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克服斗杆各铰点力分别编制成载荷谱进行疲劳试验加载时各力之间关联特性无法再现的问题,即为了获得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且能用于编制台架疲劳试验程序谱的基础载荷数据,提出一种复杂载荷等效方法。首先分别采用三维销轴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应变片,实测挖掘机工作过程中斗杆与铲斗的铰点力、油缸力、摇杆力、工作姿态及斗杆疲劳关键点应力时间历程;其次根据各铰点力的规律和斗杆的运动特征,确定在斗杆局部坐标系下进行台架疲劳试验的加载方案;再根据斗杆截面应力状态,提出以斗杆最大弯矩截面上应力最大点的应力一致为载荷等效基准,将斗杆上的各铰点力等效为斗杆局部坐标系下的1个单向载荷,最后将该等效载荷加载下斗杆结构上3个疲劳关键点的应力-时间历程与对应测点实测应力-时间历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条应力曲线相关程度在1#测点处达到97.21%,在2#测点处为91.54%,在3#测点处,相关程度略低,但也达到88.6%;各疲劳关键点处由等效载荷引起的损伤均与实测应力产生的损伤十分接近,从而验证了载荷等效方法的有效性;按该等效方法求得的等效载荷是编制斗杆疲劳计算载荷谱和台架疲劳试验程序谱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在实际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以XE215G中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的动臂、斗杆和铲斗油缸压力和位移数据,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间接计算所有铰点载荷。与此同时,测试动臂、斗杆大应力部位的应力-时间历程。对动臂、斗杆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将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与测试结果对比,发现2种结果中测点处的应力变化规律基本吻合,证明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可信。瞬态动力学分析能够反映实际挖掘过程中的工作装置动应力分布规律,其他未测试危险点位置的应力-时间历程也可以根据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在实际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以XE215G中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的动臂、斗杆和铲斗油缸压力和位移数据,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间接计算所有铰点载荷。与此同时,测试动臂、斗杆大应力部位的应力-时间历程。对动臂、斗杆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将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与测试结果对比,发现2种结果中测点处的应力变化规律基本吻合,证明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可信。瞬态动力学分析能够反映实际挖掘过程中的工作装置动应力分布规律,其他未测试危险点位置的应力-时间历程也可以根据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  相似文献   

4.
针对自锚式悬索桥静栽试验研究较少的现状,介绍主跨跨径为350m的独塔单跨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平胜大桥主桥的概况、成桥静力特性、静载试验内容、测试方法、静载试验工况、荷载分级、测点布置、试验结果及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并作出了评价。有限元分析及静栽试验结果均表明:在成桥运营阶段,活载引起的平胜大桥自锚式悬索桥内力及线形变化与所受活载基本上呈线性关系;静载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残余变形、残余应变较小;在设计活载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受力状态,施工控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也表明,静裁试验的理论分析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实际桥梁的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涡河大桥成桥静载试验为例,通过实测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分析该桥箱梁部分实际受力性能,结果表明该桥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在试验控制截面选择、试验工况确定、试验布载和测点布置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多拱肋异型系杆钢拱桥为工程背景,从有限元计算分析、控制断面选取、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试验加载工况确定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复杂结构桥梁静载试验方法和过程。在各试验工况加载下,对控制断面的应变、变形、吊杆索力进行测试,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现场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且均小于理论计算值,该异型系杆钢拱桥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全储备,满足设计要求,所得结论可作为桥梁承载能力评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结构耐久试验工况,通过六分力设备与底盘杆系所采集的整车道路载荷谱,应用动力学载荷分解方法获得虚拟随机载荷谱,对车身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和疲劳累积损伤计算。在底盘关键位置布置传感器,同时在车身结构中CAE疲劳分析所对应的5个高应力区粘贴应变片,先后采用3套不同尺寸参数(包括胎高和胎面宽度)的轮胎以相同的耐久工况(同一个试验场,试验路面及对应的速度相同)来进行实车载荷对比测试。针对车身结构载荷幅值、频域进行分析,并基于雨流循环计数对车身和底盘件进行疲劳累积损伤计算与分析。整车实际测试的结果表明,CAE所预测到的损伤(裂纹)位置及其里程数与路试结果相吻合;在同样使用条件下,轮胎内径越大,车身结构和汽车底盘的寿命越低,已经可进行量化对比。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重庆涪陵长江大桥斜拉桥动力荷载试验方法和过程,并且对动载固有频率、控制截面影响线、动应变等参数实测值和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控制截面测点实测基频跟计算值吻合较好,实测影响线与计算值规律完全符合,结构动力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超宽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斜拉桥在活载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偏载效应等复杂结构行为,通过主梁压重试验及有限元仿真分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正载工况负弯矩截面顶底板纵向应力较为均匀,正弯矩截面表现出正剪力滞效应,顶板剪力滞系数为1.6,底板剪力滞系数为1.2;偏载工况大部分测点的偏载系数为0.5~1.0,大部分测点的应力小于正载工况。  相似文献   

10.
以某C级轿车悬架零部件的试验载荷开发为例,探讨了多轴疲劳载荷谱浓缩的编辑方法和台架试验载荷谱的质量检查技术,以及载荷测试参数和道路载荷采集工况的确定.浓缩载荷谱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该C级车悬架时间域编辑载荷谱优于峰谷值编辑载荷谱.以时间域编辑为基础,结合提出的特殊载荷频率浓缩处理,使C级车悬架零部件台架试验载荷达到了理想的加速效果和各轴损伤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20,(5)
介绍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LJ19标段的装配式简支T梁专项检测和静载试验方案,T梁专项检测包括梁体外观检测、初始裂缝检测、梁体混凝土强度检测。针对T梁静载试验,介绍正常使用、开裂和破坏工况的计算流程和结果,设计了试验反力架和加载装置,同时介绍试验梁测点布置、测试内容、加载流程,阐明了测点实测值的温度影响修正原理。方案研究可直接应用于该T梁的检测及荷载试验,还可为同类装配式梁桥的检测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桥梁的静力荷载试验是检验桥梁结构安全运营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次静力荷载试验针对水碧桥3个试验桥跨进行6种工况的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桥跨挠度测试截面的实测挠度和应力均小于计算值,跨中最大实测活载挠度与计算跨径之比小于规范限值。荷载卸除后,残余应变较小,最大实测相对残余应变为8.0%。荷载试验前以及加载试验过程中,在各试验桥跨测试截面及附近区域的T梁表面未发现可见裂缝。因此,该桥的刚度和强度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桥梁的静力荷载试验是检验桥梁结构安全运营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次静力荷载试验针对水碧桥3个试验桥跨进行6种工况的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桥跨挠度测试截面的实测挠度和应力均小于计算值,跨中最大实测活载挠度与计算跨径之比小于规范限值.荷载卸除后,残余应变较小,最大实测相对残余应变为8.0%.荷载试验前以及加载试验过程中,在各试验桥跨测试截面及附近区域的T梁表面未发现可见裂缝.因此,该桥的刚度和强度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贾毅  刘勇弘  李琪  柳其钱 《公路》2023,(6):255-261
为研究西宁~澜沧小街桥在运营阶段下的承载能力状况与动力特性,对其进行荷载试验。在静载试验中,根据最不利受力原则确定测试截面后,得到4种试验工况,然后拟定加载方案进行相关测点布置。而动载试验中,则是研究试验车以不同速度通过全桥时桥梁的动力响应情况,并将试验所得数据与计算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静载试验中,各工况下的荷载效率系数均介于0.95~1.05,所有测点检验效率系数均小于1.0,相对残余系数均小于20%,说明桥梁的承载能力能满足设计荷载正常使用要求;在动载试验中,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几乎正常,但是实测冲击系数与理论值相近,说明桥面平顺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桥梁静载试验是判断桥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是否满足其工作性能的重要手段,而主缆钢丝绳索力测试是桥梁静载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以兰州市杨家湾吊桥静载试验的实际案例为依托,阐述了静载试验中主缆索力测试的测设原理、测点布置方法、试验荷载设计原理。通过对实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值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恒载及车辆荷载作用下,主缆钢丝绳索力小于设计容许值,可满足汽-10级的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小湾大桥为主跨130 m的中承式钢箱提篮拱桥,介绍了该桥静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测点布置以及理论计算的方法等项目,并给出了特种活载(汽-86,挂-300)试验中的2个主要工况的理论与试验结果对比值,最后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桥梁检测是保证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所有桥梁检测项目中,静载试验是了解结构特性的重要手段。结合某独塔斜拉桥静载试验的实际案例,介绍了斜拉桥静载试验的重点和方法,具体包括试验对象、工况设置及测试内容,静载试验的应变测点布置、挠度测点布置、主塔位移测点布置、索力测试,以及加载效率。该桥现阶段结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相关工程经验为以后该类型桥梁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连续梁恒载支承反力的实测值如与计算值相差较大时,应适当调整梁底的支承高度,使恒载实有反力与计算反力基本相符,因而使梁的实有恒载内力与计算内力也基本吻合。 设i支座的计算反力为R_1,实测反力为R’_i,则需要调整的反力差为  相似文献   

19.
主缆索力增量测试是悬索桥静载试验的主要测试项目之一,但目前悬索桥主缆索力的常用测试方法 (振动法)存在技术要求高、计算复杂等不足,无法较好地应用于桥梁静载试验中的主缆索力增量测试。因此提出一种新的、简便的主缆索力增量间接测试方法。假定主缆、主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通过分析悬索桥塔顶主缆节段受力平衡方程、主塔下横梁以上节段受力平衡方程,可以导出主缆索力与主塔下横梁以上任意截面内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可得到主缆索力增量与该截面内力增量的关系。根据截面的内力平衡方程及应力应变关系,得到主塔下横梁以上任意截面内力增量与其表面应变增量的关系。再根据塔柱和主缆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等其他参数,即可计算出主缆索力的增量。将该方法应用到永康市溪心桥的静载试验中,进行了主缆索力增量的测试,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结合实例对影响主缆索力增量测试精度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变测试精度、塔柱的材料特性、测试截面面积及塔顶主缆切向与竖直向的夹角对测试结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实际使用时应对这些参数做出准确的测量或估计。该方法实施简单、方便,对仪器设备及测试条件要求较低,可为同类桥梁在静载试验中进行主缆索力增量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指导主减速器匹配开发和试验验证,对匹配应用工况下的主减速器耐久性计算进行了研究。分析主减速器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其应用工况下的耐久性计算模型,基于试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采集某驱动桥主减速器不同应用工况下的道路载荷,并对道路载荷数据进行水平分级处理,编制其应用工况分级载荷谱,并基于工况载荷谱对该驱动桥的耐久性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