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汽车公司进行轻型车油耗试验时,车辆都是在底盘测功机上运行WLTC循环工况,然后根据排放中的CO2、CO和HC流量通过碳平衡法计算汽车的油耗。WLTC循环运行时间为1 800 s,每1 s都有规定的标准车速,车辆将依据WLTC标准车速曲线行驶,但每个驾驶员完成的WLTC循环速度曲线与标准车速曲线会存在差异,速度差异还将造成不同驾驶员完成WLTC运行的车辆油耗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总结了造成不同驾驶员油耗差异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评价不同驾驶员油耗结果的多个量化指标,还参考标准总结出了标准车速曲线的油耗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09,(29):15-15
最近,现代汽车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液化石油气混合电动汽车——伊兰特液化石油气混合电动汽车超低排放汽车(SULEV),伊兰特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料经济评级为5.6L/100km,CO2排放量仅为99g/km。  相似文献   

3.
汽车ABS参考车速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中参考车速的多种确定方法.在分析了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法,并利用该方法进行了首次制动循环和常规制动循环参考车速的计算.道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综合法确定的参考车速与车速仪测得的实际车速之间的偏差最大值为4.53 km/h.均差为0.35 km/h,从而验证了采用该综合法确定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中参考车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Horiba OBS-2200便携排放测试仪对一辆柴油乘用车进行实际道路车载排放测试,研究其燃用国Ⅳ柴油(D100)及其与10%其它替代燃料的混合燃料,包括生物柴油(B10)、煤制油(C10)、天然气制油(G10)和丁醇(Bu10)时在不同车速和加速度下的CO、THC、NOx和CO2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纯柴油相比,1车速高于20km/h时,混合燃料的CO排放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u10的THC排放增加16.3%;中低车速时Bu10的NOx的排放较低,高车速时Bu10、B10的NOx排放高10%左右;2中低车速(20~50km/h)加速时,混合燃料的NOx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减速时,B10、C10的NOx排放略有升高;3高车速(80~110km/h)时,Bu10的THC排放较高;B10、Bu10的NOx排放在加速时升高20%~30%,减速时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5.
选择6辆满足国Ⅳ、国Ⅴ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和柴油车进行了在WLTC和NEDC循环工况下的试验室排放试验,并对其中的4辆车按照RDE测试规程进行了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际道路行驶条件下,汽油车CO和柴油车NO_x排放严重超过标准限值,高排放主要出现在车速大于60km/h的郊区和高速公路段,瞬时排放量会随着车速和加速度的升高而增大;部分汽油车在WLTC工况的超高速段中出现了很高的CO排放,而WLTC工况THC的排放则小于NEDC工况;4辆汽油车在NEDC工况和WLTC工况下PN排放都超过标准限值,而柴油车的PN排放和所有车辆的PM排放都小于标准限值。建议国Ⅵ车型开发时应重点关注汽油车的CO,PN排放以及柴油车的NO_x排放。  相似文献   

6.
苏盛  侯攀  赖益土  吕涛  王欣  葛蕴珊  吕立群 《汽车工程》2021,43(3):345-349,357
为研究不同整车驾驶循环对车辆三效催化器热老化的效果差异,选取两辆配备同款发动机的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纯汽油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分别进行AMA、SRC、WLTC和典型RDE循环,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车辆运行参数和三效催化器床体温度。基于阿伦尼乌斯公式将不同循环16万km耐久性后的热老化程度量化为热损伤,并以RDE循环为参照基准,将不同测试循环行驶16万km换算成对应的实际道路等效行驶里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循环下,油电混合动力车三效催化器的16万km热老化程度低于纯汽油车;AMA和SRC循环对三效催化器造成的热老化程度明显高于相同行驶里程下的WLTC循环和RDE循环。纯汽油车以AMA循环或SRC循环进行16万km耐久老化,对三效催化器所造成的老化效果相当于在实际道路上行驶了51.84和60.30万km;油电混合动力车以AMA循环和SRC循环进行16万km耐久老化,对三效催化器造成的老化效果相当于在实际道路上行驶30.44和29.21万km。  相似文献   

7.
以整车设计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发动机与传动系的匹配方法。根据发动机性能与汽车动力性的要求,选择发动机额定功率及其相关参数。从能量流角度,分析了汽车行驶时发动机总能量和汽车各系统的能量需求。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测试程序工况下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循环耗油量,并以此作为经济性的设计要求,仿真描绘了发动机的性能曲线。结果表明:最高车速为198.5 km/h,直接档的最大动力因数为0.463,一档的最大爬坡度0.46,0到100 km的加速时间为9.8 s,循环油耗量为9.74 L/(100 km)。因此,本匹配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增程式乘用车转商用车在现阶段法规情况下面临的工况燃油耗问题。经过测试分析,发现原因为在商用车执行的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下,车速相比乘用车执行的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工况更低;在应用车速限制功率策略的情况下,增程器低效率点占比更大,导致工况的平均燃油耗升高。为此,可通过提升车速限制的发电功率,实现降低商用车执行 NEDC 工况的燃油耗。  相似文献   

9.
根据美国联邦运输管理局(FTA)发布的最终报告,BUSolution示范的LCO-140H系列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在行业标准的ABD工作循环测试中达到34 L/100 km的燃油经济性,比目前道路上的传统柴油公交车提高110%,比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提高30%。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检测和评价汽车传动系的技术状况,在50km/h车速点,按GB/T18566-2011《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评价方法》的基准温度车轮滚筒阻力系数厂fc,以试验统计技术状况良好车辆的传动系阻率η,计算所检车辆规定车速点的额定传动系台架阻力,然后在底盘测功机上检测基准温度状态下车辆实际传动系台架阻力,把实际阻力与额定阻力比较来检测和判断车辆传动系的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两台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在进行了WLTC和NEDC循环工况下的实验室工况试验,并对其按照RDE测试规程进行了实际道路行驶工况试验,探讨实际道路行驶工况的油耗结果与实验室工况油耗的对比。用碳平衡的方法计算各工况油耗,结果表明实际道路行驶工况的油耗结果和实验室工况结果偏差都在5%之内,WLTC工况与实际道路行驶工况之间的偏差更小。在低速阶段实际行驶油耗与实验室差异较大,而在高速阶段,WLTC循环工况油耗与实际道路油耗很接近。  相似文献   

12.
关于车速及车速表 据统计,约4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超速行驶而造成的。美国的研究表明,如果汽车车速从60km/h提高到120km/h(增加一倍),交通事故量将增加4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技术进步,燃料电池汽车在百公里加速时间、续驶里程、燃料加注时间、低温启动等方面基本与传统车性能相当,燃料电池汽车逐渐进入市场化推广阶段。文章对全功率型燃料电池乘用车分别进行NEDC、WLTC和CLTC运行工况的动态试验,并对三种工况下的动力性及能量分配等进行研究,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实现2015年和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L/100km和5.0L/100km的目标,如何降低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并加强汽车企业的节能减排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各大车企正在寻求多种路径降低油耗,而轻量化是重要技术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各工况特征参数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耗的影响程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证明车速类特征参数相对于加速度类、比例类特征参数更能表征整车工况,是整车能耗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例,重构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能耗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车速类特征参数贡献度最大,选取纯电模式最高车速、纯电模式SOC下限、行车充电扭矩系数等车速类参数开展单因子分析,证明了其与能耗的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获EPA 1.99L/100km油耗评级 日本本田公司日前称,在美国环保署(EPA)最近的一次测试中,201 3款本田飞度电动汽车(2013 Honda Fit EV)获得了燃油能耗1.99L/100km(1 18英里/加仑)(MPGe)的优异成绩,最大续驶里程约合132km.其中市区行驶相当于1.8L/100km燃油耗;高速公路行驶相当于2.3L/100km燃油耗.根据EPA的能耗测试数据,一加仑燃油消耗的能量约等于8.9kWh的电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碳中和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逐渐被人们重视。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重点,在减少碳排放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碳中和背景下如何降低新能源汽车碳排放问题,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能量管理策略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获取、电催化剂和能量管理策略,混合动力电池汽车的机电耦合技术、能量管理策略和制动能量回收方向,对具体减碳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能量分析的方法,以轿车和载货汽车为例,研究了混合动力汽车(HEV)与传统燃油发动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发现按原车后备功率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所需的驱动功率作为HEV燃油发动机功率的选择依据,节油效果最显著。当燃油驱动功率和电动驱动功率各占50%左右时,HEV轿车的经济性评价指标为原车的22.8%,HEV货车的经济性评价指标为原车的79.2%,同时又能保证动力性基本不变。结果表明,用混合动力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的100km燃料消耗量,轿车的燃料消耗降低幅度大于货车。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碳平衡法原理,并给出了根据碳平衡法得到的甲醇燃料消耗量数学模型。根据甲醇燃料消耗量与相同碳排放的汽油燃料消耗量的计算,得出甲醇与汽油的当量比为2.17。因甲醇汽车燃烧甲醇时的排放低于燃烧汽油,同一台M100甲醇汽车甲醇燃料消耗量与汽油燃料消耗量的比值要低于2.17,即替代比小于且接近于当量比。通过实车检测得出,M100甲醇汽车的甲醇与汽油的替代比在1.9~2.0之间,取1.9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4100BZL增压柴油机上燃用0号柴油和甲醇柴油混合燃料(M5,M10和M15),研究了不同比例甲醇柴油在中高转速时对柴油机循环变动率和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转速时,随甲醇添加比例的增加,发动机燃用3种混合燃料的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峰值循环变动率逐渐增加。发动机燃用4种燃料的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率均较低,燃烧始点循环变动率较高。发动机燃用3种混合燃料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峰值循环变动率的规律与NOx排放规律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