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汉地铁徐家棚换乘站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是武汉远景规划网络中衔接西部新城组群、南部新城组群的一条重要的市域线路,7号线一期工程共设站18座,其中换乘站9座。徐家棚站为7号线长江以南靠江第一个站,该站位于和平大道和团结路交叉路口处,在线网规划中7号线徐家棚站与5号线、8号线换乘,因此徐家棚站为三线换乘车站,如何处理好三线的换乘关系、做好换乘节点的对接规划预留以及处理好与市政工程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研究结论:本研究根据三条线路的大致规划走向,结合站址周边环境条件提出徐家棚站换乘方式为三线"工"字形换乘,并将过江公路隧道这一市政工程与地铁车站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工期设计、同期实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本文对于正在或者即将进行的三线换乘车站与市政工程的结合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武汉地铁连续同台换乘站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比常见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方案,车站同台换乘模式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受到设计者和广大乘客的喜爱,但该换乘模式无法解决反向换乘不便的问题。为满足乘客通过同站台完成各个分向换乘的需求,武汉地铁2、4号线采用了连续同站台换乘的新型模式。从武汉地铁2、4号线换乘站的设计思路出发,通过分析2014年度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流数据,结合换乘站的客流组织方案,对这种新型换乘设计思路的实用性进行研究与评价,以期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城市新区后期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管线迁改和道路破复的影响,需将部分轨道交通车站和区间土建部分与城市道路、市政管线、综合管廊等工程同期实施.以石家庄正定新区地铁1号线二期市政预留工程4站、3区间为例,对该线路预留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预留的原则与标准,以及主体及附属工程等的封堵措施、盾构端头加固的做法、换乘节点的预留、附属与市政工程接驳及周边规划商业的预留、设备的预留预埋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城市的发展能为轨道交通工程带来充足的客流,提高地铁的价值,实现地铁工程与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根据《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要求,地铁8号线需引入规划华侨城,华侨城紧临东湖风景区,是8号线主方向的突变点,8号线与华侨城结合困难,为了引入华侨城,在东湖区域形成了绕圈现象,增加了工程规模,对东湖风景区形成较大的影响.研究结论: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制订对策及进行对策实施,解决了8号线与华侨城规划结合的难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与建设规划方案相比,缩短了线路长度,节省了工程投资21亿元;(2)通过车站的合理设置,华侨城支线与地铁4号线良好地覆盖了周边区域,有利于区域的快速发展;(3)进行了物业开发,增加了物业面积29 150 m2,加大了地铁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铁线网往往会在城市中心区规划2条及以上的线路并形成换乘。若换乘站并未能同步实施,先建车站往往通过预留换乘节点的方式以形成今后的换乘条件,使得后建车站的设计、建设难度增大。以南宁地铁先建的1号线与后建的3号线换乘站金湖广场站为例,基于复杂的控制条件,探究出不同的方案并进行比选,引入“0-4评分法”及“权重评分法”进行方案评分,最终得出合理的3号线站位方案。  相似文献   

6.
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洋湖垸站换乘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轨道交通车站建筑换乘方案设计与周边城市景观的协调,对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的影响以及对居民既有生活的影响等,越来越成为项目建设的重点。通过对常用地铁车站换乘形式的研究,对建设时序相差较远的换乘站推荐采用L形通道或T形连接站厅换乘形式。以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洋湖垸站为例,对车站方案换乘形式的选择及相应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7.
胡双平 《铁道工程学报》2011,(10):124-128,136
研究目的: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路网,必然存在着两线或两线以上的相交,构成了多种形式的换乘。同时还要考虑与地面铁路客站、航空站、地面大型公交枢纽站、轮船码头和公路客站等接近换乘。由此,换乘车站是地铁车站的重要枢纽站,设计分析均较为复杂。重庆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冉家坝车站为三线换乘车站,需要对换乘节点区域进行三维分析,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车站结构的安全。研究结论:本文结合冉家坝车站的三维模型分析,提出了换乘节点区域应力配筋的设计方法;根据换乘节点厚板的受力特点,提出了双向板布置模式;根据中柱受力情况,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柱方案;根据TBM过站模拟的分析,提出了轨行中板的TBM荷载用临时支撑承载与结构使用功能的永久荷载结构承重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综合设计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阳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3):55--58
以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高架段)施工设计为例,分析研究车站建筑设计与城市整体交通规划相协调,车站设计与物业开发相结合,车站建筑与内部装修设计、绿化设计及周边环境一体化设计,车站建筑与标志系统及共性运营设施相协调的综合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工程为例,全面梳理地铁与综合管廊的空间关系,并按建设时序进行分类,深入研究各种条件下处理地铁与管廊工程的协调方案,从地铁区间、车站附属以及车站主体3个方面提出综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实施的解决方案。综合管廊与地铁区间相交时,地铁设计在纵向上加大埋深;与车站附属相交时,根据建设时序选择双方上下层关系;与车站主体相交时,根据建设时序选择合建或者绕避,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地铁换乘车站方案研究通常基于较为稳定的线站位条件开展的,即便是远期预留车站,其线站位方案也是比较稳定的。但佛山地铁容桂站则截然不同,其近期实施3号线站位稳定、配线方案稳定、线路方案不稳定,远期规划9号线站位、线位以及配线方案均不稳定。通过对站址周边控制因素的梳理研究,以外部控制因素为抓手,对3号线与9号线不稳定的线站位条件采用平行推理、逐级递进的方式分类研究,得出综合规模经济合理,近期施工协调难度小、预留工程量小、条件灵活,远期换乘方便,实施难度小的包容性方案。然后反向再对近期3号线与规划9号线不稳定的线路条件提出确定性要求,最终完成推荐方案。方案研究的切入点、方案比选的角度、方案推导的方法均与常规设计思路不同,可为城市复杂环境线站位不稳定条件下换乘车站方案研究思路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大型换乘节点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静安寺大型换乘节点的建设方案,探讨轨道交通大型换乘节点的建设与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使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得到有效延伸。  相似文献   

12.
系统保证管理在成都地铁机电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保证管理在国外多个轨道交通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成都地铁立足于国内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现状,结合自身实际,为更好地实现安全和效益的目标,在机电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全面开展了系统保证管理。提出了系统保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工作内容;介绍了成都地铁1号线机电系统实施系统保证管理的工作进程。成都地铁1号线系统保证工作开展近2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引入系统保证管理、促进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起到了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深圳地铁3号线高架车站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架线路的增长比例更快.如何在高架车站的结构选型和设计方面取得优势,将高架车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降到最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和其他城市地铁建设经验,对高架车站常用结构方案及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类似高架车站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根据深圳地铁3号线“建桥一体化”高架车站结构受力特性,采取针对性的结构设计措施和验算手段,可以对该类结构特点扬长避短,满足轨道交通对高架车站结构安全性和乘客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都市快轨是在我国都市圈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轨道交通干线,以京雄快线为例,以探索可推广的都市快轨车站设计标准为目的,使其兼有铁路的快速通达和城轨的公交化运营两方面优势,并与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相融合。梳理传统铁路客运站与城轨车站的特点和差异,以因地制宜、各取所长作为设计导向,剖析京雄快线各站点在线网中的功能定位,分为城市重大交通节点、城市级、区域级,提出面对差异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开发强度做好建筑空间一体化。面对都市快轨快速通达的乘客诉求,采取公交化运营缩短旅行时间,提供高效便捷的换乘、接驳服务水平。面对列车高速越行产生的风压,设全高站台门隔绝轨行区与乘客候车区,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采用“桥建分离”的结构形式,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满足风压计算强度要求。面对都市圈轨道先行,圈内各区域发展的不确定性,在站型选择和总体布局中为都市轨道线路未来逐步成网预留好主支结合、不断生长、网络化运营的拓展条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的全面发展,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重点由单一的工程推进转变为综合协调集约发展。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审批管理、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对接规划管理体系为主要抓手,通过重新梳理规划体系、深化完善规划内容、全面统筹城市建设,提出建立两次选址机制、新增道路景观提升规划、协调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等多种手段,优化既有轨道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加强规划的控制引导作用,确保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庞大的建设投资按传统的政府财政投资模式或以政府信用为依托的银行贷款已经难以支撑。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公私合作(PPP)融资模式的特点、实施条件及其在轨道交通项目中的运作模式。结合北京地铁4号线、深圳地铁4号线的PPP模式运作实践,提出在国内城轨项目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加强对城轨融资的指导;加快前期准备工作;建立城轨项目的成本体系和票价调整机制;改革现有的审批程序等。有关政府部门应从法律法规、价格体系、参与者合同标准等方面完善具体操作规程,从而保证PPP能够成功运用到城轨项目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加密,居民乘坐轨道交通日常出行的比例越来越高,乘客对地铁车站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依托2019年年底开通的成都地铁5号线的成功经验,以对比分析为主,从长编组线路车站布置方式、车站换乘方式与楼扶梯布置、车站人性化设计、站点物业开发与后期地块开发预留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证.研究发现:中部交叉型...  相似文献   

18.
地铁同台换乘车站设计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地铁换乘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中重要的组成单元,是一条轨道线与另一条(多条)连接的枢纽,也是地铁线位稳定的锚固点。研究换乘站中较为复杂的单站同站台换乘站、双站同站台换乘站的换乘功能的优劣及其工程实施的难易,提出可行性方案,为地铁同台换乘站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常见的单站同站台换乘站、双站同站台换乘站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双站同台换乘站可以满足所有乘客的"零"换乘需求,对同向和反向换乘客流都较大的地铁换乘站,在投资允许及施工场地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应采尽可能的选用双站同台换乘站。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铁 6 号线换乘车站设计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地铁6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东西干线,通过对该线换乘车站方案的思路和实践的论述,介绍不同换乘车站方案的研究情况,重点分析如何兼顾以人为本和适应现场条件进行地铁车站设计,从而提出平衡的设计方案,为今后换乘车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