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飞动"意象是敦煌壁画的灵魂和经典符号,它赋予敦煌壁画独特的意境和鲜活的生命."飞动"意象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一个在特定时代特定语境下产生的物象.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源于印度佛教文化又历经汉文化的浸润洗礼才最终形成,具有无翼状、群体性、舒展自如的飞动特质.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角度,把握中国化的审美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哲学角度对什么是人文及人文结构作了积极的探索,提出:所谓人文就是研究理想的人性,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文结构的差异很大,中华文化意境中的人文结构强调"仁"和"礼",认为"仁"和"礼"是其核心价值,西方文化则认为人追求生而得之的自由体现了人文的价值取向,本文认为:对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统一的终极关怀,是人文价值的最终取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吕本中、姜夔、严羽的三部诗话为切入点来扫描南宋"悟诗"思维向度(即感悟诗歌意境的艺术思维不同层面之定位),认为:从吕本中"悟入"的思维向度来看,他还处于对山谷非常肯定的阶段,这说明南宋确立江西诗派之初对讲究法度的江西诗派之祖--黄庭坚带来的消极影响还缺乏深刻认识;姜夔倡"自悟"具有相当明显的理论自觉,其"自悟"理论远不止于"革江西诗风"之效应,实在是揭示了中国古代美学之本质问题;严羽在悟诗的思维向度上达到新的水平,其"妙悟"说将悟禅与悟诗统一起来并最终成为南宋悟诗思维向度得以确立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4.
广彩作为清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外销瓷,其不仅是中西经贸交往的物质实体,也是中西文化交往精神意象的具体体现.广彩见证了中西交往的双向互动模式,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续写了最后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泉州城市意象发展脉络的考察,指出其新"海丝"文化意象形成依赖两个方面,外来文化可接触的程度和城市与区域意象区分度。利用交通可达性评价方法,对城市意象的物质载体城市文化景观进行量化,指出其可接触程度低,城市与区域意象区分度低,因而削弱新"海丝"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形象思维是三类基本思维形态之一,它的基本单元是意象,基本形式是想象(联想).想象在诗歌阅读中的作用是:把语言转换为形象,理解思想感情,领会意境.想象可分为初级阶段(联想)和高级阶段,想象在诗歌阅读和创作中的作用方式一般都是虚实的转化,虚即思想感情,实即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7.
通感作为感觉的挪移,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视觉旨向,在修辞上倾向于形象性,与比喻相同;在认识论上,是知性逻辑的实证,指向世事的操作.听觉旨向,与意象的装饰相去甚远,其幻听旨向是通感语象控制艺术的神秘经验,极致为人生之醉态,而走向知性不及的拯救.通感由“看”到“听”的挪移在于自闭性的“目睹”开放向“聆听”的交互.通感正是“交互”在身体官能上的表达.因“通感”探讨而逼问出的肉身感通学同时也关联着哲学本体论的尝试和一般主体间感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中、英两个民族思维习惯的差异及其导致的图片文字说明中的表达差异。作者认为,具像思维与逻辑思维、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文章图片说明的不同翻译:强调直观经验——注重抽象;综合——本质;高句法单位——低句法单位;浮华夸张——客观严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差异,力求使译文更加符合两个民族的思维、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歌中存在大量“色彩描写”现象,文章从“色彩描写”的观念背景与修辞技巧入手,提出古诗中的色彩描写指向的是“有色彩的”物质现象,本然实在的生活世界;再从相关的现象学美学的意象表现方面分析“色彩描写”并非可以“实求”的“物理色彩”,而是“意象色彩”;最后从基本生活色彩经验以及汉字特性等方面进行美学阐释。  相似文献   

10.
如何才能拍摄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对于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好的镜头至关重要,有人则认为选择合适的光圈和控制恰当的曝光量,有人却认为把握好最好的拍摄时机,然而我认为要想拍摄出好的摄影作品"构图是关键"。摄影构图应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简洁明了。本文在分析摄影构图重要性的基础上,教你如何认识、避免那些导致平庸作品的偏差观念,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观察和感知世界,表现你对世界的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樊炳清(志厚)给王国维《人间词》作过序,长期以来,学界对此有争议,但无论否定者还是肯定者,均未联系樊炳清的美学思想以佐证,且默认樊氏别无美学思想及有关"境界"的论述.经钩沉整理,樊氏对美的本体、要素、发生、功能和文学发展观以及"境界"等均有论述.樊炳清认为:美生于适,以心中典型观念视其物而生美感,美乃救济人生之宝筏,有境界故其入人也深,伟大之艺术盛于承平而绝于衰乱.这与他的同学好友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儒家很早就提出了责己的要求.孔子认为,严己宽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宽容大度,这样的人才能够远离怨恨!责己的前提是不断自省.君子总慎重对待别人的过失,不轻易揭别人的伤疤.但在儒家,出于善良动机的批评与指责将有利于别人改正错误.对待别人,应该尽量在其所犯的错误中发现优点和长处;而对待自己,则应该努力在取得的成绩中寻找缺点与不足.君子责人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为恳求对方改过向善,君子总能够友爱地进行批评与指正,而绝不走到刻薄而让人伤心、怨恨的地步.引导人向善,也应该因材施教,有所针对,而不能要求过高.儒家还提倡一种不责而责、无言而劝人进善的美德.  相似文献   

13.
本从神经元再生这一新的医学发现出发,阐述了神经元再生现象对以稳定神经结构为基础的科学认识论带来的挑战,并就它对人的大脑可塑性、人工智能的拓展及传统认知观念的更新所具有的意义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论力图表明:神经科学的新发现必然会不断地粉碎陈旧的思维定势所设置的障碍,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鲁迅作为我们民族的英魂,一直致力于剔除国人精神中的痼疾,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卑怯人性的"精髓":惰性与中庸、自私阴险的鬼蜮伎俩与借别人的凶残和牺牲来慰藉自己的怯懦等,急需加以疗治。于是拿起"匕首投枪"直指这黑暗世界中人性的卑怯,冷刺造成这卑怯人性的黑暗社会,以期改变国人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方法论考辨后认为,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存在两种与知识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有关的认识方法,即“类推”和“植入”的研究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按照“类推”的方法来认识社会事实的,而当我们面对那些特殊的认识对象时,则应遵循“植入”的认识方法。不过,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既不是单一地使用“类推”的方法,也不是“植入”的方法,而是二者的统一,即每一次认识都是“类推”与“植入”连续谱系中的某一个结点,是二者的综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当为蒋黼于1905年撰写的《中国教育史资料》,而非通常认为的是"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完成于1910年的《中国教育史》,故此,中国教育史学科诞生的年限将由1910年提前到1905年.论文对《中国教育史资料》的作者蒋黼的生平围绕其教育事业作了简介,并析明《中国教育史资料》非翻译而是原创著作,继而对《中国教育史资料》的版本、内容作了介绍,并认为蒋黼与好友罗振玉共事于晚清时期的教育事业十数年,其《中国教育史资料》的内容受罗振玉有关中国教育史论文的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7.
现代宁轨电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公共交通工具,与城市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等共同构成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在我国,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建成了现代导轨电车公共交通系统。在分析了现代导轨电车的特点并总结国内现代导轨电车应用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两江新区特点,探讨了现代导轨电车与两江新区发展的适应性与发展模式。认为现代导轨电车与两江新区的有机结合对建设“畅通出行”“环境友好”的两江新区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丰富重庆公共交通形式,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宣言和纲领。从贯穿整篇讲话的精神分析 ,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途径有以下三条 :第一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 ;第二 ,实事求是地承认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的客观现实 ,坚定不移地实行富民、安民政策 ,全面协调、重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 ;第三 ,从体制上杜绝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 ,已成为捍卫社会公正、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不仅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战略意义,也为广大青年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应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五四”期间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争做“四个新一代”的要求为抓手,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活动不断地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针对历史教科书和辛亥革命论坛中的不同观点给中学生造成的认识混乱,本文从翔实的历史事实入手,揭示一些观点的片面性,让人们认识到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场没有任何遗憾的革命,它成功地传播了"民主、自由、共和"的人文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