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车车轮踏面擦伤故障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货车轮对踏面擦伤故障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其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空车位制动缸压力高、空重车位误调、错装高摩擦因数合成闸瓦及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故障等方面对货车车轮踏面擦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日本铁路货运公司采用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以及该检测装置的实际应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4.
阐述车轮不产生滑动的条件是轮轨间的粘着力必须大于闸瓦与车轮间的摩擦力,通过计算来分析车轮与闸瓦间的摩擦力与轮轨间的粘着力,根据计算结果从空车位、空重车反位、不良天气情况下、不按标准使用闸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失灵等分析货车车轮滑行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货车轮对踏面擦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铁道车辆》2003,41(5):39-40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轮对踏面擦伤已经成为运用货车中的主要故障.根据铁道部运装货车(1999)82号文,对运用列车进行了抽样调查,有擦伤车辆的列车占调查总列数的94.7%;擦伤辆数占调查总辆数的12.1%,其中,擦伤过限的辆数占总辆数的2.64%.轮对踏面擦伤故障严重危及着列车的运行安全,影响了铁路运输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货车临修中轮对踏面擦伤故障的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改善列车制动质量、提高轮对质量、规范调车作业的对策建议,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同时,提高车辆周转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7.
轮对踏面擦伤是指由于车轮在轨面上滑行,而把圆形踏面磨成一块或数块平面的现象。车轮踏面擦伤超限后,车轮的形状受到破坏,其正常的运动轨迹自然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车辆非正常垂直振幅增大。而受到擦伤的车轮由于不能圆滑的旋转所以还会进一步引起滑行,这势必造成车轮踏面的进一步擦伤。随着车轮擦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铁路货车车轮踏面故障对滚动轴承寿命影响的调查分析,发现车轮踏面擦伤是车轮运行中发生的主要故障之一。从机务作业、车务作业和车辆运用3个方面介绍形成货车车轮踏面擦伤的原因,建立理想状态下轮对运动模型,说明轮对擦伤形成的冲击力随着速度提高而增加,易导致轮对轴承故障。对故障车轮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提出重视擦伤轮对轴承检查及发现轴承故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货车提速,车辆部门在车辆的设计、制造、检修运用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货车运用中,踏面擦伤问题仍没有明显改善,解决轮对踏面擦伤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货车轮对踏面擦伤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朔铁路是我国继大秦线之后的第2条西煤东运大通道,担负着神华及晋陕蒙地方煤炭的外运任务.随着西煤东运任务量的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1 550 万t到2002年的4 700 万t)和重载列车(每列66 辆,单元总重5 544 t)的开行,已突破了最初设计能力每年3 000万 t的运量,为神华集团公司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货车车轮踏面擦伤故障大幅增加,直接影响到了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2.
近期,转K6型转向架在运用中频繁发生轮对踏面擦伤故障.笔者认为,除引起车轮踏面擦伤的诸多共性原因外,转K6型转向架在设计上也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仅对转K6型转向架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崔银会 《铁道车辆》2003,41(4):14-16
对200km/h轻型客车车轮在广深线和沪宁线的运行质量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剥离车轮检验分析结果对剥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将来改进高速车轮质量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宜尧  吴雷  任立壮 《铁道车辆》2003,41(11):40-41
1 问题的提出 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货运市场的需求,铁路货车快速化、重载化已成为当前货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车轮故障已成为影响货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车轮辐板裂纹问题尤其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轮对辐板裂纹(含辐板孔裂纹)数占轮对总数的30%左右.轮径越小的轮对辐板及辐板孔裂纹越多,并且裂纹越深越长.从材质上看,辗钢轮辐板裂纹(含辐板孔裂纹)占辗钢轮对的33.21%,占辗钢轮辐板故障的85%以上.大部分裂纹为辐板孔两端沿圆周方向的裂纹,少数为辐板孔上下径向裂纹,辐板孔裂纹占辐板裂纹轮对数量的90%以上;铸钢轮辐板裂纹占铸钢轮对的0.2%左右,其裂纹位置在辐板与轮辋的过渡处,呈圆周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