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郁淑聪  孟健  郝斌 《汽车工程》2022,44(1):36-43
本文旨在针对汽车驾驶智能座舱交互体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智能座舱测试评价方法.基于用车情景细分座舱功能点,根据功能点将主观指标、车辆指标、眼动指标等多维度指标体系相结合,搭建了基于主客观测评方式相结合的座舱交互体验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逐级指标权重进行确定,最终确立基于驾驶员的智能座舱人机工效测评模型.通过座舱...  相似文献   

2.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使汽车成为了移动智能空间和场景服务的体验终端。车载主机作为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的主控制器,集成了越来越多的车载功能。日趋复杂的功能和界面形成了对驾驶员注意力的争夺,而车载语音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帮助驾驶员降低对车内设备的操作依赖,增加车辆驾驶安全性。CAN总线技术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载通信技术,为汽车语音功能的设计提供信号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3.
朱庭男 《时代汽车》2023,(19):115-117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智能座舱作为未来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成为汽车制造商们竞相争夺的市场。本文从智能座舱的概念、发展情况以及场景化创新趋势入手,探讨智能座舱场景体验方法的应用及其在智能座舱创新中的作用,并提出基于场景体验的智能座舱创新应用策略。研究发现,基于场景体验的智能座舱创新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汽车驾驶体验,为汽车制造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渐渐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向着智能终端方向发展。汽车座舱作为人与车的直接交互窗口,决定着人的驾驶体验和乘车体验,一直以来备受汽车消费者关注。5G作为当下较为先进的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低能耗及大容量的优势,使得汽车越来越智能化,成为“出行、生活、社交”一体的智能空间,同时也推动着汽车座舱向智能座舱的发展。首先对汽车座舱的发展历史以及智能座舱的概念进行梳理,然后结合5G背景对智能座舱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探讨5G自动驾驶时代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汽车座舱内的人机交互智能系统一定程度决定了用户的智能体验,对人机交互进行测试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机交互测试评价方法,可以指导人机交互的设计开发,实现人机交互的迭代和优化。汽车座舱内功能日益增加,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体验,然而功能相同,人机交互不同,给用户带来的驾驶体验却大相径庭。基于典型使用场景,从客观角度,分析不同车型相同场景下车机系统的响应、驾驶员眼部活动和驾驶员手部活动的差异,进一步量化评价参数,形成评价指标,同时根据五感和五觉,设计主观评价表对人机交互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能从客观和主观角度全面评估人机交互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世界汽车》2022,(10):54-59
<正>随着汽车研发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汽车座舱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购爱车的时候,都会将车辆舒适性作为重要考量因素。赛力斯汽车立足当下消费者多样化的用车需求,以打造车内健康环境、智能网联系统以及舒适的座舱设计等多个维度,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与舒适的驾乘体验。近日,问界M7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进行了整车舒适座舱认证,  相似文献   

7.
侯海云 《时代汽车》2022,(2):160-161
长期以来,常见的汽车内部座舱设计都是以机械触控按钮为主,触控板面整体信息显示简单、集中且功能比较分散,对于驾驶者和乘坐者来说功能够用但较为不便捷。近几年,伴随各类电子产品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现代信息电子技术开始融入汽车行业,并应运产生了汽车智能驾驶座舱,对于这类型电子智能座舱,行业内定义较少且不太明确。大范围内对智能座舱的定义是通过借用各种智能化信息方式和手段,来满足驾驶人和驾驶者在车中的各种需求。汽车中智能座舱相比较普通座舱具有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征。能够根据自身的便捷特点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但如今,大部分汽车驾驶座舱依旧延续机械化设计。本文基于智能驾驶需求,浅谈智能座舱升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陆公道 《时代汽车》2023,(24):147-149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车企提出智能驾驶座舱概念,抬头显示作为智能座舱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块,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主流的应用方案是风挡式抬头显示,不仅对抬头显示与智能座舱控制模块交互通讯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安装尺寸链上存在较高精度要求,同时标定检测设备也提出很高要求,这些都是直接影响整车标定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汽车行驶的场景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而促使汽车从辅助驾驶向智能驾驶不断创新。随着人工智能的引入,汽车智能驾驶功能越来越趋于实用,正在逐步实现向解放驾驶员双手、向车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代替人脑进行复杂驾驶场景实时响应的阶段发展;高阶复杂场景智能驾驶功能则在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基础上,针对驾驶员实际驾驶感受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向车辆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操作的方向发展。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换道超车功能开发,即通过换道条件的智能选择,使车辆以最佳方式自动完成换道超车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介绍智能座舱抽烟自动通风系统的架构方案和设计原理;介绍驾驶员监控系统DMS、集成式车身控制模块IBCM、天窗模块RM、门控制模块DCM、空调控制模块HVAC、底盘制动控制系统BCS和人机交互HMI系统在抽烟自动通风功能中的交互控制逻辑。  相似文献   

11.
正汽车"新四化"时代,座舱正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和用车体验的关键决策要素,尤其随着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智能座舱犹如"第二个家",融合用户习惯与体验,并不断提升舒适度和安全性十分关键。因此,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打造差异化的汽车座舱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抓手。如今,驾乘空间的核心塑造体现在细枝末节处,离不开芯片、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作为一家业界排名前列的汽车芯片供应商,迈来芯(Melexis)特别注重用户体验,始终秉持着"让驾乘人员在汽车座舱中享受现代化起居室般体验"的设计理念,通过芯片的众多创新功能,打造智能座舱。近日,本刊记者与迈来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亚太区销售与应用总监陈俊展开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行业快速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方向发展,车载电子器件(ECU)在整车系统中逐渐增多,整车和ECU已经实现从物理方式到软件升级(OTA)的更新迭代。当前针对汽车的黑客攻击事件频发,OTA功能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功能,也成为黑客的重点攻击对象。攻击者通过劫持、篡改、替换等攻击方法对智能网联汽车OTA升级链接发起攻击。文章基于当前智能网联汽车OTA升级架构进行安全分析,通过设计安全的OTA升级方案,提升整车OTA升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汽车作为目前人类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其智能驾驶技术大部分处在L2~L3“人机共驾”技术的发展阶段,在L5级自动驾驶技术出现之前,“人机共驾”仍然是目前主流的驾驶方式,其各种车载系统和交互方式正在不断完善。多模态交互作为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必然将与汽车融合产生新的“火花”。对车载系统中多模态交互设计研究包括疲劳状态预警、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智能接管提醒、智能泊车等方向进行梳理总结,对车载AI多模态交互设计包括多屏交互、触控交互、手势交互、语音交互、表情交互、眼动交互等自然交互方式进行分析。采用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探究如何在基于安全和情感化的背景下使驾驶员的体验更加舒适,展望了汽车多模态交互设计在车载系统中的应用及未来趋势。恰当而良好的交互方式融合将会提高各种车载系统及应用的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度。多模态交互的引入必将是汽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汽车仪表是驾驶员与汽车交互操作中最为直观也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驾车体验。而显示屏作为车辆核心信息显示部件和仪表的组成部分也同样重要。随着自动辅助驾驶和新能源车成熟度的不断提升,显示部件在整车驾驶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型组合仪表则同时兼顾了行车信息指示及娱乐显示的功能。文章描述了组合仪表的结构特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103岁的丰田纺织在2021上海车展上展现百年品牌对传承经典与拥抱变化的探索。老字号不以老为贵,让传承的工艺、理念等与时代同频,助推新趋势,才得以经久不衰,这也是行业乃至社会宝贵的经验财富。健康座舱MOOX升级版全球首发智能网联技术正深刻改变汽车产品与用车生活,自动驾驶解开了方向盘对驾驶员的束缚,智能座舱不仅让车内空间更加灵活,场景、功能也更丰富、暖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缩短整车开发周期,进一步实现座舱系统的智能化和网联化,适应软件定义汽车、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时代召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IL的智能座舱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主要集成了自动化测试机柜、机器人测试箱和工控机。其中机器人测试箱主要有机械臂、定制化触手、人工嘴、拾音器、高帧摄像头、高清摄像头、通用夹具等,用于代替人工操作和识别判定,可完成信息娱乐的功能和性能自动化测试,例如UI的功能逻辑验证、画面流转、多屏同步、语音交互、总线监控仿真、响应时间、流畅度等。该智能座舱测试系统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为智能座舱软件系统的快速开发、快速迭代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朝着智能化发展,智能设备也随之被广泛应用,旨在提供更好的安全驾驶和驾驶体验。其中,车载抬头显示(HUD)作为车内重要智能设备,通过光学设备直接为驾驶员提供有效信息,如车速、警告、导航等信息。随着显示信息的不断增加,在车载抬头显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人因学和交互设计,通过分析并深入洞察国际上关于HUD研发的最新文献,从显示信息、心理负荷与分神、夜视、投影距离、设计空间、视觉显示和车辆行驶维度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汽车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提供HUD和AR-HUD的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18.
大陆汽车系统智能进入系统能使驾驶员远程获取车辆数据.通过蓝牙界面、移动设备可以方便的同车载通讯系统单元相连.动态座椅控制单元可以针对不同的行驶状况进行调整以提供愉快的驾乘体验.为自动变速器和带有空气缓冲系统的空气悬架底盘而研制的创新性控制单元保证令驾车者获得舒适而又享受的驾驶体验.  相似文献   

19.
<正>北汽:发布未来智能汽车规划方案在本届CES消费者展上,北汽发布了未来智能汽车规划方案,其中主要包括智能驾驶、汽车智能网联以及智能座舱三大部分。在智能驾驶方面,北汽将与百度展开全面合作,计划在2016-2017年实现量产具备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以及半自动泊车的车型(L1级别);2018-2019年实现量产L2级别自动驾驶汽车;2020-2025年间实现量产L3以及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2025年  相似文献   

20.
介绍智能座舱方向盘和座椅迎宾系统的架构方案和设计原理;介绍信息娱乐系统AVNT、座椅控制模块SCM和集成式车身控制模块IBCM在座舱方向盘和座椅迎宾功能上的交互控制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