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研究目的: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穿越武汉主城区,与线网规划中的多条地铁线路进行换乘。由于经过的城市区域尚处于开发时期,地铁工程多处与规划或在建的市政工程协调。本文通过对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换乘车站方案的介绍,论述了各个换乘车站的控制因素及方案形成的过程,以及方案形成过程中与规划的市政工程协调关系,以工程可实施性和乘客的换乘便捷为出发点,兼顾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为换乘车站设计提出清晰的思路。研究结论:(1)地铁换乘车站设计除了在满足换乘功能外,还要与密切的相关市政工程同期设计、同期实施,应从城市发展的高度统筹协调处理;(2)处于开发阶段的城市区域可利用地铁建设的契机,完善强化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使得区域性的交通组织得到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6):40-40
今年年底,申城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4号线环线、1号线北北延伸段等“三线两段”,将投入试运营。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披露,届时申城将新增68座车站和96km线路,与已经投入运营的5条线共同形成8条线、236km、163座车站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雏形。“1条环线+8处换乘+9站共线”的线网布局,让乘客换乘更为便捷。  相似文献   

3.
国内资讯     
<正>广州地铁1 4号线一期获批广州地铁14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可行性报告已获广东省发改委批复。14号线一期工程始于嘉禾望岗站,沿规划永石路、105国道敷设,止于从化街口,线路全长约54km。全线设13座车站,其中高架站7座。知识城支线工程始于新和站,沿九龙大道敷设,止于镇龙,线路长约22k m,设9座车站(不含新和站)。其中,14号线一期建成开通后可采用快慢车模式运行。14号线一期在嘉禾望岗站与2、3号线换乘、在新和站与知识城支线换乘;知识城支线在镇龙站与21号线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建设大道及香港路交通流量大,周边控制因素多,在此设三线换乘车站施工难度和协调难度均很大,为了避免线路调整对该站带来的影响,需要对香港路站三线换乘方案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论:从各线功能定位、换乘距离、客流、站间距等方面分析,并针对主要原因制订对策及进行对策实施提出了三线换乘的必要性,分析出三站集中设置的优势,避免了施工、协调遇到的难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香港路三线换乘是有必要的,3、6、7号线均需在此设站,形成了三线换乘的局面;(2)从换乘功能,车站施工对周边影响等方面来看,三站集中设置具有一定优势,但在车站细部设置时尚需考虑楼扶梯、出入口的位置,保证换乘流线顺畅.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铁呼家楼站换乘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呼家楼站是北京地铁6号线与既有10号线换乘的车站,10号线车站在设计时为6号线的换乘预留了结构条件。由于建设年代较早,6号线的线路走向和列车制式并不明确,既有车站规模小,换乘预留条件不足。6号线为8列编组,呼家楼站又是全线换乘客流最大的车站,6号线车站设计时通过分析研究以及客流模拟,对既有结构进行改造实现扩容,同时增加换乘通道,形成"井"字形、"8节点"方便快捷的平层换乘车站。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18号线一期南段(航头站-御桥站),两条新线新段于2020年12月26日起开通试运营。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线路长度增至729km(10号线二期9.8 km,18号线一期南段14.5km),运营车站数增至430座(10号线二期6座,18号线一期南段8座),换乘车站增至59座。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2月24日,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河山路站和凤凰公园站正式开工,开始绿化迁移、燃气及电力管线迁改等施工。6号线一期工程起于之江新城双浦站,止于钱江世纪城丰北站,线路全长约26 k m,共设车站19座,其中换乘站6座,分别与地铁1、2、4、5、7号线和杭富城际铁路换乘,在双浦镇设车辆综合基地。预计2018年底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概况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主要位于城市道路的三环与四环之间,起于一期工程终点劲松站南端,止于一期工程起点巴沟站西侧折返线。与一期工程构成北京市地铁的第二环线。线路全长32.48 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3座,其中明挖车站17座、盖挖车站2座、明暗挖结合车站2座、暗挖车站2座、换乘车站12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广州市发改委批复了广州地铁10号线工程。地铁10号线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起于现有的天河客运站,终于现有的西朗站,线路全长约25.46 km,均为地下敷设,总投资210.88亿元,19座车站中有10座为换乘站,分别为:天河客运站与6号线换乘;华师站与11号线换乘;天河路站与1号线、3号线换乘;东湖站与6号线、12号线换乘;滨江东路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5月26日,南京地铁S7号线(宁溧城际)开通试运营。宁溧城际是南京地铁第10条建成运营的线路,线路全长30.16 km,其中地下线10.34km,高架线19.82 km;线路北起禄口机场站,南至无想山站;新建9座车站,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4座。近期采用B型车4节编组,最高运营速度100 km/h。宁溧城际与S1号机场线相连,在空港新城江宁站实现同站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需要下穿既有2号线宣武门车站,形成十字交叉,需修建换乘结构,换乘通道垂直下穿既有站,然后顺着既有站底板开洞后接站台板,施工过程需保证既有线的正常运营.对既有线的保护标准、下穿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的辅助措施和步序、拆除底板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施工效果和监控量测结果等进行研究,使4号线宣武门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并实现了最短距离换乘.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是大型换乘站,采用单向换乘模式。根据西直门站的周边条件,从客流量、站内设施布局和标志设置入手,通过分析4号线建成后西直门站换乘流线及换乘客流的现状,指出了西直门站乘客换乘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换乘流线(方案1)及工程改造(方案2)两个优化方案,并对方案2的换乘客流进行了仿真及评价。方案2解决了西直门站3线换乘问题,提高了西直门站的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地铁结合高铁区域交通枢纽立体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地铁目前已经成为各大城市轨道交通不可或缺的交通形式,伴随着地铁线网的延伸,地铁同国铁、高铁、公路、航空等交通模式的联系也愈发密切,有必要对地铁与高铁车站及各种交通模式的接驳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区域交通枢纽的立体化发展更加理性和合理化。研究结论:本文以笔者参与设计的实际工程———地铁太原南站为例,阐述了地铁车站与高铁车站交通组织流线采用地下中央换乘大厅集中进行换乘,使高铁、地铁、停车、商业、广场各流线之间畅通无阻,同时对地铁穿越太原南站地下工程区间特殊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建议该段采用盾构法施工。最终展望了太原南站区域交通枢纽将带动城市副中心商圈发展,成为典型的地铁结合高铁区域交通枢纽立体化发展的引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Anylogic仿真软件,从流畅性、时效性及舒适性3个方面,对地铁车站进行客流优化研究,以地铁车站乘客平均排队人数、平均逗留时间及区域密度3项指标分析和评价客流组织方案。具体以兰州地铁西站什字站为例,建立乘客进出站流线及列车进出站的人?车混合仿真模型,对兰州地铁西站什字站站厅和站台的客流进行研究,分析站内客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瓶颈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从设备配置和管理措施2个方面进行客流优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网络化运行的地铁线路大量出现换乘车站,许多换乘车站是与早年建设的车站进行换乘,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和现代建设标准的提高,实现既有车站与新建车站设备系统合理衔接难度很大。如何保证既有线的正常运行,对新线的建设施工存在很大的挑战。介绍北京地铁既有2号线车公庄站与新建6号线换乘引起的10 kV高压电缆路径改造施工。  相似文献   

16.
地铁已形成网络化运营模式,换乘节点越来越多。因为规划等原因,建设较早的地铁线路没有预留后期换乘接入条件。因此,在新线建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新建站带来的既有车站换乘改造和升级。其中,通信传输系统的改移和升级建设是重点工作之一。通信系统是城市轨道的交通神经,包括公安通信系统,民用通信系统和专用通信系统等,支持控制中心与车站、车辆的信息往来,并为乘客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针对在既有线运行条件下,换乘站改造带来的通信设备改移以及通信扩容需求等问题进行方案探讨,提出公安传输系统增强型MSTP建设方案和骨干传输系统OTN建设方案。以北京地铁10号线西土城站为例进行方案设计,10号线西土城站与新建地铁昌平线南延(简称昌南线)相交,换乘站建筑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对通信系统的设备升级、机房部署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设计方案应用于该换乘项目,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研究成果以期为其他既有站换乘改造的通信系统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厦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厦门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由6、9号线组合而成,计划远期两线拆分后各自延伸。考虑到拆分时机的不确定性,研究确定了较为合理的车站配线方案,以满足远期6、9号线不同的拆解需求,并就拆分范围内西柯站、同安新城站的配线适应性进行分析说明。对拆分期间的临时运营组织方案进行了比选,并对拆分前的准备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尽可能缩短拆分工程对运营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轨道交通线路拆分方案设计和运营单位新线筹备工作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简述广州地铁1、3号线换乘站体育西路站的现状客流压力,分析地铁3号线主、支线现状运营组织存在的问题,得出主、支线拆解的必要性及迫切性。由于3号线支线未预留拆解条件,且拆解点位于商业繁华的市中心,高楼密集,交通繁忙,因此需结合既有线情况,巧妙利用既有线线型,选择合适接岔点,尽量减少既有线的改造,缩短工期,减少对周边及3号线支线运营的影响,得出最优的主、支线拆解线路及土建实施方案,确保3号线主、支线拆解工程的可行性,为未提前预留条件的轨道交通拆解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铁线网往往会在城市中心区规划2条及以上的线路并形成换乘。若换乘站并未能同步实施,先建车站往往通过预留换乘节点的方式以形成今后的换乘条件,使得后建车站的设计、建设难度增大。以南宁地铁先建的1号线与后建的3号线换乘站金湖广场站为例,基于复杂的控制条件,探究出不同的方案并进行比选,引入“0-4评分法”及“权重评分法”进行方案评分,最终得出合理的3号线站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