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和信息系统的工程实践,总结回顾了相关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体制的确立、主要系统方案以及系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肖铁君 《中国铁路》2012,(10):60-60
9月13-14日,南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12年铁路通信、信号、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研讨会往武汉召开。铁道部设计鉴定中心、运输局电务部、工管中心等有关部门领导应邀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铁路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研究基于量子通信的铁路办公信息系统应用方案。该方案基于量子通信技术,对办公信息系统敏感信息进行加密传输;通过量子密钥管理服务端实现密钥的统一管理,为铁路办公信息系统提供密钥服务;通过量子安全服务平台实现接入系统的移动终端量子密钥使用安全,提升铁路办公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系统中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欣  朱刚  谈振辉 《铁道学报》2003,25(6):104-107
阐述了在我国实现铁路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系统的必然性,提出了铁路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强调了需要发展通信信号系统的关键,并着重分析了通信信号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无线局域网WLAN特点和标准,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乘客信息系统对WLAN网络结构、带宽、工作频率、通信方式和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和说明,证明了WLAN是适合解决车地通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现有铁路信息系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IP移动数据服务需求,全国下一代网络CNGI的建设也使铁路信息系统面临着网络过渡问题。为此,提出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络的铁路移动数据系统解决方案,重点解决IP地址和域名管理、移动性接入与通信等技术难点,确保铁路信息系统与下一代互联网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高速车地通信网络实现地铁乘客信息系统监控视频地面异地存储的设计方案,对乘客信息系统视频集中存储、分散存储的优缺点,简单地面网络传输构架以及故障模式下视频保护机制等功能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8.
地铁乘客信息系统列车到发信息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乘客信息系统结合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实时、动态的提供了列车到发信息、车站运营信息及多媒体信息的显示.本文结合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乘客信息系统中列车到发信息的显示,对如何显示列车到发信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铁路信息系统通信网的组成,并介绍了在现有通信条件下信源点的联网方法。  相似文献   

10.
信息会议在京举行 1999年4月1日~3日铁道部在北京铁道大厦召开了“全路运输信息工作会议”。 铁道部副部长刘志军在会上指出,近年来全路大规模开展了运输信息系统建设。1995年TMIS(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始实施,此后PMIS(客票发售和预订信息系统)建设、DMIS(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工程和通信三年攻坚战陆续展开。按照铁道部的统一部署,参战单位和人员团结协作,苦干实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TMIS成绩显著,PMIS即将实现目标,DMIS取得阶段性成果,通信三年攻坚战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地铁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公众无线通信系统、警用无线通信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车-地无线通信、视频监控系统和乘客资讯系统(PIS)车-地无线通信及基于DVB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等。概述了目前地铁中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采用的制式,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地铁无线通信系统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应用于轨道车辆的集成通信系统的架构、系统内部接口规范,并对其实现的可行性及相关的通信过程、车辆动态识别、信息安全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地铁工程车智能安全监控(ISM)系统对工程车冒进信号、异物侵限、挤岔脱轨、冲撞车挡、列车冲突等情况的智能化防护,系统信息、轨旁联锁信息、施工作业单信息和人员等信息的车地无线通信传输至关重要。文章通过介绍ISM系统对车地无线通信传输的需求,对比分析多种车地无线通信传输方式,进而提出物联网卡搭配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方案,实现ISM系统数据和视频数据的车地无线通信传输,以满足安全防护和监控要求。该方案不仅适用于ISM系统,也适用于任意对数据安全有要求的车辆和设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证书公钥密码技术的铁路通信网访问控制,能够在显著降低系统开销、快速响应网络访问控制的同时,解决加密访问控制信息的公钥的真实性无法保证的问题。研究过程中使用了无证书公钥密码(CL-PKC,Certificateless Public Key Cryptography)技术和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保证系统不被非法操作,相较于使用证书的密码技术,减少系统确认信息真实性的时间。此研究使得铁路通信网的访问控制实现了信息真实性和效率的充分兼顾,能够简单、高效地实现对铁路通信网内信息的保护,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青岛地铁11号线采用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ATS系统作为一个综合信息监控系统的实现平台,以通信前置机作为通信枢纽,与时钟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广播系统、综合监控系统、无线系统等实现接口。现结合现场实际运行数据,采用UltraEdit文本编辑工具对通信前置机的日志进行检索、分析,通过系统后台的日志分析,便于日后信号维护人员对设备故障点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向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主流的信号系统,可实现车地连续式双向通信。结合实际使用情况,阐述了现CBTC系统使用的2.4 GHz无线通信的性能,通过对比上海现使用的泰雷兹和卡斯柯两套CBTC系统2.4 GHz无线通信实际使用及故障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案。针对LTE(长期演进)通信技术在CBTC系统无线通信中的使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2种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温福客运专线的项目情况,重点阐述该项目的通信信号系统集成技术方案。其中信号系统包括运输调度指挥、列车运行控制和车站联锁等;通信系统则包括传输、电话交换及接入、数据网、专用移动通信和调度通信等。  相似文献   

18.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乘客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乘客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北京地铁5号线乘客信息系统采用的基于2.4 GHz WLAN(无线局域网)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着带宽小、速率低等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使用5 GHz频段的基于802.11 n技术车地无线网络替代现有网络。为了验证新技术的性能及有效性,设计并搭建了地面模拟系统,使用汽车替代地铁列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使用5 GHz频段车地无线网的性能能够满足乘客信息系统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济荣 《机车电传动》1994,(2):13-19,22
以交换传动电力机车为例,概述了现代化车和旅客列车的多微机控制系统与通信网络,按照控制任务与功能,机车控制系统分为三级:列车控制级,机车控制级和传动控制级。为改善和提高旅行的质量与舒适度,现代列车还配置了旅客信息系统。它由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微处理器实现。列车通信网络保证各微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文中还介绍了现代列车采用的通信网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具有全线各系统综合监控、不同工况下各系统联动、信息高度共享和系统自主决策等特征。从数据流和控制流角度出发,提出系统的3层体系架构,即综合决策层、车站决策层和现场控制层。综合决策层负责监控全线范围内的系统,制订全线的综合决策,并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和信息交互。中央级综合监控中心具有控制、报警和画面显示等等功能。车站决策层负责监控本站范围内的各监控子系统,并协调各子系统的联动功能,提供车站级的决策。车站级综合监控中心具有实时信息采集、维护监控和报警处理等功能。现场控制层分为面向服务类、运营类和安全类等3类系统,包括6个子系统。系统的关键部分是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通信平台。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源接口、信息融合、数据挖掘和信息发布等技术。网络通信平台的关键技术主要是目前通用的SDH,ATM等标准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