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给出了多节异径弯头展开图中的曲线方程和有关计算公式,为它的精确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并给出了应用实例,供计算法展开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热网管道线路长、管径大、压力大,这对热网管道的焊接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对大管径热网管道中固定管接头的焊接工艺进行了讨论。为避免气孔、夹渣、未焊透、咬边、焊瘤、熔合不良、薄厚不均等缺陷,从管接头的焊前准备、管接头的焊接工艺、管道的焊接质量检验几方面提出了控制焊接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空间四岔管的展开曲线方程及有关计算公式,为它的精确展开及自动化下料奠定了理论基础,还给有作图实例,供计算法展开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管接头在管道使用过程中不正确使用现象及泄漏的原因,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文中研究异常推力作用下管接头的扣环变形,导致密封圈受到损坏,从根本上解决了管接头频繁泄漏的问题,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文章给出了作者编写的PC-1500计算机在异径管件放样展开中的应用程序,供同行们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6.
7.
沉管接头钢剪切键的试验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剪切键是沉管接头的关键部件之一,钢剪切键箱体一般通过多排多列的角钢预埋件连接于沉管管体上.一般说来,剪切键承载能力主要受预埋件控制,但在制定现行规范时对多排多列角钢预埋件的试验研究较少.文章结合某沉管隧道工程实践,对该种预埋件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异径三通展开图的曲线方程,有关计算公式及计算法展开实例。与传统的“图解法”相比,该法精度高,移植性强,由三维作图简化为二维作图,而且便于计算机,数控切割机等现代化设备参与生产实践,使作图,下料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关于冷拉螺旋叶片坯料的展开与放样新的、更趋精确合理的计算方法,并从实践中探索出叶片在展开与放样时其内径的精确修正系数K之值。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作者编写的PC-1500计算机在光滑圆弯头支管上接支管或支撑的放样展开通用程序。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隧道衬砌展开影像生成器软件对隧道衬砌渗水区域采集影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图像匹配、模型识别、图像展开与拼接处理,得到隧道衬砌的全景展开图像。利用图像分割与处理技术,对全景图像采用灰度图像转换、阀值选取、二值图像开闭运算等原理实现对图像渗水区域信息的识别与修正,并基于贵州某运营公路隧道衬砌渗漏水实例,经过若干算法程序提取出该隧道渗水病害的位置、面积及病害长度等特征信息,建立了一套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的数字化识别系统,可为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全面的综合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给出了作者编写的PC-1500 管件放样展开中的应用程序,供同行们参考,交流,讨论,以促进管件CAD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作者编写的PC-1500计算机在圆锥体(圆台)上挖孔接支管或支撑的放样展开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作者编写PC-1500计算机在标准椭圆封头上挖孔接支管或支撑的放样展开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虾米弯头数解法展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理论依据,并以此文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就空间异径三岔管的解析法展开 ,给出了有关的展开曲线方程 ,以及方程中各个系数的计算公式 ,为数控切割机等现代化设备参与生产实践 ,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东风柳汽2012年度商用车营销年会召开。宣布将在2012年实施营销转型,由价格营销向价值营销转变。东风柳汽依据市场形势,迅速调整战略部署,在经营思路上求新求变,率先在2012年伊始展开转型的举动。  相似文献   

18.
欧洲最大的汽车物流企业BLG物流集团董事长兼CEO阿登德特·霍特日前在上海透露:BLG将与中国汽车厂商展开全方位的汽车物流进出口业务。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主席在最近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这对刚刚被国务院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计划无疑起到了方向性的推动作用,使民航改革思路更加清晰。在这次被公众认为具有彻底性的改革中,中国民航将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比较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促进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的良性生长,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造就数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民航改革向市场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一、民航为什么要改革?中国民…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里程从零到1万公里,中国用了11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2万公里用了3年,从2万公里到3万公里用了2年,而从3万公里跨入4万公里仅用了1年时间!在新世纪头十年中,中国高速公里通车里程年均增长超过6000公里,2008年新增6433公里,2010年将达到8000公里!这是一个令人抓狂的速度,在世界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绝对称得上空前绝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