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通过等跨简支梁桥中墩沉降有关因素结构自重、行车作用、桥墩变形、基础沉降以及土基下沉的分析,得出了中墩不均匀下沉的主要原因是地基土质状况不同引起的,为加强对基础工程的重视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京九铁路南段汞水河特大桥15^#墩深水基础中桩基施工以及钢沉井设计与下沉等技术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南京三桥北主墩在汛期搭设平台,大直径泥质泥岩带浆钻进、巨大平面尺寸的钢围堰安装及下沉等非常规的基础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基的沉降机理当建筑物通过基础将荷载传给地基以后,在地基内部将产生应力和变形,从而引起基础的下沉,在工程上将荷载引起的基础下沉称为基础的沉降。土体受力后引起的变形可分为体积变形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南昌新八一大桥主墩基础采用的全国最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全过程;平台搭设,钢护筒的制作及安放,钻孔成桩,以及H型承台的施工方案,单壁外桁架式钢套箱的制作与下沉就位,承台分区分期施工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黄石长江大桥主墩钢围堰下沉模拟试验锚缆系统及其测控技术,论述了缆绳拉力传感器和钢围堰下沉深度传感器测量原理和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南京长江三桥北主墩在汛期搭设平台,进行无桩度汛,大直径泥质泥岩带浆钻进、巨大平面尺寸的钢围堰安装及下沉等非常规的基础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盾构法是地铁隧道施工最常用的方法,盾构机在穿越桥梁基础路段时,极易引起基础下沉,危及桥梁上部通行和地铁施工安全,因此控制基础下沉量是施工关键所在。杭州地铁一号线在盾构连续穿越群桩施工中,采用多次注浆技术,有效减少了基础沉降,预防桥梁开裂和变形,保证了桥梁结构和地铁施工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潮汐条件下,河流水位变化大,流速快,对河床的冲刷较强,钢围堰下沉阻力大,施工条件复杂,下沉时易发生偏斜。结合浙江省乐清湾港区瓯江特大桥17#主墩钢围堰施工实例,探讨了潮汐条件下钢围堰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并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确保了该墩顺利下沉到位,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临近道路施工会通过改变在役桥墩桩基础桩-土界面的接触应力分布从而影响在役桥墩的墩顶位移特征这一问题,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某在役桥墩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描述临界道路建设过程中地基-基础-桥墩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基于此模型分别研究了道路开挖、铺筑及运营对墩顶水平、竖向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开挖后,随着开挖深度(H)增加,墩顶水平位移会不断增大,墩顶竖直沉降则会不断减小,随着道路至桥墩边缘距离(L)的增加,墩顶水平位移不断减小,竖直沉降反而不断增大;道路铺筑后引起的桥墩顶部水平位移较路基开挖有减小趋势,竖向位移却有增大趋势;新建道路在后期运营中,交通荷载引起的桥墩顶部水平位移相对较小,而竖直沉降较道路施工引起的位移明显增大;在得出的墩顶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的变化曲线中,墩顶水平位移从靠近道路到远离道路的转折点在道路施工中有所变化;在路基开挖中,当开挖深度约为1.8m时,墩顶水平位移方向发生变化;在道路铺筑中,当开挖深度约为2.6 m时,墩顶水平位移方向发生变化;在后期运营中,当开挖深度约为3.1m时,墩顶水平位移方向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水中墩双壁钢围堰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施工过程的控制比较麻烦,因而应根据工程地质状况及技术条件决定采用与否。介绍了青州沙溪特大桥水中墩双壁矩形钢围堰的施工过程,包括钢围堰的制作、拼装过程,墩位清基与基床整平过程,浮运及定位下沉过程,钢平台搭设及钢护筒沉放等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以铁路客运专线桥梁墩体为研究背号,探讨墩身混凝土表面开裂及桥梁基础沉降等问题,提出大体积墩身混凝土裂缝及沉降控制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沙滩上下沉钢围堰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荆州长江公路大桥42^#主墩沙滩上下沉大直径钢围堰的施工方法,分析了钢围堰下沉施工控制方法和措施,总结了沙滩上下沉钢围堰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泰州大桥中塔超大沉井下沉监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中塔墩基础采用沉井结构。由于荷载分布的不确定性和施工因素的影响.对下沉过程中沉井结构内部应力应变及整体稳定性进行监控十分重要。文章详细介绍了沉井刃口反力、侧壁摩阻力、井壁与土的摩阻力、锚缆力的监测方案,为沉井基础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确保了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宝兰线渭河14号桥6#、7#墩位于渭河主河槽,承台施工采用双壁钢围堰。详细介绍了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的结构设计、施工过程。施工中利用三条拖轮平行拖运,解决水阻力过大、双壁钢围堰在水中易于旋转及浮动的问题;采用8台水泵同时灌水下沉,解决钢围堰在定位下沉中的倾斜问题;采用双导管布设封底,既节省了时间,又保证了封底质量。对类似工程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弹性理论,提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群桩基础的工后沉降计算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与秦沈客运专线跨305国道15号墩的沉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工后沉降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前期开发的高速铁路基础变形诱发轨道结构变形与层间接触性状演变的通用表征模型,引入余弦型路基沉降描述函数,引入用以刻画轨道-路基间接触非线性的Heaviside函数,推导余弦型路基沉降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各层结构的变形方程,利用渐进性接近法求解含接触非线性的超静定方程,进而分析余弦型路基沉降对轨道各层结构变形和层间接触性状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余弦型路基沉降区域内,轨道随路基沉降发生“跟随性”变形,当路基沉降波长一定时,轨道下沉和上拱均随路基沉降幅值的增加而增大,当沉降幅值一定时,轨道下沉随路基沉降波长的增加而增大,但上拱却减小;轨道-路基间的脱空区域及轨道的受力曲线呈左右对称,轨道整体刚度影响脱空长度和高度;当路基沉降波长为10 m时,随路基沉降幅值的增加,脱空高度和长度增长的同时,还会整体向远离沉降区方向“偏移”;当路基沉降幅值为10 mm时,需要重点关注沉降波长小于20 m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地基的沉降机理 当建筑物通过基础将荷载传给地基以后,在地基内部将产生应力和变形.从而引起基础的下沉,在工程上将荷载引起的基础下沉称为基础的沉降。土体受力后引起的变形可分为体积变形和形状变形。体积变形主要由正应力引起,它只会使土的体积缩小压密,不会导致土体破坏。而形状变形主要由剪应力引起,当剪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土体将产生剪切破坏.变形将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无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和工程完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行车重复载荷的作用.均会出现较多的质量病害。常见的高填方质量通病是路基下沉或局部沉降;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横向开裂;路基边坡坍塌。这三种质量通病中.往往路基下沉和不均匀沉降是最大的病害,因为其可以对路基的安全稳定带来连锁破坏。轻则引起路基纵横向开裂。重则导致边坡坍塌。作为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在施工监督管理中做好预防措施及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辽河特大桥39#主墩桩基钢护筒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特大桥39#主墩基础采用Φ2.5m的钻孔桩,桩长110m。钢护筒直径为2.7m,长度为29.2m。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钢护筒的设计加工、振动锤的选型及钢护筒定位下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