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保障大型船舶在虾峙门水道的通航安全,分析大型船舶自身操纵特性和船舶在狭水道等限制水域的航行风险,结合虾峙门水道水域环境和海事事故原因分析,提出大型船舶在虾峙门狭水道安全通航对策:确定合理航速及用舵时机;保持船舶吃水差;准确把握船舶间安全距离;设计合理的航线。  相似文献   

2.
虾峙门航道位于舟山东南方,是船舶进出宁波-舟山港的重要通道。每年进出该水道的大小船舶约4.8万艘次。2016年度,宁波引航站共引领船舶27,800艘次,其中绝大部分外轮是在虾峙门航道进出。由此可见,虾峙门航道及其附近水域航行注意事项航行安全是宁波舟山港引航工作各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自己在虾峙门航道及其附近水域航行的多年引航经历,提出相关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虾峙门航道流急、航道窄以及船舶密度大等特点入手,针对船舶在该航道航行时存在的引航风险,提出一系列安全引航对策和建议,并以一艘重载超大型油轮通过虾峙门航道为例,详述了安全引航对策的具体运用。通过探讨,旨在提高船舶在虾峙门航道引航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虾峙门航道是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航行的咽喉航道。该水域岛屿众多,水深流急,船舶航行时特别是船舶排队进出港时容错率极低。本文试图从航道的基本情况、潮流潮汐等介绍出发,通过自身引航经验的介绍和解读,为读者提供一些进出虾峙门航道的琐碎经验。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影响虾峙门航道船舶航行的各种因素以及虾峙门航道及附近海域的航线情况,探讨船舶在虾峙门航道内的航行方法,并提出在虾峙门航道附近水域航行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虾峙门航道狭窄而且通航密度大,特别是大型船舶与小船间的避让不协调,从而导致紧迫局面和碰撞事故的发生。文章阐述了虾峙门航道的特点,大型船舶和小船的各自操纵特性以及虾峙门航道里的避让方法,以供船舶驾驶人员在通过虾峙门航道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警戒区是船舶定线制的形式之一,宁波舟山核心港区定线制的"二号警戒区"水域交通流密集,船舶间交会局面复杂。本文通过分析该警戒区交通流的特点,提出对各交通流的组织方案,以提高该水域船舶航行效率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浙东航路是国内和部分国际小船航行的主要航路之一。该航路小板门水道南下后基本以180°方向穿越宁波舟山港虾峙门口外航道去往台州沿海方向。小船自东航路南下时需要从大量锚泊船之间穿越,然后穿越虾峙门深水航槽再前往南方。这种穿越与进出宁波舟山港的船舶以及使用深水航槽的限于吃水船形成了交叉局面,与锚泊船的碰撞风险也在增加。通过对上述两种风险的分析,结合目前该水域实际使用现状,建议将东航路往东推移,调整出交通组织区,以减小风险。  相似文献   

9.
上海海事局于2021年5月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黄浦江水域通航安全管理的通告》,对黄浦江水域实施船舶保峰控流、错峰分流,执行均衡船舶流交通管理措施。该规定实施后,交通流的变化对大灵便型散货船在黄浦江航行和靠泊安全产生严重影响。详细介绍靠泊窗口期前移、顺流靠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及注意事项,供在感潮河流段类似的船舶操纵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船舶在混合水域内船舶靠离泊作业对其航道通航效率的影响,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结合船舶交通流特 性,建立了混合水域船舶交通流波动模型,进而解释船舶靠离泊作业时船舶交通流的集聚和消散过程,根据船舶交通量、 航速、船舶流密度和靠离泊作业时间,建立混合水域干扰影响范围与时间计算模型。以福姜沙南水道为例进行模型验证, 进行安全条件下的混合水域船舶通航效率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