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王志煌 《汽车技术》2000,(11):28-30
MK20型ABS中,由于液压回路中增加了用来调节车轮制动器压力的电磁阀,使得系统的排气加液跟传统的制动系统有所不同。介绍了ABS的真空排气加液过程和ABS常闭阀控制过程,并对真空加液的操作时间节拍进行估算。试验结果表明,其排气加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车辆信息:2016年名爵GS锐腾.案例背景:车辆更换变速器电脑后需要做匹配学习,朗仁技术中心工程师利用远程协助帮助维修人员完成匹配学习. 该车型有以下常用功能:ABS的压力传感器学习、间接式胎压系统重置、偏航传感器学习、ABS加液排气;电动转向系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学习;AFS动态前照灯水平调节系统的DHL高度传感器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福特车系ABS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与检修。该车系ABS的控制方式为两前轮独立控制,两后轮一起作用的三通道系统。该车系多数采用ATE系统的ABS结构,ATE式与BOSCH式的主要区别在于ATE式有液压操作制动伺服元件而非真空作用。  相似文献   

4.
六、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故障速查 1、ABS系统的基础检查与调整;2、制动液面检查;3、制动助力器的检测;(以上已刊登) 4、制动系统的排气①点火开关置"OFF",按要求连接压力排气工具。②将点火开关转置"RUN"位置,不起动发动机,连接Tech2扫描检测仪并与ABS系统建立联系。③将排气压力升至205~240kPa,且所有放气螺钉都关闭,在Tech2扫描检测仪表选择自动排气程序并按规定程序操作。  相似文献   

5.
根据汽车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在ABS系统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传统经验相背离的情况。有些是车辆ABS系统的正常反应,并不是故障现象,应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6.
故障现象:一辆“勇士”BJ2022型战地越野车,在野外训练过程中,ABS故障警告灯闪亮,但制动性能未发生显著变化。故障排除:现场试车,发现制动时地面有拖痕,ABS系统失效,但制动系工作正常。检查制动液压系统,发现系统管路及接头密封良好,制动液油质正常,仅液面高度略低。于是加注制动液并进行人工排气,但故障现象依然存在。用ABS故障诊断仪检测,显示左前轮轮速传感器故障,但清除故障码后即显示无故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Matlab编程实现计算机串口对ABS系统电控单元ECU的控制,将ABS系统采集到的试验数据实时传输到Matlab中,然后由Matlab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和显示。该套方案实施容易,稳定可靠,为研究ABS系统的防抱死制动过程和控制逻辑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8.
不锈钢主要应用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排气系统所处的环境本身十分恶劣,内部废气成分复杂,并且随排放升级,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柴油机排气处理中,尿素分解产物会与汽车废气混合形成热氧化环境,对排气管等不锈钢构件在冷凝液中的腐蚀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本文首先论述了汽车排气系统的结构和使用的材料,接着论述了过去汽车排气系统的材料使用变化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亚俊 《实用汽车技术》2005,(9):i0033-i0033
粘度性 在ABS系统中,制动液的通路更长、更曲折,致使制动液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大:另外,在ABS系统中,运动零件更多、更精密,这些运动零件对润滑的要求也更高,因此.ABS系统所选用的制动液必须具有恰当的粘度。  相似文献   

10.
ABS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即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是一种机电液一体化装置,它在传统制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控制技术,以实现制动力的自动调节,防止制动车轮抱死,以期获得最有效的制动效果,并大大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ABS能够利用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峰值附着性能,提高汽车抗侧滑性能,充分发挥制动效能,同时增加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1.
CA7220红旗轿车装配ABS时,如按常规的真空排气加注制动液步骤对ABS进行操作,存在制动踏板发软、制动距离延长等问题。通过在原有的真空排气加注制动液工位加装ABS通讯控制器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并对ABS通讯控制器的功能、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谢敏松  李以农 《天津汽车》2007,(4):16-18,31
汽车ABS液压调节器是ABS的执行机构,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制动效能。为研究和评价ABS液压调节器性能,文章在分析调节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AMESim建立了包括液压调节器、制动主缸及制动轮缸的模型,对影响调节器动态响应特性的制动液和控制阀(增、减压阀)结构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针对某型号调节器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AMESim的汽车ABS液压调节器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AMESim建模为调节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POLO轿车Mark60防抱死制动系统主要由车轮速度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电磁阀以及控制单元ECU组成。说明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V.A.G1551诊断仪、ABS指示灯诊断故障的方法及车轮速度传感器、线束与连接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等部件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汽车制动性能是考量一种车型的安全系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ABS制动、ESP制动的技术革新,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了稳步提升,制动液的纯度和加注设备的性能对汽车的制动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主要针对汽车制动原理及新车制动软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自达6轿车ABS由轮速传感器A熏BST/CSHUC/M等组成。ABST/CSHUC/M由液压控制单元和电子控制模块组合而成,通常被称为ABS控制器,采用这种结构可使系统紧凑。简述了马自达6轿车车载诊断试验过程。给出了马自达6轿车ABS的诊断故障代码及相应的诊断步骤,并列举了常见故障的诊断实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dSPACE实时系统的ABS控制器快速控制原型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运用MATLAB代码生成工具将快速控制原型控制算法移植到ABS控制器中的方法,解决了快速控制原型设计和真实控制器设计的衔接问题。试验结果表明,ABS控制器与快速控制原型具有同样的控制效果;快速控制原型方法使开发过程中的分析和验证工作更加快捷,缩短了ABS控制器的开发周期,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7.
控制方法是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为了提高ABS系统的鲁棒性能,在建立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H∞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对基于H∞控制器的ABS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并与基于传统PID控制器的ABS系统进行对比。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PID控制和H∞控制都能使ABS系统获得较好的制动性能;H∞控制响应迅速、具有优秀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总体控制效果优于PID控制。  相似文献   

18.
沈俊  于良耀  宋健  陈炯 《汽车技术》2006,(3):5-7,43
ABS是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装置,在各种类型的车辆上都有应用。越野车结构和运行工况较一般车辆复杂。提出了越野车ABS匹配与普通车辆的不同点,针对某越野车自主开发了液压三通道ABS。详细介绍了该越野车的ABS匹配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控制策略和调试方法,以及实车匹配试验等。  相似文献   

19.
Functions of anti-lock braking for full electric vehicles (EV) with individually controlled wheel drive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conventional brake system actuating friction brakes and regenerative brake system actuating electric motors. To analyz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both variants of anti-lock braking systems (ABS), the presented study introduces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btained from proving ground tests of all-wheel drive EV. The brake performance is assessed for thre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hydraulic ABS; regenerative ABS only on the front axle; blended hydraulic and regenerative ABS on the front axle and hydraulic ABS on the rear axle. The hydraulic ABS is based on a rule-based controller, and the continuous regenerative ABS uses the gain-scheduled proportional-integral direct slip control with feedforward and feedback control parts. The results of tests on low-friction road surface demonstrated that all the ABS configurations guarantee considerable reduction of the brake distance compared to the vehicle without ABS. In addition, braking manoeuvres with the regenerative ABS are characterized by accurate tracking of the reference wheel slip that results in less oscillatory time profile of the vehicle deceleration and, as consequence, in better driving comfort.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e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can be used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on of ABS architecture for upcoming generations of full electric vehicles with individual wheel drive.  相似文献   

20.
以奥迪牌100/200型轿车3通道4传感器ABS装置为例,结合其ABS控制电路,详细地阐述了奥迪牌轿车ABS的自检、监测功能以及防抱死制动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