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新刚 《铁道货运》2010,28(9):34-37
铁路装卸作业以现场作业为主,是人直接面对货物、车辆和机械设备,作业过程和作业质量涉及人身安全、机械设备安全、货物安全、行车安全等,对此提出强化班组管理、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监控,建立班组二次分配制度的措施,以确保装卸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2.
分析中间站调车作业特点及中间站调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原因,提出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严格落实调车作业标准、加强现场过程控制、加大设备投入等安全预防措施,确保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张伟 《铁道技术监督》2010,38(11):39-41
针对目前铁路站场很难准确掌握移动作业人员实际作业情况和故障处理过程等问题,通过对苏家屯站现场作业过程的调研,研究开发无线网络跟踪系统,实现对移动人员作业质量监控、作业遥控指挥和临时故障远程处理指导等,及时发现和排除现场作业中的隐患,以提高作业效率、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铁路货运调车作业协同是车站货运部门与运转部门间结合部的关键问题,直接影响调车作业和货运作业效率。通过对铁路货运调车作业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货运调车作业在提前规划和确认、作业进度效率、应急指挥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编组站货运调车协同监控系统包括股道状态监控、装卸作业计划编制、调车作业管理、调车作业协同、其他功能5个功能模块,基于现场作业流程以通辽站东郊专用线为案例进行开发,构建基于数据资源层、服务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的软件总体架构,在非集中区设置车号识别设备和车轮传感器,实现运转和货运岗位间计划协同、作业监控、设备监控及安全卡控的作用。系统通过仿真测试和现场测试,已满足提升信息化水平、作业效率,有效满足铁路货运调车作业的实际需求,可为铁路货运调车作业协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管理不规范、不实用,以及现场职工作业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研究提出企业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及统一模板,全面开展作业指导书修订完善工作。从“编制、验证、修订、发布、执行”5个环节,规范作业指导书管理,以充分发挥作业指导书的作用,有效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职工作业标准化,以保障作业安全、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北京局集团公司货运票据电子化工作质量,根据实际货运作业流程,按时间先后对需求提报受理、进货、装车承运、列车出发、途中作业、列车到达、卸车、交付等8个作业环节中常见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问题类型,分析对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质量影响程度,提出计算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问题严重性的量化方法。针对北京局集团公司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情况进行量化计算,根据问题严重性得分,分析北京局集团公司存在的重点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问题,提出货运票据电子化作业质量提升对策,为铁路局集团公司货运票据电子化管理、货运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编组站到解子系统是编组站改编作业的核心,对其作业能力的准确计算是非常重要的.采用离散系统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符合编组站系统复杂、作业过程多样的特征,可以综合考虑到达流分布、作业时间分布、解体方法多样、作业进路冲突、设备配置变化、固定作业时间不同等多种条件,可以准确地得到计算结果,是编组站作业能力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彭泰勋  曾跃 《铁道货运》2014,(11):57-60
依据现行铁路装卸作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对装卸作业信息管理功能模块进行设计。通过分析铁路装卸作业信息管理模块架构,探讨装卸作业数据查询、生成装卸报表、统计作业效率、装卸工费核算、装卸机械运用成本分析与评价、装卸总成本分析等功能模块,以加强装卸机械设备运用管理,提高装卸作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铁路货运站现场作业的安全与效率,在分析货运站现场作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货运站现场作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作业风险难以避免、作业实时监控效果不高等问题,分析货运站无人机现场作业管理系统现场作业内容和优点。结合无人机现场作业管理系统在货运站现场作业中的应用,对货运站无人机现场作业管理系统进行功能设计、架构设计和流程设计,以提升货运站现场作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货运站现场作业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铁路货运标准成本可以推动站段主动寻找作业成本差距,积极降低货运作业成本,促进全面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从铁路货运作业的流程划分、铁路货运作业成本归集和铁路货运作业工作量完成情况3个方面分析铁路货运作业成本法;针对货运作业标准成本、铁路货运作业标准成本制定、降低铁路货运作业标准成本途径,探讨作业成本法下铁路货运作业标准成本。在此基础上,从增加货运作业饱和程度、逐步消除历史因素影响、规范站段财务报表填制等方面,提出降低铁路货运作业标准成本途径,为铁路货运作业标准成本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赵楠  李亮 《铁道货运》2010,28(7):30-33
针对传统货检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丰台西站与有关单位合作研发了货检手持机系统,并投入到现场货检作业中。该系统包括SCDMA无线网络、货检手持机、相关作业和管理软件3个部分,具有无线网络传输、信息自动录入、移动通讯等功能。通过丰台西站新旧货检作业流程的对比,阐述货检手持机系统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货检作业流程,实现了货检作业指挥一体化、作业过程控制化、信息传输可视化、作业无纸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德州站由6502电气集中联锁更换微机联锁设备后,行车作业发生了较大变化。车站通过制定和执行《微机联锁操作作业办法》、《排列进路作业办法》、《控制行车信息作业办法》、《应对非正常情况作业方法》等四个作业办法,有力保证了新设备条件下的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结合起重机械作业的实际,介绍了事故分类、作业特点、作业事故的常规形式和注意事项,提出了起重机械作业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传统企业车站进路选择优化问题,即当多项作业出现在同一时空,以行车作业优先,调车作业在冲突节点前停车等待至行车作业驶离冲突节点再继续作业。现实生产过程中易造成调车作业长时间停滞等待,导致调车作业无法准时到达目标地点,破坏了调车作业环节的完整性,损害了企业车站的利益。基于企业车站行车作业与调车作业并存且调车作业数量要远大于行车作业的特点,同时考虑调车作业环节完整性,将调车作业设定一个能充分完成作业的时间标准值,并动态实时更新作业过程中节点占用时间,以判断进路冲突并进行疏解,建立以调车作业时间成本、行车作业时间成本最小的多目标进路选择优化模型。为加快遗传算法的搜索效率,结合K短路算法特点改进了遗传算法,并且以进路为基本单元针对性地设计了个体编码方案、交叉变异策略,求解该模型。最后,以具有代表性的某企业车站为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作业环节完整性的进路选择优化模型得到的进路选择方案能够有效地避免作业冲突,并且能够依据作业的优先级为车站作业选择合理的进路,快速有效地得出满意的作业方案,满足车站工作的需求。与传统进路选择方案相比,总的作业时间降低了23.26%。研究成果对该企业车站进路选择...  相似文献   

15.
铁路调车作业问题、事故频发,曝露了调车作业中,在管理、控制、人员素质、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当前调车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从多角度提出了控制调车作业安全的措施,确保调车作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6.
刘新刚 《铁道货运》2010,28(7):37-39
门吊作业在装卸作业中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从其作业过程中人身安全(司索作业人身安全、附属作业人身安全、高处作业人身安全、冬夏季作业安全、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电器设备的使用检修安全)、设备安全(门吊的防风安全、起重安全、作业安全、运行安全)、货物安全(严禁超载作业、规范货物吊装、规范装载加固、防止货物湿损)、行车及调车安全(规范防护信号的使用、规范装车质量)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机车段内作业是货运铁路运营的重要场景,段内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直接影响铁路运营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文章设计了机车段内作业智能化系统,对自动唤醒与休眠、自动整备、作业参数远程自动化设置、自动调车等自动化作业功能在货运铁路领域的应用进行技术探索与研究,应用效果表明系统的以上功能提升了机车段内作业的效率,加强了段内作业的规范性与安全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王振兴 《铁道货运》2011,29(1):14-16
阐述标准化作业在铁路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目前铁路贷运作业中存在货运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规章文电管理标准化需要加强等问题,提出通过不断加强货运作业标准化的教育、坚持抓好货运作业标准的落实、不断提高规章文电标准化管理水平等强化作业标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贾庵子站车站概况,对贾庵子站作业概况和调车机车作业时间进行分析,在阐述贾庵子站调车作业系统路、企机车作业存在交叉干扰,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机车作业干扰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激励机制及提高调车人员作业素质等提高调车机车作业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动车组不落轮镟牵引对位作业模式中存在对位效率低、作业环境恶劣、智能化程度低等多个弊端。结合不落轮镟的现场作业条件,通过对公铁两用车、镟轮工位及动车组运行线路的周边加装智能设备,采用视觉深度学习和图像配准技术,构建一套不落轮镟作业智能牵引对位系统,实现镟轮修库单人操作自动定位,改变了传统的多名作业人员协同配合的作业模式,在提高动车组整体镟修作业效率,改善作业环境的同时,建立一种新型的作业模式,有效的提升了作业劳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