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以舰艇的“两力六性”为主导,阐述了研究潜艇生命力及探讨潜艇生命力评估的重要性,论证了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潜艇生命力定义,叙述了影响潜艇生命力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评估潜艇生命力的体系和方法。 文中所述的观点和意见,可供从事潜艇生命力研究、设计、教学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
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已经在多个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引入到对潜艇装备生命力的评估,可以实际解决潜艇在作战过程中对其装备生命力指标的评估问题。通过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步骤入手,阐明用模糊综合评判对装备生命力评估的依据,举例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潜艇主推进系统生命力的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3.
提升潜艇兵力体系作战能力,是潜艇兵力适应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必然要求。依据潜艇体系作战能力的评估目的,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指标体系,确立了以综合集成法为主的潜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可为潜艇兵力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有效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和任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了实施模块化方法建造潜艇的意义,对潜艇模块化体系的生命力作了初步的论述,提出近期可能实现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5.
水上不沉性是潜艇设计、校核的重点,涉及潜艇生命力和安全性.国内目前对潜艇水上不沉性仅有分项指标考核要求,缺少综合量化评估方法,潜艇不沉性往往只能定性分析,难以评价其性能的优劣,使得潜艇不沉性设计缺少评定衡准.围绕实现潜艇水上不沉性的量化评估,本文基于对潜艇水上不沉性各分项指标的评估分析,采取层次分析法(AHP)和S型函...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摊板厚方法,将双壳体潜艇的非耐压壳体的刚度和质量折合到耐压壳体,从而形成一个近似的单壳体潜艇。在此基础上,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单壳体潜艇结构的冲击环境进行数值仿真研究,提取典型武器单发命中单壳体潜艇时潜艇结构不同位置处的冲击响应,对典型位置进行傅离叶谱分析和冲击响应谱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正下方工况爆炸时潜艇的冲击响应以垂向响应为主;耐压壳和内部结构响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各部位的冲击响应主要以中频段为主,高频的成分丰富,响应差异很大。相关结论为单壳体潜艇的艇体冲击环境评估以及进一步对其生命力水平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详细分析了常规潜艇作战能力的评估体系,运用效用函数理论和方法对常规潜艇作战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从而为综合评估常规潜艇作战能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外船舶科技》2005,(2):47-48
1)静载对潜艇操舵规律的影响分析,2)潜艇生命力决策辅助系统设计,3)基于仿真的舰船研制评估系统PDM集成框架研究,4)海上自升式炸礁船设计,5)船舶甲板上大物件受力计算。  相似文献   

9.
《中国修船》2019,(2):38-42
艇员级维修是潜艇维修三级体系中最有效、最直接的保障手段,文章针对潜艇遂行任务期间,艇员级维修任务重、组织实施难度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艇员级维修效能评估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计算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维修系统的维修效能进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0.
多发武器同时命中时潜艇冲击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潜艇在遭受单发命中和多发武器同时命中后的冲击环境对比分析.潜艇的冲击环境是考核潜艇生命力问题的关键.它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单发命中、多发同时命中和延时命中.本文结合大型有限元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某型潜艇进行了单发命中、多发同时命中时的数值模拟研究,对潜艇在遭受典型武器攻击后的冲击环境和冲击因子进行了研究,计算了艇体在受攻击后全艇的加速度响应,并给出了单发命中时冲击响应(加速度)峰值在潜艇不同部位的规律,以及单发命中和多发同时命中时冲击响应(加速度)的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单发命中时冲击响应峰值在潜艇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趋势,在水中爆炸冲击波作用的同时结构还会受到前驱波的作用,两发同时爆炸的加速度峰均值并不等于相应两个单发爆炸的简单代数和.这对于整个潜艇的生命力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潜艇在海战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鱼雷、水雷、导弹以及深水炸弹等水中兵器的打击,因此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同时提高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能力也是提升潜艇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述了潜艇抗爆的研究现状及采用的常用抗爆方法,提出了3种最新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气泡帷幕衰减水中冲击波的理论机理和实验研究成果,为潜艇抗爆炸冲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舰船操纵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舵的性能,而对于潜艇而言,舵的作用更加重要。为了提高潜艇战斗力,目前各国都在争相研制新一代自动舵,期盼在控制航向的同时控制深度,从而提高水下生命力和战斗力。论文介绍了自动舵的发展历程,比较了各种控制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3.
潜艇的先进制造技术与隐身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纪竹盛 《中国造船》2005,46(2):96-100
隐身性是提高潜艇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保障,低噪声和大潜深是潜艇隐身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生产工艺的角度论述了降噪技术和增大潜深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总段模块化制造技术"和潜艇"精度制造技术"的设计思想,这对潜艇的设计以及制造工艺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较全面地建立了常规潜艇的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从可运行性、使用性及作战能力3个方面详述所含指标。这一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对进一步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同时针对该体系引入综合层次分析法,利用该法给出了常规潜艇综合性能定量评估值。实例证明,该指标体系及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潜艇操纵面几何参数敏感性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潜艇垂直面操纵运动线性运动方程为基础,以反映潜艇垂直面操纵性特征的典型技术指标为评价体系,提出了潜艇操纵面几何参数敏感性概念,采用敏感性指数作为评估操纵面参数对潜艇垂直面操纵性影响的指标.在主艇体参数固定条件下,为潜艇设计了系列参数的首尾操纵面,采用Bohlman的水动力估算方法,估算了该艇的线性水动力系数.在水动力估算和敏感性概念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敏感性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得到了潜艇首尾操纵面几何参数不影响潜艇逆速,尾操纵面对首舵升速率有很强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胡俊鹏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26-28,136
文章叙述了潜艇总体安全性研究的有关内容:潜艇动力抗沉、潜艇结构、平台保障、核动力装置、武器系统等安全性技术研究和安全性综合信息技术研究,介绍了国外潜艇动力抗沉安全性技术的现状,并对潜艇在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提出了潜艇总体安全性研究应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介绍5000 t海缆施工船“启帆9号”的研发设计,包括海缆作业特点以及在大型海缆船设计中的船型优化、船体结构、海缆作业系统、定位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的设计思路,并对大流速条件下海缆敷设、维修作业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夏贤坤  谢祚水 《中国造船》2006,47(3):130-133
针对一种全新的潜艇耐压壳体结构形式——夹层圆柱壳结构形式,借助适用于该种结构形式的解析法计算公式,并选定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设计,编写了优化程序;分析了该种结构形式与单层耐压壳体结构形式相比较所存在的利弊;在比较过程中,给出了四个优化算例以及比较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于建造大潜深的潜艇,夹层圆柱壳结构形式是一种可以考虑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潜艇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文恩  孙尧 《船舶工程》2004,26(2):68-70
提出一种基于多信息源的潜艇目标识别系统原理模型,介绍了证据理论在潜艇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方法,给出了针对潜艇装备情况,建立各种识别信息源的方法,初步探讨了该识别系统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有效的决策规则,为解决潜艇目标识别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潜艇排水量大小与其总体性能密切相关,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存在潜艇排水量不断增加而导致其总体性能降低的问题。为提升潜艇的综合作战能力,需有效控制排水量。德国212A型和俄罗斯"拉达"级等世界先进常规潜艇的排水量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当今具代表性的世界先进常规潜艇的正常排水量约为1 500~1 700 t;通过对组成常规潜艇排水量的载荷进行分解分类,分析了各类载荷占常规潜艇排水量的比例(载荷系数),得出常规潜艇排水量的载荷权重(结构重量约占40%,动力装置约占20%~30%)。通过对影响潜艇排水量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以总体优化设计技术为手段,以动力装置和船体结构为重点的排水量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