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观点     
《时代汽车》2005,(11):58-59
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发生三个转变;中国将成日产汽车“主战场”;中国汽车市场开始重新洗牌;汽车消费税尚属“远景规划”;自主品牌曙光就在前面;小排量车发展过去重视不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事件     
《时代汽车》2005,(12):62-63
波导借壳再入汽车业;“北京二汽”被裁定破产;奇瑞申请“奇瑞QQ”汽车商标;中国汽车首次海外扩张遇阻大马不允许吉利销售;一汽启动第四个自主品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奇瑞知识产权官司和解。  相似文献   

3.
观点     
《时代汽车》2005,(7):62-63
自主品牌出国热能热多久?“十一五”规划应体现自主发展战略;中国应提高购置及消费税;人民币升值将打击自主的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4.
吴勇 《汽车情报》2006,(33):11-13
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与国际尖端技术接轨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INTEC柴油发动机在广州车展闪亮登场;奇瑞自丰研发的ACTECOL6L系列发动机也在广州车展正式上市。至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掀起一股“造心”运动,中国汽车的产业链正在从缺失走向完整,自主品牌汽车将进一步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那么,如何客观公正地看待自主品牌汽车的“造心”运动呢?笔者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这场运动。  相似文献   

5.
行业     
《车时代》2008,(2):181-182
2007年度中国汽车市场信誉度调查获奖榜单揭晓;“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研究项目”启动;2007年度CACSI测评结果出台;自主品牌大举进军轿车领域;德国新车注册量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最激动人心的是通过汽车业的快速发展而实现自己的强国梦;最梦寐以求的是尽快形成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和可自主组合资源的强大汽车工业体系;最令人神往的是让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这是一汽的“三个梦”。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1年的功过是非何其多也,然而业内人士议论最多的,当推自主开发、自主品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我国汽车产、销量一下子都上去了,惟独搞自主动品牌就这么难。这个困扰业界多年的根本问题使我们处于一处尴尬的局面;年产量处于全球“坐四望三”位置的中国汽车业在世界汽车舞台上却仍然扮演着“配角”。  相似文献   

8.
信息简讯     
《汽车与安全》2005,(7):76-77
汽车排放标准7月1日起升起;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中国支招;混合动力车标准出台在即;汽车后市场掀起淘金热;自主品牌汽车“出国”能热多久?;北京现代年产能达到30万辆 功力再升级;家电企业进军汽车电子行业;国内车型真的过剩吗?北京交通发展纲要公布;误人机动车道宝马车主索赔2万;VOLVO S80增智能可视倒车系统。  相似文献   

9.
最美中国车     
《时代汽车》2013,(9):92-93
日前,适值“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在京举办之际,天佑摄影俱乐部(天佑摄影网)携手展会主办方联合举办了“最美中国车”主题摄影大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是国内唯一专门展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展会,今年是第四届,以往历届展会都得到了国内自主汽车企业的重点支持,一汽、东风、上汽、北汽、广汽、长安、奇瑞、金龙、常降等汽车企业都参加了本届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  相似文献   

10.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但目前中国并未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大多为外方控制。外方独资、控股趋势明显,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存在着诸多的产业不安全因素。文章分析了汽车发动机产业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鼓励自主研发;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兼并重纽,做大做强;鼓励产品出口;防止外资并购排头兵企业等。  相似文献   

11.
(一)前一阵,在闻名于世的博鳌亚洲论坛会的汽车夜话现场上,龙永图先生再次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问题发出奇特系列言谈,引发了汽车界广泛重视。他说:“今后能不能不要提自主品牌的汽车?”“在电视里服装行业很少提自主品牌,只有汽车天天喊自主品牌,最后连汽车老板都不知道什么叫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2.
动态信息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拟表彰的“全国汽车维修行业诚信经营企业”进行公示;“天津仲裁委员会汽车维修汽车用品行业工作站”成立;聚焦嘉定“第二届中国汽车后市场财富论坛”;安徽省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心站通过交通部认定;首届西安市汽车维修行业“争星创佳”颁奖活动隆重举行;中大汽保与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13.
企业时讯     
《时代汽车》2007,(8):56-57
自主品牌汽车万里行进青岛;中顺汽车中标中国邮政;S-MAX助阵“时尚风云榜”;大众预测全年税前利润超过51亿欧元;RIO打造炫动彩铃……  相似文献   

14.
张毅 《汽车杂志》2007,(9):65-65
今年7月19日。中日合资的广州本田宣布将研发“自主品牌”汽车。国家发改委一位权威人士认为广州本田此举开启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两个第一:一是把合资企业的研发上升到汽车平台的开发;二是产品将挂合资企业自有商标。 但有媒体指责广州本田搞自主品牌是“作秀”,也有人认为广本的车子卖的挺好的,干吗没事找事。带着这些问题.《汽车杂志》采访了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轿车情报》2010,(8):175-175
拥有一颗“中国芯”的中国方程式大奖赛赛车于7月15至1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参展“2010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据悉,这是近年来首次专门针对我国自主汽车产品的展览会。  相似文献   

16.
每周新闻     
自强调“自主创新是国策”以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春天来了。继一汽奔腾、吉利愿景和长安奔奔,金秋10月,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又获丰收.自主品牌汽车,不仅新车型多了,而且销势骤然上升。今年前3季度,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奇瑞21万辆.增长58.76%;吉利14.7万辆,增长45.12%;华晨13.42万辆,增长80.38%;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江涌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联系中国汽车工业的现实情况,分析了与国际汽车工业的差距,探讨并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即:以市场机制为主,通过计划机制和宏观调控逐步实行改组、联合,兼并等方式,使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在集团化,在国际联合中要独立自主,走自主开发、自主组织、自主决策,自主促销创中国自己名牌的道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探索汽车工业的市场;要立足本国市场;  相似文献   

18.
尽管那个追求“高大全”的年代已经远去,但还是有不少人在迷恋“高大全”。汽车业就有不少这样的人。 制定产业政策的人士说,“中国要建立两至三家有真正实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为了加快自主汽车业的发展,年初曾有13位知名人士上书中央,提出“集中力量建成1-2家200万辆产能以上的跨国民族汽车公司。”因为有通用、丰田这样的“巨无霸”做榜样,国内好几家汽车企业扬言要做中国的“通用”、“丰田”。  相似文献   

19.
正当各路媒体争相报道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吉利第一次亮相世界知名五大车展之一的法兰克福汽车展之时,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广州花都举办的汽车论坛上的讲话:“不必刻意追求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产业参与全球化的突破口不在整车领域”,立马遭到了来自各方的反对,并在汽车界引发了关于“中国汽车工业是否需要自主品牌”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20.
蒋励 《汽车与配件》2007,(20):34-3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二十年的合资合作,汽车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中国汽车工业当初所追求的以市场换技术,从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导致原有自主开发能力减弱、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的危险。有介于此,新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将着力增强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引导汽车产业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和推向市场的力度,扩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的产业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