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采用两自由度车辆悬挂系统模型,讨论了该系统在统计意义上的最优控制律。这种控制方式是最优化方法与半主动悬挂概念相结合的产物。提出了通过在线递推计算簧上质量的加速度方差估计道路的随机激励统计特性,并借助最优化方法实现悬挂阻尼的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2.
肖恩源 《公路》1999,(6):7-14
以正在施工的吊桥为实例,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吊桥加劲梁安装进行同等深度的对比计算,从分析计算所得结果,可加深对悬挂索固有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以铰接式自卸车与悬挂系统为背景,分析了铰接式自卸车的国内外发展与悬挂系统的现状、特性与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一、自适应减震系统(一)自适应减震系统部件位置(如图1所示)(二)概述自适应减震系统是一种电子控制的悬挂系统,它根据主要的驾驶条件持续不断地调节悬挂减震器的减震特性。该系统由集成式悬挂控制模块控制。该模块接收来自3个加速计、4个悬挂高度传感器和来自其他系统的信号,借以计算车辆状态、车身和车轮移行状态和驾驶员操作输入。控制模块使用这些信号将各减震器的减震特  相似文献   

5.
悬挂系统是车辆行驶特性的主宰,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支撑车身,并且缓冲行驶中的振动。悬挂系统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各种形式所带来的驾驶感觉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汽车悬挂系统振动参数是汽车结构动态特性的重要参数。精确测量这些参数对预估或改善汽车动力学特性是十分重要的。用实验模态分析法识别这些参数是比较精确的。  相似文献   

7.
杨春信  袁修干 《汽车工程》1994,16(4):225-229
本文对大客车热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内容包括车厢气密性,客车热力特性,空调系统制冷能力以及车围结构导热性等。本文还讨论了汽车稳太热载荷及车围结构导热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汽车维修技师》2006,(9):80-80
连续控制电子悬挂(CES)的产生,是基于客户对一种新的悬挂系统的期望,要求既能提供优越的操控性能,同时无损驾乘的舒适性能,并能在不同模式间进行切换,以期建立其独具特色的汽车特性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大吨位汽车起重机的油气悬挂系统大多依赖国外技术,关键控制元件也都依靠进口,为掌握油气悬挂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对油气悬挂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参数性能的影响等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对某汽车起重机连通式油气悬挂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各主要结构和设计参数对悬挂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油气悬挂系统的改进和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众途锐空气悬挂系统以其优越的铺装及越野路面特性确立了悬挂新标准。在技术上它结合了越野  相似文献   

11.
油气悬挂非线性数学模型及性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工程车辆的减振性能为研究目的,以CXP1032起重机油气悬挂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油气悬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其单缸物理模型建立复杂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确定了一组参数值,用德国SCHENCK公司生产的全路面模拟试验台分别对单缸及整车进行试验,用MATLAB5.3/SIMULINK3.0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试验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被研究的油气悬挂,以此为依据分析油气悬挂的非线性刚度特性,阻尼特性及减振性能等性能特性,为油气悬挂的国产化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某中型载货车为例,通过建立前悬挂一转向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应用ADAMS分析软件,对前悬挂和转向传动系统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优化汽车转向传动系统与悬挂系统之间运动干涉量的方法,解决整车加载过程中方向盘偏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车辆悬挂阻尼的微机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章一鸣  曾志华 《汽车工程》1990,12(2):58-64,F003,F004
本文在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车辆悬挂阻尼自动调节的微机控制方法。重点讨论了该系统的模型、执行机构与传感器以及整个微机控制系统。最后进行了阻尼微机控制的试验分析与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是可靠的,能使车辆的振动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以往混凝土搅拌车整车静态侧倾稳定角计算时与实际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推导了一种计算混凝土搅拌车静态侧翻稳定角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混凝土搅拌过程的质心转移及对悬挂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随后结合某款车型的实际优化过程,既验证了新的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又展示了悬挂系统和上装质心偏移对整车静态侧倾稳定角的影响程度,找到了合理有效的优化方案,对同类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殿佐  马朝臣 《北京汽车》2005,(3):14-16,20
利用三维CAD软件建立了J60型涡轮增压器涡轮级三维流道模型。利用成熟的专门针对叶轮机械的CFD软件对该涡轮级进行了计算研究,控制方程使Baldwin-Lomax模型,主要研究了涡轮级流量特性,并将计算得到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计算得出了涡轮级蜗壳出口流场及涡轮出口流场分布。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信息》2011,(8):9-9
BMW在7月初宣布。目前他们正在开发新的自动控制悬挂系统。 新系统的全称为动态阻尼控制悬挂系统(Dynamic Damping Control Suspension System,简称为DDC悬挂系统),实际上是在厂方现有的ESA(Electronic Suspension Adjustmentsystems,电子悬挂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17.
肖恩源 《公路》2001,(7):67-72,101
按双悬挂索的受力特性,应用悬挂索重力刚度解析双悬挂索结构的经济效果和修建多跨悬索桥的可行性,并以示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洪松 《重型汽车》2005,(3):9-11
1 引述 在评估重型车悬挂时,工程师们需要评估悬挂的运动学特性及其动力学特性.悬挂的运动学特性通常指悬挂的垂直刚度、抗滚刚度和倾斜转向.在某些情况中,在运动学评估中还加入了悬挂的横向刚度.本论文论述了一种在悬挂实际环境(即安装在载货车上)中进行运动学特性测量的方法.在回顾了运动学测量的概念后,提出了用于研究的实验室设置,然后是针对装有拖曳臂悬挂的8级载货车前驱动桥的一系列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一、概述自适应动态系统是一种电子控制的悬挂系统,它根据现有驾驶条件持续不断地调节悬挂减震器的减震特性。该系统由ADM进行控制。ADM接收来自3个车身垂直加速计、4个悬挂高度传感器和来自其他车辆系统的信号,以确定车辆状态、车身和车轮移行状态以及驾驶者操作输入。ADM使用这些信号持续不断地将各减震器的减震特性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从而实现最佳车身控制和车辆驾乘舒适度。ADM还包括电  相似文献   

20.
利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建立了BJ212汽车车架的动态数学模型。针对三种典型的道路状况,采用实测方法,获取了路面激励通过悬挂系统传递到车架结构的载荷变。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车架结构的数学模型,利用力响应模拟分析技术,对车架结构在常用车速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进行了结构动态修改,改善了其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