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主编寄语     
《汽车工程》2021,43(4)
正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专刊"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近年来,随着新兴的汽车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平台等技术进步,电动化、智能化、联网化技术正在引导着汽车产业发生颠覆性变革。特别是,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涵盖了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车辆工程等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2.
胡林  谷子逸  王丹琦  王方  邹铁方  黄晶 《汽车工程》2024,(2):187-200+240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中,汽车安全测试评价技术也从单纯被动安全向主被动安全融合方向延伸和扩展。本文从车内乘员保护、车外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与主动安全三方面,深入对比分析了全球主流汽车安全测评规程的差异,总结了针对各测评工况的车辆安全开发技术要点,探讨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测评规程的发展趋势。研究认为,主流汽车安全测评规程在被动安全评价方面越来越严格,主动安全测评工况比重在逐步增加,未来测评规程的发展重心将集中于主被动安全融合及针对复杂工况的虚拟测评两方面。此外,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测试已相对完善,未来研究重点可向电控系统测试、底盘稳定性测试和充换电设施与配套设备统一标准化认证等方向拓展;而构建合理、可靠的智能网联汽车OTA(over the air)测试、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测评方法,在中长期内将成为行业关注的重难点问题,且可借助自动驾驶模拟器等工具搭建虚实结合的复合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下,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等方向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作为目前汽车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势必会对传统汽车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迫使传统零部件产业做出改变。变则立,不变则面临淘汰。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将会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重组。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零部件产业、技术等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国内外现状,针对材料、装备、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企业管控能力方面与外资企业进行对比,找出薄弱点,攻之。  相似文献   

4.
整车质量对车辆的续航里程、操稳、制动等整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而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导致整车质量上升,使得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的需求尤为迫切。结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级别车型的车身系统、底盘系统、三电系统等轻量化技术路径进行了探讨。从轻量化结构设计、轻质材料应用、先进成形工艺方面,论述了轻量化技术发展主要方向。提出了基于不同车型级别和定位,实施合适的轻量化策略,推动轻量化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电子化、智能化、集成化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复杂的车内外电磁环境。车辆网联通信功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可靠运行,轻则关乎用车舒适度,重则影响行车安全性。因此,网联车辆的电磁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实验室内完成汽车网联通信功能电磁可靠性测试离不开搭建网联仿真场景的检测设备。本文从保护网联车辆场景搭建测试设备在电磁干扰试验中的可靠性出发,设计方案进行摸底研究,分别在不同场强、不同频率、不同天线位置下,测试网联车辆检测设备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并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给出推荐测试布置,为后续网联车辆检测的完善化、标准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此文回顾了电动自行车及其智能化网联化的历史,以及网联化给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全面提升。此文结合厦门市流通领域电动自行车监督抽查情况以及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电动车智能化网联化现状,即一方面已经形成“人—车—路—云”智慧出行服务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在售电动自行车不合规率依然较高、网联水平普遍较低,呈现两极分化。此文根据QB/T 5869—2023《电动自行车总线通用技术规范》、QB/T 5870—2023《电动自行车(ECU)通用技术规范》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提出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网联电动自行车总体架构。此文结合汽车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建议在整体通用领域、电子控制单元、企业平台与公共平台、智能仪表盘、CAN总线、充电系统等方面健全信息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车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现状,探讨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车联网技术,即智能驾驶辅助、车载资源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联网技术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驱动桥作为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核心部件,其NVH性能对整车噪声水平的影响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公交车电动化的发展趋势,驱动桥NVH性能面临的技术问题愈加严重。一是发动机噪声的掩蔽作用消失,二是轴承电蚀与电机扭振等潜在问题加剧了驱动桥的噪音控制难度。文章基于市场车辆的NVH故障,分析了轴承电蚀在驱动桥NVH方面的表现特性,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全球汽车行业领先的增压技术和网联汽车解决方案领导者盖瑞特首次公开展出满足混合动力及氢燃料商用车等电气化动力总成需求的新一代电动增压技术,携同为车辆安全、健康和能量管理保驾护航的网联汽车软件方案。盖瑞特高度工程化的电动增压技术不但极大提升了车辆动力性能,同时还降低了油耗和尾气排放,帮助主机厂满足国六等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在诸多电气化技术中,盖瑞特今年将携手某欧洲豪华品牌共同推出的业内首款量产48 V电动涡轮增压器(E-Turbo)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和跨链式融合发展,汽车产业核心技术转向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大三电",并向软硬解耦的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延伸,其中安全可控的操作系统成为全新技术生态的重要内容.国家层面也逐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车用操作系统自主研发和应用推广.2017年4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支持传感器、控制芯片、北斗高精度定位、车载终端、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2020年4月,《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提出"鼓励企业进一步提升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发生产具有先进底层操作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车辆原有的机械控制系统逐渐被电控系统替代,整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导致了新能源汽车中软件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数据关联到车辆控制等重要功能,如果未做好安全防护可能会导致大范围的安全事件。本文以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安全为研究重点,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数据的安全形势,从收集、存储、传输、利用等方面对数据的潜在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并从“云管端”三方面提出了数据安全防护的建议,为新能源汽车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新四化"本身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和融合,即电动化是基础、网联化是条件、智能化是关键、共享化是趋势。在睿智的上汽人手中,"新四化"的排列组合就像变魔术一样,构成了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开放生态。依托"电动化+网联化"的组合,上汽今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都与互联网汽车"结伴"出现。2017年,随着更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出上市,上汽新能源将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品阵营,进一步扩大行业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正处于测试验证转向多场景示范应用的新阶段,产业化应用需求日益迫切,车辆安全问题更加凸显,针对车辆产品安全的测试评估方法成为关注焦点。由于智能网联汽车及其运行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安全事件的偶发性,传统的高里程实车测试在效率、成本等方面难以适应自动驾驶测试评估的发展需要。从第三方视角出发,在汽车生产企业研发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与应用需要,通过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目标,对比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和实际道路3种测试方法的特点及优缺点,提出基于场景的 “三支柱”融合测试评估方法,为综合评估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朝着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快速发展,汽车电磁兼容性能影响因素日益复杂。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干扰源和干扰特点,在传统电磁干扰3要素构成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设计层面和开发流程2个方面解析汽车EMC性能影响因素构成,以及EMC性能提升措施,提出整车、系统和零部件EMC开发目标设定、整车EMC设计评审和风险规避方案、EMC测试标准、测试计划和试验大纲、验证工作及完善汽车EMC正向开发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的重要意义是应对新时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基于未来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培养能够支撑我国产业的创造性卓越工程人才.为了培养车辆工程的学生紧跟目前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本文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当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产教结合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汽车产业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也呈现出井喷态势,高职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需开设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培养高端技能人才。1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背景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等均以不同方式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普遍共识,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和"交通强国"战略的必要途径。线控底盘系统包括线控驱动、线控转向、线控制动和(半)主动悬架等线控操纵子系统,通过电信号等控制执行机构实现驾驶意图,具有响应时间短、控制精度高、人机解耦以及易于实现主动安全控制等特点,是实现智能驾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汽车燃油泵的振动噪声进行分析与控制,文章结合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实验与仿真模拟分析,通过NVH实验(Artemis/LMS)调查引起车内噪声振动的机理,利用仿真模拟(AltairOptiStruct)分析搭载燃油泵的车身结构动态特性,仿真关键路径精细分析车身工作变形模态(ODS)与节点贡献量(GPA),为燃油泵振动噪声的优化提出可行性方案。NVH实验与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车辆怠速鼓噪声@100Hz与拍频噪声机理:燃油泵工作频率与整车怠速发动机八阶频率耦合发声;2)车辆常用电动燃油泵转子动平衡控制方法不完善,导致动平衡精度缺失,常引起燃油泵工频及谐频振动;3)通过试验与仿真结合快速定位车身薄弱位置,优化车身振动传递灵敏度3 dB,改善整车怠速燃油泵鼓噪声5dB(A)。文章详述NVH实验与仿真模拟结合分析方法,提出了抑制汽车燃油泵振动噪声的有效方案,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研究结果为汽车电动燃油泵振动噪声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车辆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趋势的发展,车联网的发展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文章通过对国内车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从通信技术、云控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信息安全四个方面对国内车联网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安全问题、生产问题、商业模式三个角度总结出国内车联网面临的挑战。分析认为必须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标准,立足于产业现状,加快核心技术培育攻关,健全产业链条,推进车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汽车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能够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另外通过智能技术和车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新能源汽车,能够大幅提升汽车性能和能源利用率。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不仅顺应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场景和价值,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