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五大层次构成。各级标准是企业组织产品生产、检验的依据,也是技术监督部门考核产品质量的依据。而涉及到诸如环境保护、安全等项目的产品,国家更要通过颁布“强制性标准”(相当于国外的技  相似文献   

2.
国家强制性标准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我国机动车运行安全管理最基本的技术标准,是进行机动车注册登记和在用机动车(包括二手汽车)、事故车检验的主要依据,也是机动车新车定型强制性检验、出厂检验和进口机动车检验的主要依据。GB7258是机动车技术管理的标尺和门槛,是否能上路行驶的"通行证"。因此,GB7258是我国机动车,特别是路上行驶的各种汽车最重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上获悉,2005年,我国已完成了包括“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总体框架指南”在内的4项指导性意见,16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完成了审查并正在进行报批工作,4项ITS检测技术工作的研究工作,18项标准申报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项目计划。  相似文献   

4.
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省地方标准《小型汽车快修企业开业条件》(DB34/T1626—2012)正式发布,并于2012年5月24日起实施。《小型汽车快修企业开业条件》规定了从事小型汽车快修必须具备的人员、设施、设备、  相似文献   

5.
安全,对汽车维修企业来说是一个首要的要求。在企业中广义的安全管理包括企业维修的安全(车辆维修后的车况安全和车主的安全),以降低由于事故造成的安全成本;还包括企业自身的安全,主要是指企业员工的健康安全、设备安全(如:烤漆房失火,举升机掉车)、零部件供给的安全、企业经营的安全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汽车、汽车发动机新产品较多,一些是自主开发产品,一些是引进国外技术产品。在新产品型号上,存在着不按标准制定型号现象(有些按标准制定的型号,企业在宣传产品时却用自定的其他型号)。对于汽车、汽车发动机产品型号我国已有划分标准,例如载货汽车CA1141,CA表示一汽、第1位数“1”表示该车是基本型载货车;第2、3位数“14”表示总质量14t;第4位数字“1”表示产品序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底盘测功机有哪些用途?底盘测功机是模拟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测量动力输出功率及其加速、滑行等各种工况性能的检验设备。对机动车检验主要具有以下功能:(1)测量驱动轮的输出功率;(2)检验加速性能;(3)检验滑行性能;(4)校验车速表和里程表:(5)配合油耗计在室内测量等速油耗;(6)配合废气分析仪对汽油车进行简易工况法排污检验和柴油车加载减速检验。  相似文献   

8.
《汽车情报》2007,(2):13-13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国内柴油机企业已能适应排放标准,很多企业已在开发符合国4排放标准要求的产品,而国4排放标准对柴油机来讲,是一个技术的转折点。国4标准之前,柴油机排放可以通过机内净化技术来解决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达到相应的标准,而从国4开始,除了改进燃油喷射系统、优化燃烧过程等机内净化措施外,还必须增加机外后处理装置才能使排放达标。欧洲主要采用了两条技术路线:其一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路线,它是通过优化喷油和燃烧过程,尽量在机内控制微粒的产生,在机外后处理过程,采用尿素溶液对氮氧化物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其二是EGR+DPF(废气再循环加微粒捕集器)技术路线,它以废气再循环为基础,在机内抑制氮氧化物的产生,在机外后处理过程中采用微粒捕集器对微粒进行微粒捕捉。  相似文献   

9.
沈彤 《上海汽车》1996,(5):33-35
本文通过国外先进国家的汽车产品开发对比,找出差距,(1)做好零部件的产品开发工作;(2)培养人材,尽快建立企业研究开发中心;(3)用精益生产方式进行产品开发,走自主开发的路;(4)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推动汽车技术发展:(5)政府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我国汽车产品开发能力提高的进程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必须走适合国情的产品开发道路。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国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检验标准是以EC汽车技术指令为蓝本,个别参考日本安全标准和美国法规,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的。ECE汽车技术法规和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成为整个国际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汽车技术法规和产品认证制度,已有越来越多的非欧洲国家(如日本)逐步采用ECE汽车技术法规替换自己本国原有的技术法规,许多非协定书缔约方也单方面承认ECE汽车技术法规和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使得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成为整个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在此列出我国N3类车辆应贯汽车强制性标准所参考的国外法规,以供参考(见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是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的开发应用而生的。“九五”期间为配合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目标,在各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1998年经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新组建了电动车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代号SAC/TC114/SC27,负责全国电动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该委员会的委员来自电动车辆整车企业,电池、电机/控制器、  相似文献   

12.
《世界汽车》2007,(1):143
如今,随着道路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人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虽然我国对新上市的汽车已有强制性的碰撞安全标准和检验。但是这些标准仅是国家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最低标准.不能完全反映汽车的安全技术水平,生产者也会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时因顾及成本等市场因素。忽略了对安全的更高追求。为了更直观地评价产品的安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详细的信息,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的改善,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安全“加试”为我国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能设定了一个更高的评测要求。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技术》2011,(1):27-27
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摩托车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摩托车分标委)摩标秘(2010)10号《关于下达2010年度汽车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轮制动圈》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轮缓冲块(套)》2项行业标准已获得工信部批准,标准完成年限是2011年。  相似文献   

14.
<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38900—2020)的发布实施,是继“三检合一”实施后为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管理的又一重大举措。“三检合一”实施后,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检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验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环保检验均执行统一的检验周期、统一的检验项目、统一的判定标准,打破地域和行业壁垒,检验结果实现互认。这就需要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国家标准,因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38900—2020)应运而生。新标准最大的变化在于取消了机动车动力性、经济性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15.
一民 《汽车情报》2006,(23):6-7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边缘化倾向严重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边缘化倾向严重。具体体现在:一是外资控股、独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近几年外资在零部件行业独资、控股的企业增多,如广州丰田发动机公司日方占70%股份;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大众占60%股份;伊顿电子(中山)有限公司伊顿占51%股份;金杯统一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韩国统一重工占51%股份等。由于欧美、日韩跨国零部件公司随整车相继进入中国,其管理先进、技术领先,加之其极力延续原配套关系,使中资零部件生产企业难以进入整车配套市场。二是外方严格控制技术外溢,使中资零部件企业在投资、技术、市场等方面被边缘化的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主要是参照欧洲ECE和EEC(EC)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制定的,在具体内容上跟踪欧、美、日三大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协调成果。汽车的强制性标准一般包括如下类别:安全标准、环保标准、节能标准。其中安全标准又分为主动安全标准、一般安全标准及被动安全标准。主动安全是指驾驶员根据道路情况采取措施避让险情、主动预防事故的状态,涉及到车辆的技术要求构成了主动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技术》2009,(4):27-27
3月12日,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瞬态工况法)》国家标准的专家审议会。环保部有关业务司、地方环保局、国家及地方检测中心、相关企业的专家及标准编制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听取了标准编制组关于该项标准技术内容及编制情况的报告,经专家组讨论,审议通过了该项标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冷藏车标准化工作概况1.标准概况目前国内与冷藏车相关的标准共有12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7项,地方标准2项,详见表1。2.标准主要内容GB 29753-2013《道路运输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是国内唯一与冷藏车相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商务部已经参照国际惯例,联合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科研单位、地方政府等部门和组织建立了实施产业保护和贸易救济的体系。这是产业保护的基本要求。对WTO规则、贸易救济和产业保护的研究要进一步深化,加大中介组织培育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要进一步完善,并积极与国际接轨。当然,增强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企业竞争力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途径。为此,我国还要在以下方面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0.
王昆 《专用汽车》2011,(6):34-36
汽车强制性认证概况目前的汽车产品强制认证实施规则CNCA-02C-023:2008共引用标准95项,其中国家强制性标准71项,国家推荐性标准16项,行业标准3项,行业推荐性标准3项,国家指导性技术文件1项。从2003年强制认证制度推出至今,一共有超过1000家企业获得认证,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