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介绍环焊缝射线检测常用技术,并对微焦点棒阳极周向透照检测技术进行探讨,对该技术在实际横梁管产品检测过程中的工艺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车钩缓冲装置圆筒环焊缝探伤中出现的横波斜探头无法全覆盖,且结构回波和缺陷波难以分辨、极易误判的问题,对环焊缝超声检测技术进行了改进创新,提升了圆筒环焊缝检测的质量稳定性.创新的探伤技术对加工后焊接的圆筒环焊缝形成了全覆盖检测,有效保证了环焊缝的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3.
结合蚌埠淮河铁路特大桥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施工实际,详细介绍了双壁钢围堰拼装、下沉、封底施工的工艺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双壁钢围堰在河床无覆盖层情况下采用了环形槽开挖嵌岩技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铁路罐式集装箱基本结构、射线检测现状及数字射线检测技术,重点阐述了集装箱罐体焊缝采用数字射线检测的工艺布局、工艺流程设计和工艺参数等。  相似文献   

5.
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结构焊缝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钢结构特点 ,对桥梁钢结构的有关焊缝 ,采用超声波法和射线法进行综合探伤 ,并为此设计了专用工具 ,为工程验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系统常用的射线检测技术有射线照相、射线实时成像,其中射线照相技术已在铁路系统应用多年,主要应用于摇枕、侧架射线照相检测、焊接构件焊缝的检测、锅炉压力容器的检测、风缸焊缝检测、铝合金及不锈钢构件检测等;而实时成像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应用则是近年来刚  相似文献   

7.
纵截面为楔形的焊缝,在楔形斜面上使用常规方法中的斜探头检测时,由于声波进入工件楔形面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缺陷的定位变得十分困难,甚至因位置的不确定导致发生误判,务形缺陷的测长几乎不可能。文章研究了一种针对楔形纵截面焊缝检测的斜探头,并通过设计改变对比试块探测面的形状,成功解决了楔形焊缝中缺陷的定位和定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切口处疲劳问题突出,裂纹通常萌生于切口自由边以及切口起始处纵肋-横隔板连接焊缝。为研究不同切口型式对疲劳细节应力的影响,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获得细节在轮载下的应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切口自由边细节是面内应力主导,且较大的切口半径有利于降低应力水平;纵肋腹板在平行于焊缝方向的外侧应力最大,属于纵肋-横隔板连接焊缝中最不利的细节,因此该连接处的裂纹通常会萌生于焊缝末端的纵肋腹板外侧,并沿垂直于焊缝的方向扩展;对于纵肋-横隔板连接焊缝的横隔板细节,当切口型式为相切过渡的方式时,面外应力远小于垂直过渡的方式,而面内应力相反;采用Eurocode 3中推荐的切口型式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纵肋-横隔板(rib-to-floorbeam,RF)焊缝模拟与否及焊缝模拟数量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各疲劳敏感细节应力响应的影响,分别建立无RF焊缝及不同数量RF焊缝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有限元模型,计算轮载作用下各构造细节的应力响应.为提高计算速度与精度,RF焊缝采用体单元模拟,桥面板其他构件采用壳单元模拟,通过约束方程实现体-壳耦合.研究结果表明:模拟RF焊缝时,RF横隔板侧和纵肋侧构造细节的应力幅分别增大66%和54%,其对应的计算疲劳寿命更接近实桥出现裂纹的时间;模拟RF焊缝对弧形切口和RD构造细节应力响应几乎无影响.模拟不同数量RF焊缝对各构造细节应力响应无明显差别;相比于不模拟焊缝的情况,模拟焊缝可以清楚地显示RF焊缝沿高度方向上的应力分布,纵肋和横隔板的连接部位应力过渡更加平滑.  相似文献   

10.
渗透检测(PT)对诸如裂纹、气孔等非连续性焊缝而言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检测时,被检测的非连续性焊缝表面必须是洁净和敞开的。该方法采用的是一种适用于焊缝表面的渗透液。在给定时间内让液体进入非连续性焊缝,然后将多余的液体清除,当渗透液从这些缺陷中流出并使显影液被染色时,就能够检测出缺陷。  相似文献   

11.
铁路罐车环形焊缝大多采用埋弧焊接,罐体封头与筒节间及筒节之间在埋弧焊接时产生气孔、局部未熔合及裂纹等焊接缺陷,导致焊缝射线探伤合格率较低,造成大量返修。通过对焊接方向、收弧处理、引弧板切割标准、焊缝背面保护、焊前预热工艺细节的改进,降低焊缝缺陷,从而提高了罐体埋弧焊缝的射线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以城轨底架端部盖板与牵引梁翼板7HY焊缝为研究对象,采用相控阵超声波检测这一新技术对焊缝缺陷进行检测,解决了常规超声波检测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采用传统超声波对重载铁路钢轨焊缝检测时效率低且易漏检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相控阵超声技术对钢轨焊缝进行检测.通过仿真模拟确定了扫描角度和探头位置等检测工艺,并选取GHT-5和YN-1试块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相控阵超声技术进行焊缝检测可以实现多角度扫查,探头小范围移动即可完成全覆盖扫查,操作简单,效率高,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桥梁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施工需适应不同地质、通航条件、水深、基础体积及河水流速等特殊环境。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岩石河床情况下采用钻孔爆破法基坑开挖,然后进行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施工,对钢围堰设计、基坑爆破、拼装下沉、封底、钻孔平台搭设等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类似工程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太仓市港口开发区玖龙路上七浦塘大桥主墩基础工程中,采用双壁围堰法进行施工。介绍了双壁围堰的设计及平台水下施工的关键技术,如钢围堰预拼装平台、下沉着床填壁混凝土与封底混凝土及施工控制等,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有检测方法分析表明,高速列车车体薄壁型材激光-MIG复合焊焊接结构内部形状复杂,板厚度较薄,常规焊缝焊接质量无损检测方法不易实施。针对此问题,提出超声爬波检测工艺,通过设计型材结构试块和人工模拟缺陷试块,研究型材结构对超声爬波检测的影响。利用该检测工艺对实际焊接试块进行检测,并与X射线检测及有损试验(拉伸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超声爬波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X射线对于气孔和未焊透缺陷检测效果良好,但由于检测方式与防护特殊,检测速度缓慢,不能满足高速列车车体铝合金薄壁型材焊接结构现场检测需求,可作为辅助的检测手段,用于少量抽查检测;超声爬波可检测当量大于等于0.25mm的未焊透焊缝,爬波检测结果与实际未焊透缺陷对应良好,可用于铝合金薄壁型材复合焊接头焊接质量检验。建议以10mm×0.2mm×0.5mm刻痕的回波幅度作为焊缝是否合格的判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机车焊接构架模拟梁焊缝三个区沿深度方向的应力测试,得到了大量的测试数据,基本摸清了焊缝区不同处理状态的纵,横两向应力分布情况,为工厂制定工艺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填初了我厂对大型焊接件压力分布测试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对28mm厚30CrMoV9钢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接研究。通过选择焊前预热、焊后缓冷的焊接工艺来避免焊接气孔、裂纹的产生。对焊接接头进行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30CrMoV9钢能够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焊缝经X射线、磁粉及力学性能检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铁路钢桥交叉焊缝构造细节疲劳可靠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钢桥新型优势结构型式的发展,纵、横向焊缝交叉不可避免。本文依据孙口黄河大桥设计中所采用的交叉焊缝构造细节型式,模拟设计、制备了该细节的疲劳试件。对影响该细节疲劳的两个主要因素金相组织和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模型疲劳试验确定了该细节的S-N曲线,并从疲劳试件断口分析中验证了该细节的疲劳薄弱环节。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该细节的疲劳抗力受到金相组织和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但是其目标可靠度下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纵缝接头因地表超载易发生破损的问题,考虑软土地层的特性,提出在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横向刚度设计中,采用加大隧道结构刚度和强度的"刚性衬砌"设计理念,对管片纵缝接头进行优化。通过局部或者整体增加管片的厚度,均可增加管片纵缝接头的抗弯刚度,从而明显减小管片环的变形,虽然由此使得管片环的弯矩有所增大,但管片环变形减小的幅度远大于其弯矩增大的幅度;分别设计外张纵缝接头与内张纵缝接头连接螺栓的位置,纵缝接头的连接螺栓应靠近接头张开的一侧;在管片环分块时尽量将管片纵缝接头设计在弯矩较小的位置,同时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管片环的分块数量;局部加强纵缝接头位置的管片棱角,以预防管片接头棱角破损;通过合理设计防水密封垫的位置及断面形式,加强盾构隧道管片纵缝接头的防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