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文着重探讨了混凝土搅拌车拌筒叶片采用变参数螺旋曲线形式,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搅拌车拌筒及螺旋线参数化三维绘制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参数化设计方法为基础,利用UG/GRIP语言编制了混凝土搅拌车拌筒和螺旋线的三维生成程序,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二次开发方法和源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5.
基于UG的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拌筒螺旋线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推导了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螺旋线的理论公式,并通过UG编程实现了通过拌筒的设计参数进行筒体和螺旋线的一体设计。  相似文献   

6.
基于PRO/E的混凝土搅拌车螺旋叶片三维造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招强 《专用汽车》2009,(10):44-47
以等变角圆锥螺旋线和等变角圆柱螺旋线为叶片型线,应用PRO/E交互式命令对叶片进行三维造型,并对叶片进行曲率、光顺性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8.
以后锥段叶片轨迹的绘制为例,利用Mathlab语言编程与AutoCAD制图相结合的手段,提供了螺旋叶片轨迹坐标的计算机辅助求解并绘图的方法.只要改变相应参数或应用有关公式,同样适用于搅拌筒叶片的设计与绘图.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往混凝土搅拌车整车静态侧倾稳定角计算时与实际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推导了一种计算混凝土搅拌车静态侧翻稳定角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混凝土搅拌过程的质心转移及对悬挂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随后结合某款车型的实际优化过程,既验证了新的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又展示了悬挂系统和上装质心偏移对整车静态侧倾稳定角的影响程度,找到了合理有效的优化方案,对同类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肖红光  彭安平  付慧建 《公路》2001,(10):128-130
理论和施工经验表明,新拌混凝土的温度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磨性及早期开裂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作者在长益、益常和湘耒路的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对该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试验和施工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搅拌车圆柱罐体部分通常采用圆柱螺旋线方程,即等螺旋角等螺距设计;其前后锥叶片型线的大端螺旋角通常取相同的值,以便得到光顺的的叶片。文献[1]提出了采用均变圆柱螺旋线的方法,以达到在锥段叶片型线大端螺旋角不同时也能光顺对接的目的;文献[2]对其中的均变角圆柱螺旋线的方程进行了推导;笔者则推导出了搅拌车罐体非均变螺旋角圆柱螺旋线公式,并讨论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陈东阳  屈旭庭 《公路》1992,(4):49-50
陕西省咸阳公路总段沥青拌和厂先后两次对无锡县筑路机械厂生产的LB-30型沥青拌和机的烘筒加热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几年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超额111%完成了承包经济指标,为此,我们将取得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测得的混凝土搅拌车拌桶螺旋线上的一组离散点,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求解拌桶螺旋线螺旋角的公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300型碾压混凝土厂拌设备的总体设计要求、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各总砀结构设计搅拌器需要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工程地下室基础采用自拌混凝土浇捣,浇捣混凝土约5500m3,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杭州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现场自拌圆满地完成了地下室基础混凝土的施工,解决了自拌混凝土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9.
任晨 《上海公路》2012,(4):47-50,13
目前采用温拌技术和再生技术的沥青混凝土以其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等特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结合温拌沥青混凝土技术和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通过对回收旧料的分析,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旧料加热温度、拌和温度、拌和时间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并在不同的沥青掺量下进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验证生产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可行性。经试验结果分析,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与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不仅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而且路用性能相当,显示出其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预拌混凝土配合比的入模温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分析混凝土配合比时,考虑了原材料的比热容不同,分析各种原材料的不同温度对混凝土温升的影响;根据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的要求,通过有关试验的分析和计算,提出控制砂、骨料和拌和用水的拌和温度、入模温度的必要技术措施,合理地确定各原材料的温度控制点,为调整配合比及各种原材料的初始温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