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雷 《航海》2020,(2):23-23
2020年3月上旬,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东海海区风大浪高,海上险情事故易发多发。3月9日夜间,东海救助局连续作战,成功救助7名遇险人员,切实保障了海上复工复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3月9日19:33,东海救助局接上海RCC险情信息:"台海66"轮在上海北港水道505号浮附近搁浅,船艏和机舱进水,有沉没危险,船上4人待救,请求救助。接获险情后,东海救助局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根据事发位置和险情特点,先后指派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1"轮和"东海救204"轮前往现场救助,并要求救助船舶在前往途中科学制订救助方案,做好大风浪中释放救助艇接救等救助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运》2011,(21):70-70
01救助原则 先发现先救,后发现后救:先救近处的,后救远处的;先救无救生器材的,后救有救生器材的;先救伤病员,后救其他人员。  相似文献   

3.
张磐 《水运管理》2022,(2):20-21+37
为了维护海上人命安全,规制船员见危不救的行为,依法履行船员人命救助义务,根据船员见危不救的行政处罚案例,对船员见危不救是否应该入刑进行分析,认为船员见危不救应该入刑,并给出增设船员见危不救罪、设置适当的刑罚等立法建议。船员见危不救入刑可打击船员见危不救的违法行为,维护海上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了航运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海底大营救     
潜艇在清晨的黄海中“失事”,21名艇员待救。半小时后,舰载直升机、猎潜艇、远洋救生船等在某海区形成了立体搜救网……黑夜来临,三颗绿色信号弹将海空照亮。  相似文献   

5.
1984年《航海》第3期刊载《海难救命之水》,认为“海水千万喝不得”,“雨露鱼汁不足取”,只好“应急淡水合理喝”了。那么一旦在艇筏上待救时间过长,淡水告罄,无人来救,又当如何呢?是否只有听天由命?海水中最主要的成份是氯化钠,即盐。和水一样,人体也需要一定的盐份,但若体内盐份过多,会产生  相似文献   

6.
东海救 《航海》2020,(3):19-19
2020年4月30日2:34,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救助指挥值班室接上海RCC信息:当日0:00许,“苏启渔03669”轮从浙江驶往江苏吕四途中,在长江口北槽航道北坝8号浮水域不慎发生搁浅,船舶进水,倾斜25°左右,船上4名船员弃船登筏逃生,亟待救援。接获险情信息后,东海救助局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派遣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1”轮前往救助。4:14,“东海救101”轮抵达现场,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现场能见度不足200 m。4:52,“东海救101”轮克服夜间视线差、落潮流速快,以及遇险位置水深浅等复杂、恶劣条件,通过释放救助艇成功将4名遇险人员全部救起。5:05,“东海救101”轮将获救人员安全移交“海巡012”轮。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近年来,中国的专业救助队伍在保障海上人命、财产和环境安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实际海上救助过程中,除万不得已外,通常遇险船员选择留在母船是最为正确的待救方式,而海上拖救是海上人命和财产综合救助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着重讨论深水区域漂航遇险船和救助船在风、流影响下的运动趋势,以及两船不同相对位置控制优缺点,探索安全的接近方案,为船员救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8月15日晚,一艘重载货船在长湖申线湖州闸上游150米搁浅沉没,船上6名人员全部落水(其中有2名小孩、2位老人和1名妇女都不会水)。危难酬刻.湖州海事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在漆黑的河面上展开水上生命大营救,经过努力,所有落水人员全被抢救上岸,无伤亡。晚上21时许,“兴航机1120”船从湖州装载500吨石子运往上海,途经东苕溪和长湖申线交叉口时,船头右舷与水下物体发生碰撞,伴随着巨大撞击摩擦声,整条船上下剧烈摇晃。  相似文献   

9.
5月27日9时35分,珠海市海上搜寻救助分中心值班室接报:“台山4008”船在海上因主机故障失去动力遇险,船上无任何定位设备,船上人员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船上6人待救。9时45分,珠海海事局派出巡逻船“海巡151”从九洲港出发,协调珠海公安边防派出“公边44209””公边44239”巡逻快艇从桂山出发,珠海渔政派出”中国渔政44188”巡逻快艇从湾仔出发,迅速赶往三角山、青洲附近水域搜寻,但由于遇险渔船不能准确说出自己的位置,给搜救带来困难。广东海事局汪湘涛局长获知险情后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4月23—24日,受强降雨和大风影响,东海辖区发生多起海上事故,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派出专业力量分赴四处实施紧急救援,一昼夜成功救助5名遇险人员,及时化解险情。4月23日22:15,"东海救102"轮与"东海救204"轮默契配合,在长江口D6浮附近释放救助艇,成功接救散货船"鹏安"轮上1名急病船员,并移交120紧急送医。22:53,载有11名船员的运钢船"东昊158"轮在江苏盐城东北约19海里处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09,(10):36-37
2009年5月2日,一年一度的五一黄金周期间,也是渤海湾黄金水道客货运输的繁忙时段,一艘客滚船在航行期间机舱突发大火。执行动态待命任务的北海救助局“北海救131”号船、“北海救112”号船雷霆出击,仅用50分钟便抵达事发海域。灭火、靠帮、转移人员,救助船员训练有素,动作娴熟,98名遇险乘客全部获救。  相似文献   

12.
《航海技术》2007,(2):F0004-F0004
交通部南海救助局主要担负中国南部海域及珠江口的救助工作。目前拥有各类船舶19艘,包括8000kW的“南海救川”轮和“南海救112”轮、6000kW的“南海救131”轮等新型大功率专业救助船,“南海救201”、“南海救208”、“南海救209”等快速救助船。  相似文献   

13.
受强冷空气影响,今年入冬以来的最强寒潮正侵袭我国大江南北,山东半岛大雪纷飞,北海救助局所辖责任海域狂风巨浪肆虐,水温骤降。2018年12月8日,“北海救116”轮在7级大风的海况下迅速出动并达到现场,主动承担救援难度最大的海面落水人员的救助任务,成功救助沉没货船“瑞兴”轮的落水人员。  相似文献   

14.
常规风浪条件下,拖带重载驳船技术难度较拖带常规船舶更高。面对恶劣海况下漂航失控的大型重载驳船,拖带的意义不仅仅是保护遇险财产不受更大损失,更重要的是保证驳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就东海救助局"东海救115"轮在恶劣海况下对搭载大型桥吊的某驳船实施救助过程中的拖航阻力和主拖缆悬垂度等进行实例验证分析,指出了对失控大型重载驳船实施人船同救的拖带救助技术难点和应对措施,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17,(5)
正2017年9号"纳沙"和10号"海棠"双台风袭击福建海域,7月31日晚,货轮"兴航868"轮在湄洲岛东南面水域进水,现场风力7~8级,阵风9级,船上7人弃船,请求救援。接福建水上搜救中心信息,东海救助局指派"东海救111"轮前往现场。"东海救111"轮火速赶往现场,克服夜间能见度不良、风大浪高等困难,顺利安全的将7名人员从漂流的救生筏上全部救下,移交当地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16.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曾经指出,无数起血的事故教训反复说明,消防安全关键在"防";能不能防得住,关键在人;能不能逃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会不会逃生自救……本文主要从单位如何组织人员疏散,火灾逃生"七十二字口诀",火灾发生时应遵循的"三要"、"三救"和"三不"原则,火场逃生十三法等介绍如何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事》2020,(3):15-15
官东:现任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学员一大队参谋,2015年6月参加“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救援任务,舍生忘死勇救2名幸存者,受到李克强总理高度称赞,为军队赢得了荣誉,同年荣立一等功,荣获“全国第五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东海救101”轮:其于2012年11月正式投入到救助待命行列,是我国目前救捞系统排水量最大、船舶长度最长并配有直升机库房的14000kW全天候远洋救助船。截至2019年7月,“东海救101”轮执行救助任务74起,救援人员272名,挽救财产价值数亿元。  相似文献   

18.
经过充分的准备,英辉南方近海高速救助船"东海救203"轮于2015年4月10日下午14:30用浮吊顺利吊放下水。"东海救203"是英辉南方造船为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建造的第8艘近海高速救助船。将与之前建造的"东海救201"和"东海救202"一同服务于东海救助局。  相似文献   

19.
近岸救助工作艇作为对大功率救助船舶的有益补充,在救助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近岸救助工作艇拖救技术难度虽然与大型救助船不可比拟,但是同样是一项复杂的风险系数较大的救助作业,在实际拖救作业中,经常会面临水域狭小、渔网密布的危险环境,针对不同的天气海况和不同拖救对象所采用的拖救技术和风险控制程序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实际救助案例,结合气象海况、拖救对象等因素,详细介绍救助工作挺在拖救中技术应用和风险控制,为从事类似救助作业的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官美辰 《机电兵船档案》2020,(2):I0001-I0001
庚子初,春节近,新冠疫情祸江城。医者逆行救苍生,不矜名,不计利。军民齐心,驰援楚地,四海一心现祥云。居家避疫,以拙词记之。瘟神庚子袭楚江,鸷狼噬,焰嚣张。龟蛇山下,哀鸿漫闾巷,汉水悠悠还漾漾,黎民惶,楚地殇。悬壶济世仁心扬,雷神筑,火神昌。军民戮力,诛瘟挺缨枪,待到清和荆挑香,霾散尽,志更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