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离合器的接合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离合器接合性能的主要因素;从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出发,确定了离合器的最佳接合规律;制定了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控制策略,其中系统的输入分别为油门开度、离合器主从动盘转速差和离合器接合行程,系统输出为离合器接合速度;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汽车起步时离合器接合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证明:该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汽车起步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两离合器同时接合起步过程分析,以提高汽车起步品质为原则,建立了节气门开度及其变化率为输入的两离合器接合程度和汽车起步挡位的模糊控制器,设计出离合器转速差及其变化率为输入的离合器接合速度模糊控制器。以长安某轿车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离合器模糊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汽车的起步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城市客车离合器接合过程,设计了自动离合器的接合规律,计算了一档起步、行驶换档和爬坡行驶等行驶特性下自动离合器的控制参数,并运用Cruise软件进行了汽车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接合规律在保证汽车加速性的条件下,达到了满足汽车起步平顺、减小摩擦功和降低冲击度等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根据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起步性能指标及起步过程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提出了确定离合器目标接合速度的加权方法.该方法兼顾了驾驶员起步意图及自动变速器起步性能要求.模仿人工控制的-特点,同时考虑液压油温度变化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误差峰值采样的自适应温度补偿的起步过程离合器接合速控制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既满足了3种典型起步工况(爬行起步、正常起步和急起步)的性能要求,又提高了系统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质点系统运动学理论,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对离合器的滑摩接合过程进行了动力分析和计算;运用ADAMS软件对离合器的滑摩接合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计算出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滑摩功。最后,通过算例比较了理论分析与ADAMS仿真计算结果,得到了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度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换挡控制是研究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立DCT车辆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分析换挡过程输出轴转矩变化、发动机和双离合器的转速特性;针对换挡过程开环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离合器的压力控制方法,及联合发动机转速/转矩控制的DCT车辆换挡过程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建立了DCT车辆换挡过程Simulink仿真模型,对其换挡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换挡过程中,输出轴转矩没有过多的波动,能够改善DCT车辆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干式离合器在汽车传动过程中产生的热失效问题,研究了摩擦片的温度分布。基于干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包括主从动部分、摩擦片压力和摩擦因数在内的离合器接合模型。结合轴向弹性作用元件特性和分离轴承与膜片弹簧接触面旋转而与分离拨叉接触面不旋转的结构特点,将环状压力传感器布置在与分离拨叉的接触面,估计了实时离合器摩擦片压力。通过干式离合器试验台和摩擦因数模型,求解了在连续工作400s的摩擦传递转矩和滑摩功,计算了环境吸热、摩擦生热与对流散热3种边界的摩擦片热负荷,分析了瞬时冲击接合与频繁接合2种工况下的摩擦片热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在离合器瞬时冲击2s的接合工况下,摩擦片热变形最大,可达0.188mm,变形后摩擦片的温度显著升高;在频繁接合工况下,边界2滑摩热负荷对离合器接合前200s的摩擦片温度分布起主要作用,边界2、3对流热同时对200s后的温度分布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离合器常见故障有:分离不彻底;起步发抖或接合不顺;打滑;踏板过重或有异常声响. 1分离不彻底 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踩下离合器踏板,挂档感到困难,同时听到变速器齿轮有碰击声;或挂上档后,还没放松离合器踏板,汽车就能走动或发动机自动熄火,则表明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可先用三角形木块楔住后轮,不起动发动机,松开驻车制动器,变速杆置于某一低速档位,一人将离合器踏板踩到底,另一人来回转动传动轴,若转动角度和空档时一样大,表明离合器分离彻底,否则表明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其原因与排除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对离合器故障现象,从动力学的角度,根据离合器传递动力的功能,以及离合器传递动力的工作线路,分析了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对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扭矩的传递进行了研究,为解决轨道车的离合器故障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了主要部件的检修方法和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0.
对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在考虑膜片弹簧载荷特性、从动盘弹性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离合器操纵力学模型,推导出了离合器传递扭矩特性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以某混合动力客车膜片弹簧离合器为研究对象,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出该离合器的扭矩传递特性曲线,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扭矩特性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