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我国货币政策将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分析人士认为这是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意味着货币政策将是系统性、持续性的稳健或者说是收紧,接下来就看具体货币政策的落实了,例如,加息及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空间都将增加。货  相似文献   

2.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09,(44):28-29
世界银行11月4日表示,整个东亚地区股市和楼市的快速上涨(尤其是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正加剧人们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世行警告,通胀压力可能追使东亚各国的央行“更早而不是更迟”收紧货币政策,以遏制正在浮现的资产泡沫。世行表示,在提高利率之前,各国央行可能用其他方式收紧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去年年末对货币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过去的“从紧”变为“宽松”。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实行较低的利率,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和较高的贷款增长率,意味着向市场释放更多的货币,用充裕的货币刺激投资和消费。  相似文献   

4.
金融海啸“似过未过”,环球金融市场仍然有不少隐忧。美国失业率持续高企,全球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及迪拜世界的债务危机均告诉我们,现时还未可以松一口气。香港失业率虽然有回落现象,但青年失业率长期在20%以上,加上厂家订单未见明显回暖.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何时会退出以低利率和宽松信贷来刺激经济的现行政策已成为一个谈论话题。中国央行在8月4曰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重申,打算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称全球经济已初步浮现复苏迹象,但复苏过程仍然存在诸多相互交织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易宪容 《经济导报》2009,(30):13-15
当美国股市及金融市场逐渐好转.美国经济开始之际,美联储正计划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担心通货膨胀到来。尽管这种退出时间及方式是相当不确定的或仅是计划的,但是市场对此计划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7.
《经济导报》2010,(9):42-42
欧美等国去年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令通胀预期急升,加上亚洲央行大举吸纳黄金,推动金价去年屡创历史新高。如今各国开始抽资“退市”,通胀预期还可以支撑金价上升吗?央行的吸金态度又如何,都是不少投资者关心的议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初衷是试图通过基础货币的扩张刺激经济复苏、降低失业水平和抑制通货紧缩,但是美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却与美联储预期的目标相去甚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既没有刺激经济的复苏,也没有抑制失业率的上升,就连通货紧缩的局面也没有因为基础货币的扩张得到改善,可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显著失灵。  相似文献   

9.
戴道华 《经济导报》2009,(33):11-13
在这场全球百年一遇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中,香港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较回归伊始的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为小.主要原因是在全球尤其是美国和中国宽松货币政策下资金持续流入香港,支撑了股市和楼市.也支持了香港经济。不过.这样一来,香港经济复苏的前景一定程度上便取决于资金能否维持不变的流向.而这又取决于美,中宽松货币政策将采取何种退出机制及其执行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从发展看,后期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一系列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措施推动下,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会更加明显,汽车业发展的大环境比较宽松,因此汽车消费潜能仍将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价格也有望延续稳定为主,小幅波动的平稳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11.
安华 《经济导报》2010,(27):17-17
7月8日晚间有消息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0年第二季度例会指出,下半年中国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几乎在同时,也有《上海重庆房产税暂未获批对楼市形成围而不攻之势》的消息见诸网站和报端。  相似文献   

12.
财经纵横     
中国央行5月6日发表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全球多国央行采取以量化宽松为特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蕴藏着较大的风险,随着更多经济体跟进.主要货币汇率贬值风险可能加大,也加大了未来全球通货膨胀的风险,也可能影响债券市场稳定,对国际金融市场及全球经济可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股市与楼市     
中国从有股市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个时期,像现在这样,密集而频繁地出台利好消息。从调高出口退税率,到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出笼,从连续降息到金融30条问世,从稳健的财政政策向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调整,到从紧的货币政策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转换。利好消息次第出现,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4.
1市场发展情况1.1总体市场情况2009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经历了如此多的天灾人祸、如此多的国际纠葛,国内宏观经济的调控又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折腾”。一年之内,从年初“两防”、年中“一保一控”,到年末又变成了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的“保增长”。2008年经历了11次上下调整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汽车工业也由上半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变成了从第四季度开始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16.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10,(8):27-28
2月2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公报显示,政府准备逐步退出去年为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宽松政策。会议指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表态重申了2008年11月以来的经济政策。但是,中国央行今年已经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去年银行信贷大规模扩张之后有效地控制了银行的可贷款规模。  相似文献   

17.
自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在各国政府推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庞大的振兴经济措施的配合下,金融市场似乎已稳定下来,环球主要股票市场更从去年低位反弹近倍。在庞大的资金冲击下,各地股市是否已出现了泡沫呢?本文旨在分析现时环球股市是否偏高及各地政府应何时及怎样退市才可把对市场的影响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18.
顾杰统 《经济导报》2009,(49):30-31
12月3日,欧洲央行宣布维持欧元区、%的历史最低基准利率不变’但表示将逐渐收回部份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市场认为,欧洲央行此番利率决策及表态旨在向外界传递这样的信息:该行已做好准备在经济确定企稳後撤出超常规货币政策,并已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退出策略以保证防范通胀;但在美联储改变口风之前,欧央行提前加息的可能并不大。  相似文献   

19.
肖献法 《运输车辆》2010,(10):I0063-I0063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9月17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0)》称,下阶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政府介入、让市场得不到清理的情况下,今天的美国经济在很多方面很像1990年代泡沫过后的日本经济。货币政策超级宽松,信贷需求低迷,加上失业率高企,消费者忙于降低杠杆,这一切可能带来一轮长期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