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酒后驾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3种,即行政、民事、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它是针对酒后驾车但尚未造成后果者的处罚,主要反映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等。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车载酒精检测设备的发展历史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预防酒后驾车技术的研究,并且追踪分析这些技术能否有效地解决酒后驾车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外政府和汽车厂家通过各种技术方法阻止车辆的起动以控制司机的酒后驾车行为。早期这些技术主要基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和其它酒后表现行为来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由于上述方法存在检测技术的缺陷,判断驾驶员酒后驾车的方法逐渐被通过驾驶员呼出气体而检测其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方法所代替。现代的车载酒精检测设备是随着先进的酒精  相似文献   

3.
一锋 《交通与运输》2009,25(5):35-35
最近,社会各界对酒后驾车肇事颇多议论。有一种说法被多次提到,即所谓我国处于快速机动化阶段,酒后驾驶肇事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发展过程,因此,应当更多地用相对宽容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不应当以“危害公共安全”来进行定罪。笔者认为,对交通事故和酒后驾车的概念需要明确认定,切不可混淆概念,误导舆论。  相似文献   

4.
日本于2007年6月20日公布了修订后的道路交通法,于2007年9月19日起生效。其中有关酒后驾车条文内容如下: 第六十五条 第一款任何人不得于酒后驾驶车辆等。 第二款任何人不得向饮酒后有可能违反前款规定驾驶车辆等的人提供车辆等。  相似文献   

5.
一剑 《交通与运输》2009,25(5):34-34
自2009年8月15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各地积极开展统一行动,结合本地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规律特点,集中警力加大对饭店、酒吧、娱乐场所等重点路段的管控力度,形成严管态势。但社会上有部分人对酒后驾车议论较多:有的人认为酒后驾驶肇事是我国快速机动化发展阶段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必大惊小怪;有的人认为酒后笃车是项长期工作,不能“长效工作突击做”等。这期多频道栏目,就整治酒后驾车开展讨论,为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统一思想,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50%左右的致死性车祸与酒后驾车有关,饮酒或醉酒驾车堪称交通肇事中最危险的“杀手”。国外对“酒后驾车”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法规和处罚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酒化源远流长,“无酒不成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聚散离合,都离不开酒;喝酒过程中,又有“酒逢知己干杯少”、“感情深一口闷”之情怀和酒兴,酒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化与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意识之中。然而,俗语说“喝酒误事”,酒后驾车导致了大量的交通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酒后驾车治理成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中的重点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酒后驾车易引发安全事故,这已基本上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酒后驾车为何易肇事,以及其严重程度究竟有多大,也许并非每个人都十分了解。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梅洛博士(Dr,R.Malo)和一些研究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作出了一些分析,并列举了一些具体数据。  相似文献   

9.
日本公布了新的《道路交通法》后,将驾驶中使用手机、游戏机的驾驶员列为处罚对象,并加大了对酒后驾车、飚车行为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0.
李军 《交通与运输》2008,24(4):75-75
酒后驾车是对自己和公众生命安全极不负责的表现,是全社会的一大安全隐患。在此,让我们看看国外如何严惩酒后驾车者的。  相似文献   

11.
李博彬 《家用汽车》2006,(10):166-167
未饮酒的正常人刹车测试成绩为0.9秒,而喝了一罐啤酒后,再次测试却用了2.1秒,这个实验告诉我们,“酒后驾车”的危害。8月16日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展上,让你合法地“酒后驾车”,亲身体验“酒后驾车”的危害。权威的数据让人信服1951年~2005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逐年递增,2003年后略有下降,北京市的情况也基本相同。但2005年北京市汽车数量急剧增长,但死亡人数却下降很多,说明北京市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也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驾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50%左右的致死性车祸与酒后驾车有关,饮酒或醉酒驾车堪称交通肇事中最危险的“杀手”。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法规,并广泛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对酒后驾驶行为进行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其特点主要有:第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第二,交通处罚更加科学、客观;第三,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第四,事故现场的快速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盛琰 《上海地方交通》2009,(9):37-37,F0003
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这是每个驾车者必须牢记的箴言。酒后驾车酿出的一幕幕惨剧让世人深恶痛绝,千万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万万不可给他人及其家庭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5.
<正>大多涉及酒驾或逃逸,以80后居多终身禁驾,意味着这辈子再也没有资格开汽车和摩托车了。据中山市交警支队透露,去年中山市共有90人因酒后驾驶肇事等原因被终身禁驾。据中山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被处以终身禁驾的90名人员均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90人中,32人因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36人因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构成犯罪;10人因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构成犯罪;还有12人未取得驾驶证发生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6.
酒后驾车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一些国家纷纷制定了对酒后驾车者的处罚规定,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一峰 《交通与运输》2009,25(5):34-35
近来频频曝光的严重酒后交通事故,使全国普遍对酒后驾车的严查重罚重视起来。我国的汽车拥有量仅占世界汽车拥有量的3%,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却占世界交通事故的16%。据有关地区交警统计,如此高发的交通事故,有25%是因为酒后或者醉酒驾驶造成的。但是,依靠广泛的检查和严厉的处罚就能够减少酒后驾车数以及事故发生数吗?  相似文献   

18.
随着“醉驾入刑”宣传工作的深入,很多驾驶员朋友对酒后驾车的危害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值得广大驾驶员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9.
海外资讯     
《城市交通》2006,4(6):86-87
交通规划预测:技巧和参数,2007 TRB年会稿件初审结束,美国规划协会交通规划分会2007年会员调查,AMPO完成对大都市和州交通规划规则的评审,美国人通勤时间需要60min以上的增长50%,韩国《2006道路交通安全白皮书》关于酒后驾车的统计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万象     
酒后驾车被罚扫大街,德国“真刀实枪”学开车,伦敦出租汽车司机有“知识”,从行人闯红灯看中美化差异,轮流排排坐,俄新交规废了普京的爱车[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