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文学到解放后的十七年文学,集体主义始终是左右作家创作的主导思想。不仅人物塑造要工农兵化,而且作家主体也需集体化,任何打有个体印痕的私人话语都在工农、人民等集体概念改造、消融下趋于式微,“谁在说话”、“说什么话”的政治立场成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与全球化文明发展的关系,认为从语境入手是研究和建构全球化新文明形态的重要手段和线索。在建构“全球化文明语境”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其中所蕴涵着的各种话语方式、内容和机制的争论,反对“无语境化”和“泛语境化”两种倾向。只有明确建构全球化文明语境与全球化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从话语语境的自由、平等、差异和共同参与入手,营造出一个众生皆有说话权利的全球化文明生成机制。“全球化文明语境”是建构新的全球文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解读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默于1982年出版的《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在这部著作中,罗默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陷入危机之中,是因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缺乏一个新的剥削理论,他从博奕论出发,提出了“一般剥削理论”,创建了“社会必要剥削”,“社会主义的剥削”等新概念,但这一理论也存在着难以消除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以乐景写哀”是自《诗经》以来一直被运用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它可以收到“倍增其哀”的效果,它是乐少苦多这一严酷的人生境况和中国文人浓重的悲剧心理的反映,与中国文人“由乐转悲”、“由盛观衰”、“乐极悲来”这一惯常思维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其哲学依据是《老子》、《周易》所强调的相反相成。  相似文献   

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围绕作家个人创作经历、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实践等问题展开。回顾自身创作经历,勒克莱齐奥教授强调文学创作的“当代性”,认为任何时期的作品都承载着作者与读者所创造的共同价值,成为其所处时代的见证。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打破规则的越界行为至关重要,但这种越界如果仅以美学为导向,则可能落入僵化的窠臼。勒克莱齐奥欣赏开放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提供了与他者交流的可能。文学是跨文化的例证,跨文化是推动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勒克莱齐奥作品的重要主题。勒克莱齐奥反对世界文学的等级划分,倡导践行“非线性”艺术史观,指出面对当今时代,跨文化与跨学科必将在塑造一种全新人文主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改革开放之前和进行之中,我党先后提出确立了三次“标准’’即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而每次标准的提出和确立都与邓小平的贡献分不开,邓小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相适应,全球制度过漫长的演变而成形一定的体系,然而从近乎“完善”的国际金本位发展至今,全球汇率似乎陷入了“无制度”的牙买加体系。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呼唤着新的国际汇率体系的到来,正当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两派学者争论不休时,蒙代尔提出了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欧元区便是该理论的伟大实践,货币区理论是否在全球范围适用?货币一体化是否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本文试图作一些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孔子对诗的"兴观群怨"的理论,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理论,也是历代诗歌批评史讨论的对象,并且贯穿于历代诗歌的创作实际中.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诗可以群"从"兴"、"观"、"怨"中割裂开来,导致人们忽视了"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与先秦时代文学活动的关系."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反映了先秦时期文学活动的集体性.这一理论为我们研究文学觉醒的时间问题提供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9.
“安全困境”或称“霍布斯恐惧困境”是国际关系学和国际关系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安全困境”客观性的历史考察,从历史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分析超越“安全困境”的可能性及其所需要的条件,并对“安全困境”与“中国威胁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泽厚反对把“自然人化”的过程解释成为非物质性劳动实践的精神活动过程,但他的“广义自然人化说”,也只不过是一种概念魔术,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自然美的形成根源和本质,相反,倒更暴露出实践派美学理论的“病灶”深刻、原则难保。  相似文献   

11.
试论陈云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一生高度关注党的建设问题,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对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做了初步探索和总结,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为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把握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确保党的先进性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立法和实践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背离,这种背离既影响着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也在民事诉讼实务中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因此民事诉讼的目的在理论、立法和实践上必须从背离走向统一。修改民事诉讼法、司法体制改革等,应当关注如何实现民事诉讼目的在理论、立法和实践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Chen系统及其混沌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Chen系统的混沌运动,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分析系统基本动力学性质,并通过系统相图、全局分岔图与Lyapunov指数图分析该Chen混沌系统动力学行为.然后利用x…控制法、恒定外激励控制法对该混沌系统进行控制,将该混沌系统稳定到稳定的周期轨道上.  相似文献   

14.
宋元之交,蒙元大军加紧追捕南宋残余势力,东南沿海政局动荡不安,各种军事势力趁机崛起。"海盗"的陈五虎与"山贼"的陈吊眼是当时闽粤沿海之交两大军事集团,也是当地的豪强。陈五虎主要的势力在潮州沿海,陈吊眼的势力主要在漳州山区,但不是绝对的,其势力范围海陆交错,互有重叠。无论是陈吊眼,还是陈五虎军事集团,他们都没有所谓的"忠义"与是非观念,时而投诚南宋小朝廷,时而归降蒙元,一切都以自身的利益为依归,首鼠两端,反复无常。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利益的大考验与博弈中,最终的结果是:陈五虎家族助元有功,被封官加爵;陈吊眼集团因抗拒元军而被扑灭。  相似文献   

15.
陈宜中岭南遗事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涉及:1、陈宜中及其子侄的下落;2、与“七子流芳”传说有关的岭南《陈氏族谱》排查(部分);3、陈千墓和陈凤台墓解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陈修园的医学教育思想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他提出的教学原则是“简便易知,颇切时用”,他主张学医要多读书,多临症,勤思善悟。在教学法上,他主张教材要易懂易记;讲课要善于引导,重视说理,善于总结临症得失。他乐于传授,主张严格考核医生等。总之,陈修园是一位杰出的医学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  相似文献   

17.
广告标语的模因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模因论的发展、概念和分类,从模因仿制来源:成语、俗语、谚语,流行歌曲、畅销书名及影视作品,政治口号,网络语言及流行语等四个方面,系统地对广告标语的模因化进行研究并配以具体数例加以分析,讨论了广告标语中强势模因得以成功传播的原因,指出只有与标题结合具有合理性的模因复合体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拓展并完善语言模因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18.
"六书"是从本源上解释文字,是造字和用字方法的科学归纳;灯谜则是从现象上戏说文字,是对现有文字的艺术演绎。"六书"理论可为灯谜成谜提供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9.
DV做为一种百姓记录生活、关注社会的一种新的民间书写方式,没有视点的连接、没有轴线、没有主机位、没有交代环境空间的大景别镜头、甚至跳接是DV作品的常态。但笔者认为,只有在剪辑理论指导下的校园DV创作才具有永葆青春的艺术价值,学习剪辑理论并将其应用到校园DV作品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