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聪聪  杜彬  任静媛 《汽车电器》2022,(9):49-51+54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随着逻辑复杂度的提升,需求变更会引起一系列测试任务,传统人工测试就要不断根据需求进行变更、重复的迭代操作,无法满足当前的软件敏捷开发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Jenkins搭建的可持续集成自动化构建系统,选用SVN作为版本管理工具,采用插件化开发方式进行工具链的集成。该系统采用定时触发和变更触发的方式实现对软件代码每日自动更新并持续集成自动化构建。这为软件研发过程中的代码品质保障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大大减少了测试人员的的重复工作,提高了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控制器软件迭代速度的加快,其对软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软件集成和测试周期短而频繁。持续集成/持续测试(CI/CT)已被认可是尽早发现缺陷的最佳实践。文章分析了汽车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通过引入持续集成测试方法,基于Jenkins搭建软件持续集成测试平台,该平台支持多种开发语言,可以集成调用编译器、模型在环(MIL)测试、硬件在环(HIL)测试等工具链,从而实现软件集成、测试和缺陷通知完全自动化,将软件工程师从重复冗长的集成测试任务中解放出来。持续集成测试在某混合电动汽车(HEV)整车控制器(VCU)软件项目应用以后,可以节省近90%的软件迭代耗时。  相似文献   

3.
在车载时钟同步协议开发过程中引入开源单元测试框架Cpputest,使代码开发过程与单元测试过程相结合:通过合理的文件依赖关系和可测的代码接口,软件模块可以脱离实际硬件平台独立运行;通过编写测试用例,每一次代码改动均可完整验证其可靠性,从而避免缺陷引入,提高了代码质量。运行示例测试结果表明,尽管开发初期工作量增加,但该方法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同时强制要求开发者使用更合理的软件架构,从而减少模块的交接、移植等工作带来的影响,延长了软件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整车电气系统功能集成测试的概念,对于国内当前整车电气系统功能集成测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整车电气系统功能集成测试虽然受到关注,但在整车开发过程中执行起来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通过长期的整车电气系统功能集成测试的工作和研究,提出了改善当前现状的思路并在具体项目中进行实践,对于提升整车电气系统集成测试的效率、控制零部件的质量和保证汽车质量起到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制造是汽车零部件集团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域汽车")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以质量、效率、柔性、敏捷、协同为数字化制造目标,通过基于基础架构、数据平台、信息安全的自动化升级和数字化技术融合提升,构建研发数字化、装备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形成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端到...  相似文献   

6.
目前TBM智能掘进系统偏向于定制开发,耦合性较强,造成代码冗余高、复用率低、开发设计门槛高等诸多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TBM关键参数智能掘进系统技术框架,采用低无代码模式降低开发门槛,通过模块化开发实现了系统较低的耦合度。在此基础上,以算法模型与系统软件分属不同服务的方式,集成来自不同算法开发人员的模型,实现了系统软件与算法模型的快速集成,用于TBM智能掘进过程中关键参数的预测及控制。实践表明,该系统在吉林引松项目TBM施工中应用效果良好,对提升TBM掘进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ESP HIL湿式台架和自动化测试管理系统构建及应用。台架由dSPACE测控系统、ESP系统机电液零件、车辆动力学模型和系统仿真模型等构成,实现了ESP系统开闭环测试;自动化测试管理系统基于dSPACE SYNECT开发集成,实现了测试脚本创建、测试过程执行和测试报告输出全流程自动化。以ESP附加功能中的坡起辅助(HSA)功能测试实例介绍了自动化测试的应用,有力支持了ESP系统开发验证,显著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保证测试的精确追溯性,是一套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行业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正>在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下,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各模型的优点,充分吸收行业优秀企业的最佳实践的流程设计方法。本方法采用迭代和持续改进策略,缩短流程建设周期,并通过应用实践提高流程的效率和可操作性。汽车电子产品开发与传统机械产品相比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开发周期更长、投入更大。产品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开发流程过程体系的质量,电子产品开发流程不仅可以规范产品开发过程,且可以在保证产品开发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为企业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体系保证。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在现有软件开发体系流程下复杂机电耦合系统软件开发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提升其软件交付质量的优化方案,并在某项目开发中进行了实践应用探索。通过强化需求动态追溯及闭环的数字化过程管理,以及基于HIL的前置化集成测试,有效提升了正式交付软件的质量,明显降低了在项目造车及整车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数量,节省了项目开发及维护的周期和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主要使用车载ECU中用于生成代码的模型开发过程,从以往的自上而下开发流程转变为自下而上开发流程,极大提高AUTOSAR模型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缩短整车开发周期,进一步实现座舱系统的智能化和网联化,适应软件定义汽车、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时代召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IL的智能座舱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主要集成了自动化测试机柜、机器人测试箱和工控机。其中机器人测试箱主要有机械臂、定制化触手、人工嘴、拾音器、高帧摄像头、高清摄像头、通用夹具等,用于代替人工操作和识别判定,可完成信息娱乐的功能和性能自动化测试,例如UI的功能逻辑验证、画面流转、多屏同步、语音交互、总线监控仿真、响应时间、流畅度等。该智能座舱测试系统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为智能座舱软件系统的快速开发、快速迭代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代码高复杂度导致软件问题频发的现象,根据ECU的软件架构以及与功能稳固性相关的要素,提出有效的软件性能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结果,总结性能优化矩阵表,并结合软件压力测试,对ECU进行闭环的性能测试与优化,以提高软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搭载集成式电驱动系统的某纯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动力丢失问题,通过故障FTA分析、实车静态和动态的验证,发现高转速工况下整车EMC对集成控制器的低压采样存在干扰。通过对集成控制器的硬件和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分析,并进行了台架测试、板级测试和整车试验验证,得出了软硬件协调优化能有效抗干扰的结论。降低了今后新项目的开发风险,节省了新项目的开发周期和开发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整车电控系统诊断各自分离、诊断工具繁多,故障诊断效率低。基于此,设计开发了一款集成的多功能诊断仪系统,实现一套系统即可满足整车电控系统的诊断需求。本文介绍多功能诊断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并进行台架与实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多功能诊断仪系统可实现整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提高故障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开发流程中,目前主流的整车控制系统开发模式是"V"型开发模式。V模型又叫RAD(Ra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快速应用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模型,由于其模型构图形似字母V,所以又称软件测试的V模型。它通过开发和测试同时进行的方式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经过研究发现,通过一种集成多种新能源汽车测试设备的多功能测试台架,有机会在新能源汽车原来的开发流程基础上,提前验证新能源整车及各零部件,进一步缩短开发周期。文章对此测试台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开发的汽车发动机与起动机性能匹配的测试系统,能在起动的数秒钟内测出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值,通过对检测数据的高精度曲线拟合,能准确地反映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并能保存数据、打印结果、绘制匹配特性曲线以及实现曲线的局部放大显示。系统的可靠性措施保证了系统的持续运转和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敏捷制造起源,结合中国汽车工业实际,探讨了中国汽车工业敏捷制造战略模式和关键技术研究目标以及在中国汽车制造业实施敏捷制造的基本战略考虑,重点讨论了敏捷制造环境下汽车产品开发内涵特征,集成快速开发基本问题,基本目标和关键工程技术群。  相似文献   

18.
以专业生产自行车内胎及内胎密封剂而著称的美国SLIME公司,近年来不断持续开发新品,并将产品范畴逐步延伸至自行车外胎,形成了颇具自己特色的自行车轮胎系列。近日,该公司强劲推出一款名为“SRT FR”的自行车外胎。据测试,这款产品是该公司同一系列产品中最坚固耐用的,售价为65美元。  相似文献   

19.
网关是汽车不可缺少的信息枢纽,在汽车开发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旨在利用网关对汽车信息的处理能力,结合快速原型硬件系统,利用基于模型的开发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在汽车台架测试和整车试制过程中的程度调试作用。文章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算法程序,利用dSPACE公司的RCP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开发网关模型并集成控制算法,采用其配套的上位机测试和监控软件Control Desk进行程序的测试。本文开发的网关模型通过了台架测试和整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此网关开发平台可以很好的满足汽车开发过程中网关及部分控制器算法的实验验证需求,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发动机管理系统应用功能的开发效率和质量,文章介绍了基于Labear开发自动测试系统的背景、建立整个自动测试系统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该自动测试系统在实际功能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该测试系统在策略开发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控制策略开发正确性的快速校验,提高了软件开发和测试的效率,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降低了软件开发风险和开发费用,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