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通化西昌斜拉桥边跨直线段施工技术,结构分析计算和体系转换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梁桥施工工序进行总结,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混凝土配合比及其浇注、预应力张拉施工、梁体几何尺寸、连接段湿接缝施工及结构体系转换等几个方面提出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对同类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简支转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存在体系转换,采用不同的施工工序势必会造成结构内力状态的不同。本文从现浇段浇筑顺序、后连续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和临时支座的拆除顺序三方面研究了简支转连续施工体系的最优工序,从受力角度对不同施工工序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现浇浇筑和张拉的最优工序为"隔端浇筑、隔端张拉",临时支座拆除的最优工序为"对称拆除"。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通达街汾河桥为独塔非对称自锚式空间悬索桥,主桥分主跨和边跨,跨径布置为208m+133m,主桥施工采用"先梁后缆"的施工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结构分析和模拟计算,确定了最优体系转换方案,按照拟定的最优方案进行吊索张拉和索鞍顶推施工,顺利完成了桥梁的体系转换。  相似文献   

5.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的时变空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结合某实际工程,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粱桥的体系转换施工技术,通过对有体系转换钢-混凝土组合粱桥施工过程进行时变空间有限元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无体系转换组合粱桥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钢-混凝土组合体系转换施工技术能够在不增加桥梁结构应力的情况下,有效控制桥梁结构在施工荷载与二期恒载下的变形,从而实现较大的跨越而不增加桥梁截面高度,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是其体系转换过程中最复杂的施工工艺,也是区别于地锚式悬索桥的一个施工控制难点。结合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对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张拉过程中吊索的力学特性,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主缆的线形、加劲梁的线形、索鞍顶推量和吊索力,大幅度地提高张拉的效率精度,为此后同类桥梁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单向纵坡斜拉桥在由塔梁临时固结向漂浮体系转换时由于主梁单向纵坡的影响,临时固结处产生不平衡的纵桥向水平冲击力.利用ANSYS程序建立了彭溪河特大桥的平面有限元模型,分析该不平衡力在体系转换中对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其影响的体系转换顺序.  相似文献   

8.
单向纵坡斜拉桥在由塔梁临时固结向漂浮体系转换时由于主梁单向纵坡的影响,临时固结处产生不平衡的纵桥向水平冲击力.利用ANSYS程序建立了彭溪河特大桥的平面有限元模型,分析该不平衡力在体系转换中对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其影响的体系转换顺序.  相似文献   

9.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的原理为将梁体划分为若干个标准节段,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到现场,再用架桥机、龙门吊等专用拼装设备按次序逐块拼接,同时施加预应力,使之成为整体结构.这种方法有效降低了城市桥梁施工对地面交通的影响,突破了城市桥梁施工交通导改难度大、环境适应性差、施工周期长等难题,提升了高架桥施工的技术水平.通过对节段梁拼装施工的关键工艺进行阐述,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的几点思考,结合对节段梁预制阶段的线型控制、预应力孔道的准确定位、1号块位置的精确架设、胶拼时拼接胶的厚度和时间的控制、中墩T构的平衡对称架设、合拢体系转换等关键施工工艺的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对同类节段梁拼装架设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控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合拢段是连续梁施工和体系转换的重要环节,合拢段的设计必须满足合拢段的受力要求,合拢段的施工应满足体系转换时合拢段的受力要求。以一座3跨连续梁为例,阐述合拢段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大变形量伸缩缝和大位移橡胶支座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对砼收缩徐变、连续梁合龙及体系转换内力、纵向制动力分配、预拱度及施工变形控制等问题认识的深化,多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在我国的发展很快,但其结构体系转换、受力情况和线形调整控制比较复杂,这就对施工各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笔者根据预应力砼连续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的几个方面提出几点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合拢段施工是连续梁施工和体系转换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温度变化时,保证合拢段混凝土的质量,是合拢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合拢时的受力分析,结合张家港大桥合拢段施工的实践,提出采用强大的体外刚性支撑临时锁定的方法,可供类似桥梁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312国道镇江段香草河大桥和汤龙公路大桥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部分预应力砼组合箱梁的施工中,在底板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箱梁安装、组合体系转换等方面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本文分析对比了两座桥施工中好的做法及出现的质量缺陷,提出一些防治、处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京沪高速铁路六标七工区跨墨玉路40+64+40 m连续梁工程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合龙段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及结构体系转换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跨廊良路连续梁合拢段施工与体系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廊良路(32+48+32)m连续梁合拢段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边跨、后中跨的合拢方案,完成两次体系转换,介绍了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控制,为以后同类连续梁的合拢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单分析了两种体系转换顺序方案,对两种方案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比较结果,选择一种较优的体系转换顺序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穿越活动断层区隧道的结构设计,提出活动断层区隧道结构的抗断设计对策;对"超挖设计"和"铰接设计"两种抗断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铰接设计"中隧道节段长度及节段间连接抗剪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连接剪切失效后隧道节段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施工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从主梁结构设计、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要点、高墩边孔现浇施工、合龙段施工与体系转换控制技术等方面,对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技术难点和重要控制环节进行系统地分析,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组合隔震结构振动随机最优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体系——组合隔震结构体系,并推导了振动及控制方程.假定地震动输入为白噪声,运用随机最优控制原理,分析了组合隔震结构振动的控制性能以及隔震度、阻尼和场地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控制参数,组合隔震结构振动控制体系能对结构地震响应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双箱双室钢筋砼拱桥,采用了拉索悬浇方案,并介绍了该方案的设计、拉索张力的控制、地锚和合拢段劲性骨架的设计及体系转换等,节约了造价,加快了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