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尚未烟消云散,猴年车市的锣鼓早已敲得震天响,新年伊始,人们对猴年车市有着太多的企盼——  相似文献   

2.
跌宕车市     
如何客观地分析、理性地审视过去的2008年和正在面对的2009年中国车市?这是业界需要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每到年末时,汽车厂商们总是劳而不惫地打响年底大决战,当然2005年也不例外。刚进入11月中旬,残酷的年底决战又摆在眼前。11月11日,上海的三大汽车生产商推出新品、降价轮番上场,提前开始了年末的最后冲刺。  相似文献   

4.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7,(3):45-45
时光如水,阳历年过去又迎来农历新年。如今年节长假越来越多,汽车市场以往的大幅度涨落也被逐渐分散,春节前后一样是销售高峰,虽然去年新车推出太多让众多厂商在新的一年显得后劲不足,但无论是新推出的车型还是成熟的品牌,都在“年关”前后亮出了优惠牌,力争得到一个销售大红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国车市在经历了3年的高速增长后,汽车市场的增速今年开始放缓。产能激增、新品迭出、降价不停换来的不再是消费者蓬勃的热情,而是令厂家和经销商毫无办法的持币待购情绪。2004年5月,国内车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降价狂潮,业界不禁惊呼为车市“黑五月”。  相似文献   

6.
7.
北京骏宝威汽车销售公司是一汽大众的专卖店。8月1日,一个姓王的销售员对记者说,“最难熬的日子终于过去了,销售正逐渐恢复常态,降价让利还是最有效的办法。”他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捷达、宝来销售反弹较快,而一直销售不畅的高尔夫最近“走”的很好。  相似文献   

8.
9.
与上年的低迷相比,2005年汽车市场有了平稳的回升,车市一直不温不火,由爆发式增长转向平稳发展阶段已成定局。2005年前10个月共累计销售轿车2256511辆,同比累计增长了25.05%。轿车市场走出了2004年低迷的状态,迎来了较高的增长态势。随着年底销售高峰的到来,各乘用车厂家销量纷纷上翘,11月份环比增幅普遍在10%以上,形成为6月、9月之后的第三个销售高峰,这种增长已经超越年初的预期。与2004年下半年车市一路下滑相反,05年下半年以来车市回暖势头逐渐确立,增长率接近18%。  相似文献   

10.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26):21-23
与过去两年的高增长相比,从2004年二季度开始我国汽车市场急转直下,4、5、6月产销量持续大幅减少,汽车厂家及流通领域的库存急剧增加,价格战全面爆发,几乎所有的企业和车型都名列其中,无一幸免。频繁、大幅度的价格战不但没有使销量有所上升反而助长了消费者的持币代购情绪,于是汽车厂商又联合媒体,共同制造车市回暖的假象,各大媒体到处充斥着车市回暖的报道,怎奈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识破了车市回暖的假象之后,反而将钱揣得更紧了,使得7、8月份的车市仍然不见起色。  相似文献   

11.
面对汽车销售连续下滑,降价显然不是“救世良药”。“买涨不买跌”心理.再次在近日不断跌价的车市中得到验证。继南北大众“联手”降价的消息后.几乎鲜有人表示会立即采取买车行动.相反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在问:降到底了吗?看来车市的低迷似乎不是降价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解决持币待购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推出令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好产品。这里搜集了一些年内或明年可能上市的新车型.看看当中是否有能打动你的车型,也期待它们的出现能冲破低迷的车市。  相似文献   

12.
7月,降价风暴之后的车市依旧疲软。有巨大库存压力的商家在苦苦支撑,捂紧钱袋的消费者还在等待新的惊喜:  相似文献   

13.
14.
2004年是中国汽车企业初尝市场严酷滋味的一年,其发展变化更是令人应接不暇。在这一年里,仅仅用“低迷”、“萧条”、“降价”之类的词来形容车市是远远不够的,与前二年车市“井喷”相比,留给人们的思考与忧虑明显多于前者。这里,罗列了这一年中点击最多的车市十大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盛况空前的北京国际车展大幕即将拉开,公众对车展的关注程度已日益高涨。车展效应已在逐步升温,尤其是上两届北京国际车展的火爆也势必将延伸到本届车展,再加上2006年的北京国际车展正值年末的销售旺季,由于金九银十“赚一把”的希望泡汤,企业的销售压力倍增,故此良机对于企业尤为珍贵。所以刚刚进入11月,广大汽车厂商纷纷摩拳擦掌,看好了北京车展的大好时机,希望能够借助车展的热潮带动汽车销售。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份,国内生产汽车近74万辆,与2004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增长,增长率仅为0.96%;销量为68.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94%。其中轿车产量为30万辆,同比下降7.96%;销量为28万辆,同比下降15.89%。2004年中国轿车市场低迷,曾有业内人士和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市场形势会变好,产销增幅至少会升高3~5个百分点;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作出了同样的预测。然而,前两个月的产销形势让业界深感迷惑:2005年后几个月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走势将会如何,私人购车的时机、价位、品牌到底该怎样选择,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林 《上海汽车》2002,(4):23-24
2001年四季度的轿车市场,好像已为大自然严寒的“淫威”所震慑,“温度”直线下降,市场冷气袭人。任何意在启动市场的促销努力,就像是人们在严冬里呵出的热气,仅是能见到踪迹而己,丝毫也起不到任何的升温功效。即便是如富康、捷达将低端车型价格降到10万元以下的“惊人”举措,也只能是轰动一时,不久便复归沉寂。  相似文献   

18.
吴勇 《汽车情报》2004,(17):18-20
如果说2003年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是降价的话,2004年,降价依然是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4年初以来国内已有20多个品牌的80多种车型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一场波澜壮阔的降价狂潮正在席卷全国车市。降价的受益者是汽车消费者,降价告诉人们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成熟,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驶入了买方市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降价也警示汽车厂家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阿成 《汽车与配件》2004,(33):15-15
燃油箱是车上唯一储存燃油的地方,是车上重要的安全部件。它必须牢固、密封。传统的燃油箱用金属制造,随着塑料在车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现在一种塑料燃油箱正逐渐取代金属燃油箱。塑料燃油箱应用的前提是,它必须具有金属燃油箱的性能,要具有耐冲击、不易渗漏和阻燃.防静电等作用,同时它又要有比金属燃油箱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打算写这封信,已经有些时日了。我觉得你的栏目挺好的,给了我们这些车迷侃车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