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确定对西部地区公路建设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甘肃省公路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990~2011年甘肃省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3.074 974;甘肃省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应保持长期均衡并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公路规划应超前2~3 a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区域公路交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基于黑龙江省200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区域公路交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选取公路里程、公路密度、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营运车辆拥有量7个指标表征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选取城镇化率表征城镇化发展水平。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了区域公路交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利用Johansen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了区域公路交通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区域公路交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短期相互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黑龙江省公路里程、客运量、旅客周转量与城镇化率为一阶平稳序列,公路里程与城镇化率一阶协整;公路里程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黑龙江省公路里程对城镇化率的弹性为11.364;公路里程与城镇化率之间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区域公路交通发展能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的进程也能加快区域公路交通发展,但具有一定的时滞。研究表明:城镇化率的增长可通过区域公路里程的增加来解释,要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区域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9):273-278
为分析区域公路交通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基于2011年~2017年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公路交通发展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与Arc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公路发展水平进行差异测度和时空演化特性分析。从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2个方面选取7个指标表征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利用熵值-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估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利用差异指数模型测度区域公路交通发展差异,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区域公路交通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区域公路交通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发展水平和发展速率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黑龙江省市域尺度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绝对差异指数值均不大,且一直呈缩小趋势;相对差异指数变化方向基本一致,相对差异不断缩小;黑龙江省市域尺度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66(9):285-292
协调是新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内涵之一,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性进行测度,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从中观尺度单元对两者协调性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各地市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了由两者交替上升至2014年后公路交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态势转变过程,两者空间分布逐渐分别呈现"一核两翼"和"核心-边缘"分布格局;(2)耦合协调度方面,各地市2006年~2018年的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协调性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呈现出以郑州市为中心的空间集聚态势;(3)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河南省多数地级市会进入公路交通滞后于经济发展阶段,但是两者系统将逐步进入更加高级的协调发展水平阶段。  相似文献   

5.
为测算湖北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根据湖北省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及其自身发展特点,从公路交通自身发展水平、公路对区域总体战略的适应性、公路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公路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公路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以及公路对科技进步的适应性6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一步给出湖北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测度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可帮助交通行业应对产能优化和节能减排的双重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旨在环境约束视角下,构建一个普适性的产能利用(CU)评价框架,并用于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测度研究。将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量和CO2排放量纳入产能利用评价框架,采用改进的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差分法,测度2011~2017年中国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研究结果表明:①2011~2017年间中国交通运输业平均CU值为0.026 0,并以2014年为临界点,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这表明中国交通运输业确实存在产能利用不足的问题,且2015~2017年非常严重;②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水平区域差异化显著,研究期内与中国其他地区的CU水平相比,西南地区产能利用不足问题最严重;③与原始差分法的测度结果进行对比,所提出的改进方法更具合理性和先进性;④推动交通技术创新发展和合理规划交通资源是产能利用水平提升的关键途径。该研究为制定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提升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监测体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有利于实现中国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水平整体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经济结构调整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如何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当前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的供给要素,社会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提高对于推动社会长期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对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评价的成本-收益法以物质总产出最大为核心目标。有别于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以社会劳动力供给质量提升最大为立足点,建立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地区结构优化模型。在方法上,运用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相关模型,提出了以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程度作为社会劳动力供给质量的代理变量。引入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刻画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生产函数,建立了以社会人力资本积累最大为优化目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一定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地区结构优化模型。进一步,利用2006—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相关数据,采用回归分析估算出北京、河北两地的生产函数系数。考虑地区内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一定的约束,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出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北京、河北之间的最优投资比例。该优化结果对于我国政府在新阶段推进公共资源配置的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路密度是区域公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公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基础设施而满足交通需求的直观指标。因此,在研究公路建设发展的问题时,无论是现状评析,还是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的确定,大多都引用了这一指标,然而,由于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普遍滞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制约,公路密度合理标准判定的困难,导致很多人在对这一现象研究时产生这样一个思维误区,总认为公路建设与发展应使其覆盖面越大越好,甚至简单认为提高公路密度是公路发展规划主要目标。因此,针对计算公路密度比较更能反映客,观实际,更加合理化,充分认识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定量把握公路密度与社会经济经济变量间关系等等,都需要作出明确回答,本文即是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区域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分析现有研究方法(包括时间序列法、因素分析法、连通度分析法)和影响因素(包括区域面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等)的基础上,提出以运输强度法进行区域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的研究。该方法结合了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反映了公路交通供需的实际水平和适应程度,能有助于避免历史、现状的公路交通供需失衡状况延续到规划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宏观测度我国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以1997-2012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表征工业经济发展,将对外开放度与进出口的交互效应、进出口贸易滞后项引入计量模型,测度全要素生产率与各变量长期变动关系,实证表明我国工业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信息服务贸易出口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随时间推移由负向溢出逐渐转为正向溢出,进口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反馈关系。交互效应显示,我国应加大对外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新时期公路交通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理想区域.道路运输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同时又是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业,其交通运输供给能力相对较弱,面临着既要实现交通的正常发展,又要解决环境和资源约束的问题.文中基于长株潭道路交通的实际状况,对长株潭城市群运输通道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201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基本上延续了新常态攻坚期的基本状态,宏观经济总体上处于趋势性回落和周期性下滑阶段.同时,部分区域和部分行业超预期的塌陷导致中国经济的脆弱性步入新阶段,未来部分问题的恶化甚至可能会触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5,(7)
公路里程合理规模的确定是实现公路网规划的重要步骤,是路网优化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我国公路里程合理规模预测方法多样性和不统一性等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公路里程合理规模预测值的准确性,增强合理性和可靠性,通过系统分析公路里程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区域人口、区域面积、区域经济发展状态以及汽车保有量等因素与公路里程发展的相关水平。然后利用人口、面积、经济和汽车保有量等影响因素对公路里程生长曲线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社会经济生长曲线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山东省2000年~2012年历史数据,对构建的模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社会经济生长曲线预测模型误差可以控制在3%。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山东省公路里程合理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公路建设的发展对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扩大了出行半径,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使环境监测工作刻不容缓。文章就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建设环境监测能力提出观点,探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公路建设投资对区域国民经济的影响在形态上可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在西藏自治区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以计量经济学中的脉冲响应模型和协整关系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了公路建设投资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其对区域经济的长期增长有着明显的拉动效应,且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促使国家经济发展、实现新时代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资源。金融科技人才对一个城市的长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陕西省培养和引进金融科技人才,不仅能够提高陕西省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还能促使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提高陕西省的综合竞争力。基于此,概述了金融科技人才,分析了陕西省金融科技人才需求与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陕西省金融科技人才需求与供给问题的解决策略,以此更好地引进高素质金融科技人才,突破陕西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经济社会跨越性进步。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公路交通发展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公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公路发展的总体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公路建设的发展对加快建设统一市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也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扩大了出行半径,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季求知  叶莹  王元庆 《公路》2005,(6):124-129
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提出欠发达地区通过培育增长极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模式,进而分析了公路交通在促进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针对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在西部地区培育国家级、省级和县级经济增长极,探讨了相应的选择条件,并据此确定了在不同范围内具有带动作用的增长极。结合西部地形、交通区位等因素,规划布局了配套的公路重点线路,并对其布局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说明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区域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紧密相关,但近年来各地高速公路亏损面不断扩大,本文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出发,从供给和需求层面分析总结影响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构建区域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拟合模型得到区域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理论值,并与实际建设规模相比较,判断区域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程度,为未来区域高速公路建设方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