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国内外海河联运发展经验,针对浙江省海河联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形势要求,提出浙江省发展海河联运的对策和建议,为浙江省海河联运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就浙江省如何发展海河联运港区,完善浙江省水运网络系统进行了探析.浙江省"港航强省"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浙江省的内河航道网络,逐步加强沿海港口的建设,海河联运港区是将内河航道网络与沿海港口连接的重要节点,海河联运的实现与发展将进一步突出与发挥水路运输的优势.各沿海港口建设海河联运港区,发展海河联运不仅有利于完善浙江省水运网络系统和港口集疏运系统,还可以降低货物集疏运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对城市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嘉兴港拥有打造海河联运的独特优势,前海后河,区位优势明显。积极打造嘉兴港海河联运枢纽示范工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嘉兴港的历史机遇和使命。梳理“十三五”期间嘉兴港海河联运建设成果,分析嘉兴港海河联运现状,为进一步推动嘉兴港海河联运中心的高效、安全、智慧和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探究嘉兴港海河联运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发展浙江省内河水运,分析浙江省内河水运发展概况,认为浙江具有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客观需求,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航道、船舶、港口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将浙江内河发展情况与欧美等水运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发现差距,寻找不足;建议浙江省需加快建设畅通的江海河联运航道网络、适应航道要求的标准化船型和现代化的内河枢纽港,并在政策支持方面给予倾斜,推动运输方式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实现浙江省内河水运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发展衢州港海河联运,分析衢州海河联运的发展环境,指出衢州港在水运设施、运输结构、航道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等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结合衢州港海河联运发展思路、路径和措施,提出衢州港海河联运发展建议:加快跨区域内河主干航道建设;统筹沿线船闸调度,提高船舶过闸效率;加快出台促进海河联运的相关政策;适时组建市级港口物流企业集团;加大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参考江海直达联运模式,结合江苏省运输水体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江海河联运模式的可行性,并对船型开发进行了重点研究。在分析既有内河船入海及海船进入内河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内河标准船型要求的江海河联运船型的技术要点,研究了船型开发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展望了这种运输模式未来的前景,最后提出了影响推广应用新船型和联运模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黄鹏 《水运管理》2018,(1):11-13
为发展海盐县海河联运,分析海盐县发展海河联运的交通区位优势、岸线资源优势、产业支撑优势、政策支撑优势,针对海盐发展海河联运中存在的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要素制约问题突出、建设资金压力大、土地制约难题破解难、项目审批难、临港工业发展缓慢、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把握机遇,确立海河联运发展目标;政府支持,保证项目建设政策有保障;加大基建投入,畅通海河联运;大力发展现代港航服务业;推进陆海统筹及"港产城"联动;着力提升多式联运水平。  相似文献   

8.
嘉兴港加快实施港航强省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福善 《中国水运》2007,7(12):36-37
嘉兴港作为浙江省的重要港口和浙北地区的唯一出海口,以它优越的区位优势、强劲的发展势头,海河联运集疏运网络,理应在港航强省发展战略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集装箱江海河联运体系,加快推进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江苏近年来实施了内河集装箱发展行动计划,通过相关政策支持和有力的发展措施,有效提升了内河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力,运输规模持续扩大,相关经验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河联运再助嘉兴港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河联运是嘉兴港独有的优势,它完全可以利用好这张王牌,更好地扩大港口辐射范围,将海盐打造成物流中心一、海河联运模式嘉兴港岸线呈线状布局,各港区发展程度不一,通达外海的自然条件也有较大的区别,不同的作业区可以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海河联运模式。1.已实施海河联运模式海河短驳模式即外海(或内河)船舶靠泊外海(内河)码头,货物经陆域的装卸机械转运到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