度及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等方面,分析了未来我国重载电力机车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