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简讯     
我国有效解决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病害据中科院土工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中科院寒旱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出的以抛石护坡、抛石路基等技术为主的路基新结构,成功解决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冻胀和融沉的问题,消除了青藏铁路路基面临的最大威胁。目前在青藏铁路已建成的路  相似文献   

2.
文摘·简讯     
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趋于稳定通过青藏铁路冻土区段沿线建有的铁路冻土区工程长期观测系统,监测人员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全线开通近一年来,在热棒、碎石护坡、通风管等多种技术防护措施集中使用的地段,冻土路基下沉、开裂等病害发生较少,冻土区路基正逐步趋于稳定,达到了理想效果。据了解,为解决冻土路基热融沉降、变形开裂的问题,青藏铁路采取了热棒、碎石护坡、通风管等多种技术防护措施,人为地保护冻土,以降低冻土路基土体温度、抬升路基本体冻土上限。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个别地方虽出现过裂缝、沉降、冻胀等现象,但变形量很小,年沉…  相似文献   

3.
《路基工程》2006,(3):64-64
据中科院土工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中科院寒旱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出的以抛石护坡、抛石路基等技术为主的路基新结构,成功解决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冻胀和融沉的问题,消除了青藏铁路路基面临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路基的沉降变形主要来自原天然上限以下冻土的蠕变变形。路基建成后,冻土层受到附加应力的作用而产生蠕变,至今这种变形没有稳定的趋势。通过高温冻土蠕变的结果调整自己的应力,使它能承受来自路基施加的附加应力,以求得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蠕变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1):111-111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世界性三大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寒缺氧等问题。青藏铁路自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者高度重视青藏铁路冻土攻关难题,先后安排了上亿元科研经费用于冻土研究。我国科学家采取了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等冻土层保护措施。目前,这些措施十分有效,冻土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路基工程》2005,(2):29-29
据了解,青藏铁路“数字路基”是通过计算机建立的数字化冻土路基模拟系统,通过此模拟系统,只要给出某一冻土 路基的实际地质条件、边界条件和路基的工程措施,就可预测这一路基的运行状况或可能出现的问题。 “数字路基”无论对未来的寒区道路建设,还是青藏铁路研究成果集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将建青藏铁路“数字路基”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几种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施工中采用的几种保护冻土措施,根据现阶段青藏铁路路基裂缝发展情况,证实了这几种保护冻土措施的有效性,并对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青藏铁路工程抗震设计与加固为应用背景,采用地震反应分析的二维动力有限元法,开展青藏铁路冻土场地-路基的地震动力反应数值分析,给出了冻土场地-路基最大水平加速度、最大竖向加速度、最大动竖向正应力、最大动水平正应力、最大动剪切应力随地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冻土层厚度对场地-路基地震动力反应有重要影响。路基顶部,冻土场地的最大竖向加速度远大于非冻土场地的最大竖向加速度,而冻土场地的最大水平加速度小于非冻土场地的最大水平加速度。冻土场地较非冻土场地动应力的峰值基本偏大且频率高,最大动竖向正应力随深度增大呈近似线性增大、而最大动水平正应力和最大动剪应力在冻土层与非冻土层分界附近则呈剧烈波动变化,与非冻土场地路基动应力反应明显不同。据此,指出了冻土场地路基在地震作用下的危险点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的分析与路基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瑞杰 《路基工程》2008,(3):180-181
针对青藏铁路路基工程独特的高原特点,分析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状,阐明高原冻土对铁路路基的影响机理,同时指出保护冻土的必要性和主动防护铁路路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基于主动冷却思路维护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并适应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数字化的要求,进行了采控冷量维护冻土路基数值仿真系统的开发。系统集成了多种不同的采控冷量布管方式如水平纵向管路、倾斜管路、超低温制冷等,每种方式又分别考虑了不同水平的制冷参数,提供了自路基施工完成后20年内的路基和地层温度场演变以及不同采控方式之间的相互比较,界面友好,结果表现直观,方便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描述多年冻土的工程分类、主要病害类型及青藏铁路的路基设计原则,重点介绍了 高含冰量冻土地段路基处理的各种技术措施及其监理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
结合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应用片石通风路基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片石通风路基的原理、设计与施工,分析了高含冰量冻土采用片石通风路基这一主动保护多年冻土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路基工程》2007,(6):69-69
通过青藏铁路冻土区段沿线建有的铁路冻土区工程长期观测系统,监测人员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全线开通近一年来。在热棒、碎石护坡、通风管等多种技术防护措施集中使用的地段,冻土路基下沉、开裂等病害发生较少,冻土区路基正逐步趋于稳定,达到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热棒路基是青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热棒的埋设位置、热棒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等来控制路基人为上限合理位置和控制路基协调变形。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青藏铁路正常运营的基本条件,只有使热棒得到合理布设,才可达到保护多年冻土、增强路基强度、保持冻土路基稳定的目的。文中通过分析不同形式的热棒试验路基的稳定性,总结提出了热棒的合理布设位置、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  相似文献   

15.
选取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南界典型断面,分析路基地温在运营阶段的变化特征,并对温度场可能的变化趋势进行推测:认为冻土区南界填筑路基影响了冻土天然地温场,使人为上限降低,并造成阴阳坡的温度场不均.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补强措施来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为依托,通过现场测温和地质雷达探测等手段,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各种典型路基的人为上限形态特点,提出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各种典型路基人为上限形态分类。研究发现:青藏铁路路基受路基填高、结构形式、走向坡向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形成3种形态的路基人为上限:A型、B型和C型。A型人为上限面升入堤身形成对路基基底稳定有利的冻土核;B型人为上限面升高至基底原天然地面附近;C型人为上限比天然上限有所上升,但未上升至基底地表附近,仍在原天然地层季节活动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王立乾 《路基工程》2013,(4):194-197
通过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实地调查,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及冻土受热条件,对裂缝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现场调查提出了裂缝的三种形式,指出危害较大的是融沉裂缝。以一处路基断面为例对裂缝深度进行了计算,计算时省略了条块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计算结果比实际情况稍大。  相似文献   

18.
《路基工程》2006,(6):136-136
近日,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6个国家的140名冻土专家和155名中国冻土专家聚会兰州,参加了由国际冻土协会主办的第一届亚洲国际冻土会议。会后,80多名中外冻土专家乘汽车考察了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北麓河段工程和北麓河多年冻土试验段。并从格尔木乘火车到拉萨,考察了高原铁路列车运行状况。中外冻土专家高度赞扬了青藏铁路建设成就,并研讨了青藏铁路冻土工程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铺架顺利穿越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这标志着青藏铁路在高原冻土地段铺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今年,青藏铁路铺架全面进入高原冻土地段,计划铺轨通过风火山。昆仑山隧道是今年铺架进入的第一个高原冻土隧道,海拔4600多米,全长1686 m,对铺架机械设备,铺架技术等都具有特殊的要求。铺架能否顺利通过昆仑山隧道,直接关系到青藏铁路铺架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关系到铺架技术能否经得起青  相似文献   

20.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冻土路基设计、施工的工程实践,论述了冻土路基设计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外业调查及冻土路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