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信息快报     
国产奔驰E级轿车上市 12月22日,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厂区内.隆重举行了首批国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下线及上市仪式。此次投放市场的两款梅赛德斯——奔驰E级车型分别是全新的E280和E200Kompressor(简称E200K.即装配有增压发动机)。这是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后首次投放国产的梅赛德斯——奔驰车型,E280和E200K都具有节能.低排放的特点。其中,配置新款六缸发动机的全新车型E280在2005年的日内瓦车展首次亮相.在2005年6月全球投放市场。此次投放的车型是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据测试显示,梅赛德斯——奔驰E280.90km等速油耗仅为7L/100km。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梅赛德斯-奔驰E200K配备的四缸增压发动机同样在油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油耗比上代车型节省多达18%, 且废气排放完全满足欧Ⅳ排放标准。首批投放市场的两款国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E280和 E200Kompressor售价分别为人民币62万元和52.5万元。  相似文献   

2.
天生我长     
张明 《车时代》2013,(2):132-138
不衰的经典 E级轿车轿车是梅赛德斯一奔驰无比自豪的产品系列,它拥有超过半个世纪的辉煌历史,自从1953年推出了内部代号为180的车型开始,梅赛德斯一奔驰便拉开了中大型车的序幕。E以出色的市场表现,使其在众多产品中一直占据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14,(10):28-31
跟随着梅赛德斯一奔驰全新长轴距C级轿车走进研发实验室、组装生产线、质量检测车间,我们全面了解了奔驰新C级背后的科技乐章梅赛德斯——奔驰全新长轴距C级轿车研发生产科技日在北京奔驰研发中心拉开帷幕,这是梅赛德斯——奔驰继设计科技日解读全新长轴距C级车的"新豪华主义"设计理念后,从工业制造层面对全新长轴距C级车推出的再一次深层解读。让人们深入了解了梅赛德斯——奔驰全新长轴距C级车先进的研发技术与生产工艺,揭开了全新长轴距C级轿车背后的神秘面纱。说到全新长轴距C级车。  相似文献   

4.
自新一代梅赛德斯一奔驰C级轿车在上海车展首发以来,其上市信息一直备受关注。近日,记者在梅赛德斯一奔驰授权经销商处走访获悉,北京奔驰新一代C级轿车现已全面到达经销商店面,并开始接受预订。  相似文献   

5.
新闻     
《汽车与运动》2014,(10):170-172
全新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C级车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全新长轴距C级车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上市车型为C200 L口C 260 L轿车与运动轿车,价格分别为人民币36.9万和47.9万元。奔驰C级车自诞生以来,承载了梅赛德斯一奔驰众多的尖端技术与超前设计,具有不同寻常的开拓意义。201 4年,全新长轴距C级车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6.
《汽车驾驶员》2008,(10):16-16
日前,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为2008年中国网球公开赛首席赞助商。从2007年起,北京奔驰连续两年以首席赞助商的身份出现在中网赛场上。今年梅赛德斯一奔驰的E级轿车将作为“中网官方指定用车”。  相似文献   

7.
每月头条     
《轿车情报》2013,(11):24-25
9月28日,全新S级轿车正式登陆中国市场。滨江而筑的梅赛德斯一奔驰文化中心灯火通明,全新S级轿车中国上市庆典的拉开了帷幕。轻盈灵动、宛若飞碟般横空出世的“艺海贝壳”——梅赛德斯一奔驰文化中心,在流光溢彩的灯光之下熠熠生辉、光华耀世。  相似文献   

8.
戴姆勒一克莱斯勒日前获得在中国生产梅赛德斯一奔驰轿车的立项批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德期间,戴一克与北汽控股在中国台作生产梅赛德斯-奔驰C级和E级轿车的计划获得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委)的立项批准。上述车型的生产将在北京经济开发区的新厂区进行,年产达到25,000辆。  相似文献   

9.
9月30日晚,2011中国网球公开赛在钻石般璀璨的全新中央球场盛大开幕,更有网坛巨匠桑普拉斯和萨芬上演巅峰对决,来自全球的网坛巨星、各界贵宾与上万名球迷共度这一群星闪耀的网球之夜。在这样璀璨的时刻,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也连续第五年以首席赞助商的身份亮相,并携旗下的梅赛德斯一奔驰长轴距E级轿车和新一代C级轿车为中网提供完美尊崇的出行服务,助力其辉煌跃级。  相似文献   

10.
过弯的感觉     
"过弯的感觉,美极了……",当阿隆索和黄晓明分别用西班牙语和中文说出这句话时.人们都在好奇奔驰新C级的性能到底怎么样……作为梅赛德斯的主力产品,C级轿车让更多的用户使用并了解着梅赛德斯的品牌内涵与产品性格。对于已经有百年历史的奔驰来说,经典车型的升级不仅要保留品牌基因,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仍旧是C级轿车;也需要加入更多的前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民即将有机会置身于优雅舒适的环境下,欣赏经典德国名车—梅赛德斯—奔驰销最新型号及系列。 由仁孚(中国)有限公司与锦龙企业两大集团强势组成的广星行梅赛德斯—奔驰展示厅,于6月14日正式开幕,梅赛德斯—奔驰首次在中国市场展出最新型号的C级运动型双门轿车,特点是集时尚动感与创新技术于一身。展示厅的设计也让参观者能置  相似文献   

12.
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的名称E,来自单词Executive的首字母,即“行政级”之意。奔驰宫方资料显示E级轿车从1953年的W120,W121代开始。而人们普遍认为二战后奔驰恢复生产的战前车型170算是奔驰E级轿车的鼻祖。  相似文献   

13.
《轿车情报》2008,(4):136-141
作为梅赛德斯-奔驰轿车的旗舰车型,任何一款S级轿车都清晰展现着梅赛德斯——奔驰的品牌光芒、世界领先的创新技术,以及独一无二的设计理念……而这些也正是S级轿车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德国戴姆勒(Daimler)在日本国内上市的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品牌新款“E级”轿车,标配了使用弹簧的上弹式发动机罩。其最大特点是,因不使用火药,上弹后的发动机罩可简单复位。而且成本低于火药式。  相似文献   

15.
电控车辆稳定系统ESP明显降低轿车事故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2月,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市的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首次批量地在其A级微型轿车中安装了电控车辆稳定系统ESP,以克服该型轿车在1997年面向新闻界进行蛇形行驶路线测试时出现的危险的侧翻现象。从1999下开始,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率先在其所有新出厂的各种车型  相似文献   

16.
国外     
《车时代》2007,(8):17-20
宝马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就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型轿车进行会谈,并很有可能达成一致协议。该款中型轿车是与宝马的MINI轿车分享同一平台。宝马牛津工厂未能全负荷运转,基础设备大量闲置,致使宝马MINI轿车面临亏损的困境。所以宝马希望能寻求的一个合作伙伴以加大生产产出量。标致雪铁龙、本田和主要劲敌奔驰都期望能成为合适的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原计划是开发新一代A级轿车,  相似文献   

17.
日前,据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布的销售数字显示:梅赛德斯一奔驰1至4月份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销量上升57%,达到7730辆,其中S级轿车销量达到3015辆,继续领衔顶级豪华车市场。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梅赛德斯-奔驰新款E级轿车驾驶员而言,用于智能设备的移动电源与杂乱的线缆都已成为历史:大陆集团所生产的多功能智能设备终端(MFST)目前已在汽车厂商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新款车上率先得以应用。该新型终端的主要功能是:驾驶员可对其智能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安全便捷地操控各种车载功能。大陆集团车身与安全业务单元负责人Andreas Wolf介绍说:"多功能智能设备终端能够率先应用于极具创新性和优质的梅赛德斯一奔驰新款E级车上,我  相似文献   

19.
范围 《汽车与运动》2013,(10):38-41
将科技与美学结合已经达到了寸步难行的瓶颈了吗?灯光系统的提高能够直接提高驾驶安全性吗?动力系统的科技含量能否彻底改善驾驶感受?如果你有这些疑问,梅赛德斯一奔驰新E级轿车将——为你解答当一辆车的外观进行了数次的进化,并且得到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之后就不敢再做大手笔的改动。因为一旦有任何没有考虑周全的地方可能就会功亏一篑,但若有着非凡的眼光与自信,那么便是一次羽化成蝶的闪耀。把科技浓缩进设计相比起上代车型棱角分明的锐利线条,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的线条则更加的饱满顺畅。在优雅和运动这两种设计语言上分别有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在同一级别车型上的位数不多的不同设计造就了两种不同的魅力。新一代E级轿车遵循着奔驰造型的传统,昂首挺立在车头上的三  相似文献   

20.
正奔驰190是1953年由德国生产的,底盘编号为W121。由于采用了浮筒状的外形设计,因此奔驰190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Pontoon(平底船、浮筒)。我们记忆中红旗轿车的底盘就根据奔驰190设计出来的,同样上海轿车的设计灵感也是来源于奔驰190。奔驰设计生产的轿车在上世纪50年代并不是按照现在C级、E级、S级划分的。而目前公认的第一代E级车,是上世纪40年代奔驰内部编号为170的轿车。奔驰170在当时是人气颇高的车型,但由于二战的爆发,该车的生产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