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本控制不仅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更是其赢得市场,不断壮大的必要措施。尤其对从低端产品做起的自主品牌,更应该增强开发成本控制的能力,以便在高端品牌上赢取更多的利益。本文基于自主品牌的汽车开发模式,提出在开发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理念,即:通用化、模块化、平台化,通过三种方法以有效缩短汽车开发周期,减小开发成本,促进自主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2.
邵珊珊  刘大顺  张忠 《时代汽车》2022,(6):21-22,25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环境中,成本是决定汽车厂能否盈利及盈利多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成为当今汽车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将项目成本管理方法与相应的控制机制相结合,达到控制项目成本的目的.最终以实现提高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在当前国内外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私家车作为出行方式的一种,近年来需求量也水涨船高,呈现一个明显上升趋势。近些年自主品牌汽车通过与进口品牌车企的合作、再加上国家对自主品牌车企的大力扶持,使自主品牌车企技术水平有明显的提升,同时逐渐接近、缩小和合资品牌之间质量、性能等方面的差距。但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成本控制方面,我们始终无法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导致自主品牌车企在整体价格上无法与合资品牌竞争,而汽车物流成本是众多成本中最重要的一环。所谓汽车物流,是指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以及售后配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实体流动过程。广义的汽车物流还包括废旧汽车的回收环节。汽车物流在汽车产业链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汽车物流是实现汽车产业价值顺畅流动的根本保障。那么怎么才能有效的控制汽车物流成本,就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下面以自主品牌华晨汽车为例,详细说明介绍汽车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供参考的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汽车公司渴望将汽车出口西欧国家、并树立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现实.麦格纳斯泰尔(Magna Steyr)计划加强在华的工程技术业务,愿意用其设计和生产经验来帮助中国汽车公司发展自主品牌,使他们花更少的成本、但却更快进入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5.
李白 《汽车与配件》2009,(11):44-45
我认为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只存在着管理上的差距,包括生产管理和项目管理。而在技术、渠道以及成本等方面已经没有太大差距,甚至在后装市场方面自主品牌还比外资品牌具备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时代汽车》2011,(8):108-108
品牌貌似是自主的,但技术却是受老外控制。坦白的说,合资自主用的技术都是过时的,像奇瑞吉利现有技术已远超这些怪胎品牌,但是在中国这个唯品牌论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市场,技术不是关键,不过是工信部发改委的领导,完成产业规划kpi(关键绩效指标法)的概念游戏而已。(乐图乱弹说)  相似文献   

7.
随着夏季的到来,车市已经逐渐开始进入传统淡季。但对大多数自主品牌来说,随着消费者的要求愈显苛刻和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这个夏天或将显得更加难熬。  相似文献   

8.
张海涛 《轿车情报》2012,(2):98-101
自主品牌竞争之年,东家们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成本与价格的正比规则聪明人则更是格外遵从。当杂志与“全球鹰”接触的日子仅一个多月后,  相似文献   

9.
奇瑞QQ     
与大型车相比,制造成本不能按比例缩小、价格却要成倍降低的微型车,一直少有合资厂商染指,这也给拥有自主品牌的国内汽车厂商提供了展示实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入门家轿     
宝骏630、全球鹰GC7、腾翼C30是时下6万~8万元级别自主品牌中比较热门的车型,面对消费群最为关注的配置与用车成本问题,它们的表现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1.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6,(11):27-37
目前,我国共有商用车、乘用车品牌387个,其中自主品牌占69%,国外品牌占31%。从各产品类别来看,在97个载货车品牌中,90%是自主品牌,在158个客车品牌中,76%是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在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汽车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乘用车领域,国外品牌的优势地位十分突出,以轿车为例:在目前国内在产的90个轿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0个,只占有1/3的份额。  相似文献   

12.
郑云 《时代汽车》2012,(10):52-53
自主品牌今年对外出口成绩喜人,但是成绩背后还存在着隐患。今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地求生的境况,与合资自主完全呈现两极分化发展趋势。与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不同,今年自主品牌对外出口的成绩还颇为亮眼,但不断有召回的消息传来,却又给自主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传统自主品牌与以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等为代表的合资品牌虽然在产品线上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冲突,但在品牌形式上始终是泾渭分明。随着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介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另一种品牌形式诞生了,合资品牌与传统的自主品牌在品牌形式上有了交集。  相似文献   

14.
如今,我国进一步强调自主发展,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业创建自主品牌进入到新阶段,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能不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有自己的商标?或者能不能出现中外合资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商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朱盛镭 《轿车情报》2004,(10):32-34
实现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目标,以自主产品开发项目为载体,实现和形成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和经营能力。需要我们重思战略,确立一个推动集团自主发展,规模提升,跨国经营和科技强身的自主品牌开发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6.
4 中国轿车自主品牌问题分析 4.1 制约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和自主发展的原因 1)战略影响。缺乏一个指导全行业发展的明晰战略,缺乏鼓励自主品牌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培育的政策,对自主品牌产品初创期的扶植力度不够以及政府出台政策时缺乏严格评估、论证和协调等;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5,(20):13-13
车展期间,上汽集团总裁陈虹做客新浪汽车嘉宾聊天室,当被问及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自主品牌时,他作了如下回答:“对自主品牌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理解就是这个品牌只要能够被中国企业所主导的品牌就是自主品牌。并不是一定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才算自主品牌,可以是利用全球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未来,随着自主品牌在研发、品牌等方面的不断积累,自主品牌势必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同时,作为中国拥有的自主品牌汽车,理当为民族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的时空变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前一阵,在闻名于世的博鳌亚洲论坛会的汽车夜话现场上,龙永图先生再次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问题发出奇特系列言谈,引发了汽车界广泛重视。他说:“今后能不能不要提自主品牌的汽车?”“在电视里服装行业很少提自主品牌,只有汽车天天喊自主品牌,最后连汽车老板都不知道什么叫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20.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按照自主品牌、美系、日系车、欧系、韩系等进行划分,短短8个月间,自主品牌汽车从市场占有率第二上升到第一,又从第一回到第二。令人惊讶的是,自主品牌汽车在短短3个月内市场占有率下降了近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